汉俳习作

小型律体诗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最初的汉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译的作品,后来再出现直接用中文创作的汉俳,1980年由赵朴初定型。现在汉俳已为中日诗人和学术界认同,日本有出版《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收录汉俳作品。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横向分为格律汉俳和风体汉俳。

古典汉徘
古典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

现代汉徘
现代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

风体汉俳
风体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

格律汉俳
格律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

因此古典汉徘又分为古典格律汉俳和古典风体汉俳。

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


汉俳的律体为杂言诗歌,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

汉俳的韵体为通韵诗歌。

  • 汉俳的韵声分为正格诗歌(押平声韵)
  • 变格诗歌(押仄声韵或平仄混押)。

汉俳的韵式分为三韵式

  • 又称排韵式,(AAA式)
  • 和两韵式,(BAA式或ABA式)

例句:

【青蛙】
松尾芭蕉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入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和风起汉俳】 三首
赵朴初

上忆土岐翁
囊书相赠许相从
遗爱绿荫浓

幽谷发兰馨
上有黄鹂深树鸣
喜气迓俳人

绿荫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