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三八妇女节 安乐生死享自由

今天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祝世界各国的妇女们节日快乐。

虽然国际妇女节1909年3月8日在美国芝加哥诞生,但是美国自身并不纪念这个节日,反倒是世界其它国家庆祝这个节日。这不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吗?打我记事起,中国就在纪念国际妇女节了,而且妇女这天还享有假日。不过,谷歌在自己的首页上庆祝妇女节,并制作了一系列的图片,以展示妇女在各行各业的英姿。看来,美国还是有些人没有忘记这段历史。


一连几天都是初春的高温,室外温度到中午都过了90多华氏度。入春以来,每天上午打开前后门通风,然后坐在门口处,一杯咖啡或是清茶,捧一本书翻看,悠哉游哉的,是佛罗里达难得的好日子。但是这两天不行了,室外的温度高过室内,打开门一会儿,热风就把室温升高了。所以,在门口悠哉一会儿,就得进屋来了。

早晚出门散步,虽说是温度低下来,仍旧是夏日的感觉。听天气预报说,近来天气反常,比往年的平均温度要高10度左右,似乎超过同期历史最高温的记录。是说嘛,三月初,白天70-80华氏度挺正常的,上升到90多度就有点过了。

晚间,那一弯耀眼的新月被夜间的云朵遮掩,只有云隙间一团亮光显示云层后月亮的位置,月牙儿隐约可见。昨天本来预报白天会下雨,结果也没有下成。今早发现马路两侧湿漉漉的,想必是夜间飘了一阵雨。空气中湿闷闷的,走路感到身上潮乎乎的。回家一看,室外空气湿度88%,预报有40%下雨的可能。真希望这场雨能痛快地下下来,让人们重回干燥清爽的心情。


人上了年纪,常常想一个问题,人生下来不由自己做主,人死的时候,可不可以自己做主一把?其实,社会早有回答,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就是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做出的一种选择。

我这里指的是,老年人在疾病或者衰老不能自主的情况下,与其失去人类尊严不堪的苟活,还不如尽快结束这种临死前痛苦的挣扎。世界上有些国家,如荷兰、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已经将安乐死合法化。美国至少有好几个州也实行了安乐死合法化。

我认为,生是别人的权利,死是自己的权利。安乐死承认了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是文明的进步,人们有权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痛苦。

谁愿意老了以后像个傻子一样被人在养老院里呼来喝去?谁愿意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却无法解脱?

“法律不应回避安乐死。”中国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优秀乡村医生”头衔的刘贵芳在两会期间提出呼吁,建议安乐死应该在中国合法化,在合法基础上规范安乐死行为,以惠及更多不治之症患者。

长期以来,中国围绕安乐死的提议和讨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不断有呼吁为安乐死立法。刘贵芳解释,选择安乐死的对象主要是癌症晚期等不治之症的患者,“面对那些痛苦万分的绝症患者,如何维护他们死亡的尊严,如何让他们临终前有一个安详的状态,安乐死无疑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作为患者,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安乐死,主动结束痛苦。作为医生,为病人实施安乐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选择,也是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朋友的母亲,得知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在神智清醒的情况下,坚决不要插管等维持生命的医疗措施,并且拒绝那些昂贵的维持生命的药物,直到离世。这种“患绝症放弃治疗”,也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消极)的安乐死方式。另一是主动(积极)安乐死,即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由医护人员主动采取措施,加速病人的死亡。

不知我最终结局如何?如果走到那一步,我的意识还清楚的话,我想我是会要求带着生命最后的一点尊严,体面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安乐死不是谋杀,是对生命和死亡的尊重,也是生者对死者的人道主义。


2022年3月8日

美国车队游华府 俄乌战争涨汽油

继加拿大卡车司机抗议行动结束后,美国的卡车司机抗议活动周日(3月6日)终于成行。对此次抗议活动,已经关注很久了。加拿大那边早就偃旗息鼓好一阵子了,美国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开始。

游行的前锋,车上是支持特朗普的标语。(Getty Images)

这次美国车队的活动是从上月23日开始的。出发地点是加州出发,目的地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截止上周末,各地车队已经在马里兰州黑格斯城(Hagerstown)完成集结。

黑格斯城离我们原来在马里兰的住家西北方向,大约有四十分钟的路程。相对来说,黑格斯城离大华府较远,是一个很偏远的小镇。一路上,公路两旁上全是农田,远处是零星点点的房屋。我们到哪里去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大型的奥特莱斯(Outlets)购物中心,是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以前,每当节日有促销活动时,经常光顾,的确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常常是大包小包的购买。后来,家里的东西买得差不多了,在加上附近又新开了一家奥特莱斯,就不常去了。

周六已经有消息报道,数百辆卡车、皮卡、露营车、多功能车和厢型车组成的“人民车队”(People’s Convoy),诉求拜登总统结束因应疫情发布的全国紧急状态,解除相关防疫规定,指控联邦政府违反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不只执政党,在野党也有份。

“人民车队”示威活动发起人说:“我们不想让封锁华府,我们不是反疫苗者,我们只要自由,希望能有选择。我们将展现我们有多庞大,以及我们多么正视此问题。 ”

车队参加者的动机各不相同,在黑格斯城集结的驾驶除了不满职场疫苗强制令外,还有支持前总统特朗普的右翼人士。在高速公路上,围观的群众高呼反拜登的标语,并展现对前总统川普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抗议者的政治倾向。5日已经有部分车辆驶上大华府环带公路的两线慢车道,部分驾驶出发时鸣喇叭,围观民众挥舞国旗,夹道欢迎。

围观民众挥舞国旗欢迎车队。(Getty Images)

周日上午,一列绵延两英哩的车队行驶大华府环带公路,但未造成堵车。车队频道显示,这列车队当天下午回到黑格斯城。看起来,这是一场组织得很好的示威游行。从时间(周末)和早出晚归有序游行看来,既表达了抗议者的意愿,又没有阻碍交通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美国的抗议者在这方面显然比加拿大的同行要做得好。

何况,拜登总统3月1日得国情演说已经宣告了疫情基本结束,各项原有的疫情要求开始放松。参院3日以48比47的票数,通过解除全国新冠疫情紧急状态,尽管该决议仍有待众院表决。因此反疫苗的述求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如果是上个月跟加拿大同时先后举行,可能时效要好得多。

不过,众多卡车前往司机环带公路引起安全疑虑,华府、马里兰州和维吉尼亚州的警政单位严阵以待,密切关注车队动向。根据现在的报道看来,这是一场非常节制又有理性的抗议活动。跟加拿大的堵塞美加边境大桥和首都多伦多街道比起来,以及前段时间“黑人命也是命”的激烈骚动行相比,实在是温和得出乎意外。然而,这不正是民主国家提倡的自由抗议方式吗?是否从一个方面表现了美国工人运动的成熟?

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车队前进华府,沿途各地可见贩售抗议车队相关服饰、旗帜、标语、贴纸、胸章等纪念品的摊贩。这些商品传达爱国、“川普2024”等右翼理念,以及“布兰登加油”(Let’s go Brandon)等辱骂拜登的暗语。

在商人们眼里,运动带来的更多的是商机,是银子。自由是有代价的,这些纪念品每个最便宜5元起跳,一个玩具迷你版轮胎,在一元店和农贸市场也许就是一美金,加上一个“布兰登加油”的字样后,售价就跳到10元;一个金属标语牌,有了反对拜登的标语,可以卖到12元;各式热销反对强制疫苗,要自由等旗帜要价20元;服饰商品也卖得很好,帽子,T恤,只要跟抗议疫情和反对现政府有关,售价从20元到40元不等。

辛苦抗议的是卡车工人,有利可图的是赚钱的商人。一堂美国版本的现场政治经济学课。


俄乌战争的延烧,对于美国除了新闻媒体一窝蜂报道和政治家卖力的表演,对老百姓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油价上涨。佛罗里达的油价相对比较便宜,周日我到好事多(COSTCO)加油时,1加仑的油价已经由3美金涨到4美金。这是我在美国第二次经历油价超过4美金的价钱。当然,在其它地方如加州,已经达到6.95美金,据说是全美最高。

南加州市油价每加侖將近6美元。(Getty Images)

过去几周全美油价受通货膨胀影响不断上升,俄乌之战开打对汽油供应链的冲击更大。油价成长的速度超乎专家预期,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截至6日下午全美普通汽油平均一加仑为4.009元,比前一天增加8分,也比上周增加4角。

油价追踪机构GasBuddy汽油分析部预测,8日以前汽油均价将来到4.10元,本周有机会破史上最高纪录;全美史上汽油均价最高出现在2008年7月17日,一加仑平均4.11元。2022年5月以前汽油均价将来到4.25元,11月前都会维持在4元以上,该公司表示:“未来油价都会持续上涨,而且可能在几天之内就会创新高,整个夏天都会是这样的趋势。”

真糟糕,我们五月份打算开车到西部的几个国家公园游玩一下,开个大车一箱油可能就是100美金,一天下来光是油钱就要一百多美金。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