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有点儿冷哦!”一大早出门,隔壁邻居已经牵着他的小狗回来了。小狗身着一件红色的外衣,平常没有的,见了我们,撒着欢儿立起身来往我们身上扑。邻居忙掏出裤袋里的狗粮,递给我们。给它吃了一块,叫它坐下,它不听。继续趴在人身上,摇着尾巴,大有一块不够的意思。主人说,平常把它惯坏了。
太阳从树的缝隙间钻出来,在清晨的湿地上拉出一束束光线。光线中,湿地上冉冉升起的白色雾气飘然隐现。路边那些宽大的野草叶片上,残留着些许寒霜的白色晶体。有的散步者不仅身穿羽绒服,甚至连帽子都拉起来,把头捂得严严的。怪不得,身体从裸漏的脖子和手上,都可以感觉得到昨夜的寒气。出门前温度计上显示的是46°F。

“每年做一件超越自己的事”,一位七十多岁的大姐如是说。看起来,似乎是一件积极的老年养身方法。也就是说,做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学会一件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可以做的到吗?大概想了一下,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文的有音乐、习字、绘画等艺术,武的有舞蹈、球类或者其它健身运动等。当然,还有别的。
想一想,还挺有意思的。其实,脑子里总想着感谢什么事情,只是没有用一个计划或者安排的基准(benchmark)来要求自己,于是想法终归是想法。一年一件事,看起来容易达到。那么,今年呢?写几篇小说,可以吗?那就试试看吧!

如果问一个武汉人,“摃龟”是什么意思?十有八九不知。也难怪,这不是武汉方言。摃龟(kòng-ku 控哭)来自闽南语或者台湾话,用国语讲就是杠龟。这个词,相信大部分国人也不知道。看到一则新闻,用到这个词,有了上下文,对这个词的意思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话说两名澳大利亚的身心障碍夫妻,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连续22年买彩券都选同一组号码,结果都“摃龟”。年初时,这对夫妻开始考虑要放弃这组号码。直到上月29日,时来运转,这组号码终于获得190万美元奖金。
看到这条新闻,读到这个词,是不是冥冥中有暗示:“每年做一件超越自己的事”结果都会摃龟?管它的,只管去做就是了。不是说,结果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过程的享受吗?再说,摃龟二十年,总有可能时来运转的一天。
近日的民调显示,民众开始对疫情的防范开始疲惫,注意力回到经济的恢复。疫情过后,菜篮子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了。

劳工部今日报告指出,1月通膨年率来到7.5%的程度;远远高于平均的3%。经济学者表示,美国家户每月开销因此平均增加约250元。
华尔街日报报导,供需失调持续推高物价,范围很广的商品及劳务如汽车、汽油、家具及生鲜果菜价格都上涨,1月通膨率于是成为40年来最凶;过去八个月通膨都超出5%。
研究显示,就年龄层而言,35到44岁族群2021年因通膨而多支出6.9%,年纪较轻者因通膨所增开支略低;但65岁及以上人士因通膨所增开销为5.8%,很大原因在收入用在医疗的比例为16%,相形下年纪低于25岁者的医疗开支只占4%,医疗服务去年涨价2.5%。
具体到我们,因为退休和疫情,主要呆在家中,所以汽车和汽油的上涨具体对我们影响不大。身体虽然各处都在亮红灯,但是还没有到大病住院动手术的地步,医疗费用暂时还不是大的开支。看得见的影响是菜篮子——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跟生活有关的水电各类保险的支出。
美国社会从疫情中恢复到经济的恢复,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老拜登看样子没戏。
不过,新的机遇和科技挑战,也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希望。比如说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研发和机器人的应用。

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已在该部总部与德州艾尔帕索成功测试“巡边机器狗”(border patrol robot dog),未来将用于辅助防堵偷渡。
巡守边界的任务有相当的危险性,德墨边界的沙漠中,夏季气温经常破百,对人员与犬只都有健康威胁。国土安全部已对“鬼魅机器人”(Ghost Robotics)公司开发出的机器狗做严格测试,这种约100磅重、身手矫健的“四腿地面无人机”(four-legged ground drones)配备有许多高科技设备,包括精密摄影机、无线通信系统、夜视系统、自卫装备等。
当然,这也引起国会部分议员的指责,认为斥重资以坦克、军队、机器狗来对付外来移民,却不愿把这些钱用来给移民提供健保、住处,这是没人性的作风。
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产生的影响,人们永远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不奇怪。问题是这些发展是抵挡不住的。具体的应用以及导致的后果,只有后人的实践才能知道了。
2022年2月10日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