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台湾买酒 乌克兰俄国陈兵

今天早上到医生那里去看领导的体检结果。一路上天色灰蒙蒙的,但是不感到冷,路上行人竟然短衣短袖地走路。到了医生的诊所,我照例是不下车,呆在车里,遥看天下大事。

乌克兰边境十万俄军屯兵压境,美国高调说要给俄罗斯以最严厉的制裁,不知道时什么杀手锏。欧洲忌惮俄国的石油和经济贸易,唯唯诺诺,对俄国的制裁行动雷声大雨点小。据说德国提供了五千顶防寒军帽,乌克兰总统讥讽说,再来些枕头把。对中国而言,乌克兰既不是朝鲜又不是越南,中国怕的是,打仗会影响即将进行的北京冬奥,希望俄军不要在这个时候出兵。看样子,如果普京真想干仗,谁也拦不住。

立陶宛再次传出总统呼吁各部会首长,解决“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名称问题,以降低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紧张态势。总统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对立陶宛语、英语还有中文来说,台湾代表处名称的含意并不相同,所以至少让我们解决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他强调,立陶宛政府当初做决定时,并没有协调好,而政府也未能正确评估中国可能的报复手段。

前面的那些话,都是推诿之词,只有后面那句话我相信是真的,没有想到中国也会用经济制裁的手段来延续政治,而且“正对部分立陶宛企业造成实质上损失”。这是立陶宛政府受不了的。总统唱白脸,外长唱黑脸。外长重申,没有变更台湾代表处名称的意图与计划。人们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立陶宛能否经受得起这种压力。看他们有没有为自由两者皆可抛的勇气。有没有毛泽东:“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胆量。

不过,台湾愿意买单,又是投资又是融资,最近还买从加勒比海岛国进口到立陶宛勾兑的黑兰姆酒。真希望台湾的杯水车薪能够抵消大陆的经济制裁。台湾人们喝了这碗酒,立陶宛政府就不需要为代表处的名称问题而大伤脑筋了。


身体检查完了,医生建议领导开始吃降血压的药。其实我们还算是幸运的,到现在各项指标都是接近红线,领导血压高也是低压100高压150左右。我也被医生建议吃地含量的降低胆固醇的药。其它的都是老一套,少吃糖,少吃大肉,多吃鸡和鱼类。说起来,很简单:管住咀,迈开腿,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既然开车出来了,顺便就到中国店去看看,采买一点过年的东西。我们附近的这家中国店太小,没有什么过年的国货可以买的。连我们想买的韩国米和韩国面也没有,结果我们有到附近的一家韩国店去买了一带韩国米和两代韩国面。

要过年了,一定要吃一顿饺子。虽然我们都是出生成长在南方,但是家长都是来自北方,饺子就是我们老家的味道,是我们基因链上的一个环节。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在诸多面粉中,我们喜欢用韩国的一种中精面来包饺子和擀面条。不仅包起来顺手,而且饺子不容易破,口感也很好。当然,如果做面包蛋糕等,就用别的面粉。另外,我们吃过很多中国产的米,还尝过日本米、印度米、泰国米,最后还是选定一种美国马州出产的韩国米。这种米像梗稻米,吃到嘴里会有一种特有的米香,甚至可以不用佐菜,就把饭吃下去。做稀饭就更好了,浓浓厚厚的粥上面像有一层米油。

昨天就把肉馅调好了,就等着面粉。回来就把饺子包了。一般我们包一次饺子,够两顿吃的量。吃一半,另外一半就在冰箱冻起来,留着以后再吃。


看到朋友家奥秘克隆感染的最近消息,继儿子和小孙女检查出阳性后,两人都有发烧咳嗽的症状。居家隔离后不久,全家都感染了,接种过疫苗的儿媳妇和大孙女也检测为阳性。不知是全家出外滑雪时感染的,还是回家后感染的。大家都有发烧的反应。好在持续的时间不长,一天左右的时间后,症状就逐渐消失了。

这跟我看到微信上一则记载华人感染病毒的日记相似。都发生在加州,据说纽约和加州在这一波疫情流行中,感染律全美数一数二的高,一天就好几万人。难怪我家外孙女在纽约中招,朋友儿子一家在加州中枪。感染病毒的是一对华人老夫妇的儿子,儿子发现是自己有些症状,很及时地避免了和父母的接触。并且将自己在家中隔离起来自检。令人担心的他的父母,都是跟我们一样的年纪,而且身体比我们要差,平时要靠药物维持身体的健康。日志记了十天,记录了他们当时的心态和接招的过程。儿子自我呆在屋子里,还坚持在家里上班,直到痊愈,连续两次测试均为阴性。上帝保佑,他们老两口也没有被感染上。就是最近的事儿,本月13日到22日。

看到这些眼前和身边的人和事儿,人们对奥秘克隆更加了解了。


2022年1月27日 周四

天上掉下林妹妹 佛州降温冷飕飕

到周三了,还是阴天。早上出门无雨,但是地面湿湿的,应是昨晚下雨的残留。风向似乎有所改变,当我们走向南大门时,风是迎面而来,不像近来的北风,从背后刮过来。风吹到身上,温和多了,不再冻得手疼,温度应是有所回升。从上周末起到今日,这几天算是佛罗里达入冬以来最冷的一段日子。从今早的感觉来看,估计快要熬到头了。

前两天,气象单位除提醒民众注意保暖以外,还提醒大家注意我们佛罗里达的一种特殊现象——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绿鬣蜥雨”(Falling Iguanas)。

佛罗里达的蜥蜴很多,刚搬来时门前屋后经常看到它们,开始觉得稀奇,还有点怕它们咬人。后来见多了,况且它们只吃小虫子,也就习惯了。我们通常看到的蜥蜴(lizard)体积小,10公分左右,多为褐色和棕色。而这种树栖的热带美洲大蜥蜴(Iguana)体型可长达150公分、重达7、8公斤。这种蜥蜴背部有刺,颜色呈绿色,学名绿鬣蜥。它们主要出现在佛罗里达的南部地区,平常爱在树上睡觉。冬天低温导致暂时进入休眠状态。由于佛州本周最低气温降至零度上下,大批绿色大蜥蜴被发现从树上掉下来,如同天降绿鬣蜥雨。

树上掉下的绿鬣蜥,不知是否还在冬眠中?

好消息!外孙女今天测试结果为阴性,从无症状回归到无病毒状态。

嗡嘛呢呗咪吽!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小丫头于疫情。这是小丫头人生遭遇的一个大的劫难,终于逢凶化吉。

奥秘克隆似乎通过小丫头的康复,向人们暗示:疫情开始减缓,病毒经过两年猖獗后终于疲软。真心希望,这个冬天作为大流行的尾声,即将度过;春天,将给人类带来万物复苏的新的一年。

一点补充,上周末天津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自1月8号天津发现两例阳性,9号首次全市、全员大筛以来,虽然没有宣布封城,但事实上已经处于封城状态。各种公共场馆关闭,很多机构、店面暂停营业,省际交通几乎切断,小区禁止出入等等。

突如其来的奥密克隆,像一场潮水,漫袭了这座城市。十多天后,潮水在慢慢退去,居家办公十多天的人们纷纷返岗。一些被封控的公路、高速也开始放行。新解封的小区,有人太激动了,像迎接解放一样,要安排放鞭炮,大喊着“我终于绿了”。

终于绿了!

绿得像冬季被霜雪覆盖后顽强探头的野草!

绿得像热带美洲丛林中休眠后醒来的绿鬣蜥!


翻读《古文观止》。有位朋友,读书方法与众不同,读书时,先将前言和后记读完,对所读之书有了梗概,然后再继续通读。《古文观止》文章从春秋开始到明朝,跨时千年,面对洋洋洒洒几百篇文章,突然想起这位朋友,不妨试一试他的读书方法。于是从头一篇跳到最后一篇,很快就将《古文观止》从头到尾地“读完”了。

其实,读《古文观止》还是几年前在纽约遇到王鼎钧先生,从鼎公的《古文观止化读》一书中,开始细细地欣赏那些古文篇章的,之后又断断续续的读了几篇。今天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篇。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这是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这个故事和典故,小时候看东周列国志的小人书时,就知道了。说的是郑庄公因为母亲武姜帮助弟弟叛乱而囚禁了她,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庄公又后悔了,听从大臣的意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庄公见到母亲说,大隧之中相见,其乐融融。母亲武姜说,大隧之外相见,其乐泄泄。然后,“遂为母子如初”。

有几个疑问:庄公为什么后悔呢,不得而知。母子如初,“初”是什么样子,不是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子吗?(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多行不义必自毙”。细思慢想,故事里面名堂挺多的。

“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作用的。出自最后一篇《五人墓碑记》。是一篇纪念明朝老百姓为忠臣鸣不平,最后慷慨就死的文章。具体涉及到明朝东林党人和宦官魏忠贤(阉党)之间的党争。琢磨一下,里面故事也是不少。

不过,文章倒是写得感慨淋漓,激昂尽致,有很强的感染力。


2022年1月26日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