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烈偶闲温故史 风云呜咽李陵诗

这两天北方的寒冷随着北风而来,早上气温只有50多度了。虽然天气晴朗,但是疫情的触角,已经伸入我们安静的社区。

今天社区通讯发来一封电邮,来自承包我们社区绿化的一家公司。内容是公司负责割草的团队成员中有几人检测呈阳性。虽然公司员工之前接种过疫苗,但检测结果仍呈阳性。那些检测呈阳性的员工没有与居民有任何接触。事后公司跟进了接触者追踪,所有其他团队成员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此本周的工作将会受到影响,但是,下周将恢复正常。

也许,正如白宫首席防疫顾问佛奇博士日警告,美国每个人可能都会接触到该病毒。不过,已接种民众仍有更佳保护力。但是,人们对于疫情已经疲惫,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经济,是工作和菜篮子。美联社一项的民调显示,仅37%民众认为疫情仍应是政府的五大议题之一,低于去年的53%,如今68%的人认为经济更重要。

民调发现,76%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性,比外国威胁还要危险。58%的民众表示,他们相信美国民主有崩溃的危险。

每天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有些是让人心烦的人或者令人讨厌的事。当然,也会遇到让我们开心的人让我们高兴的事。如果发现自己被烦心事包围,那就想个办法跳出这个圈圈。

于我,散步和读书就是一种好办法。

迈开腿,走出门,上看蓝天,下视绿湖,耳边风声鸟声,一会儿就把烦恼稀释淡化,最后消失在无形。

打开一本书,也就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很快就替代了那些不相干的烦心事。


7年前,2015年的今天,刚刚开始涉足《七律》的我,曾经习作一首。源于读文史栏目,有感民国、共和国一些人物和故事。具体是读的什么,已经回忆不出来了,但是应该跟西汉李陵的遭遇有关。

隆烈偶闲温故史
风云呜咽李陵诗
平沙漠北长天尽
远塞狼烟野火时
往事孤魂常疾首
山河万古慰相思
拼将九死忧家国
可叹君王竟不知

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骑兵英勇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其后汉武帝下令将其全家处死,令他断绝了回归汉朝的念想,最终埋骨异域。

李陵与苏武是曾经在一同在汉朝宫廷中的好友。李陵兵败投降的前一年,苏武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苏武坚决不降,最后回到汉朝,被后世誉为忠臣的典范。苏武返回汉朝前,李陵摆酒宴与他送别。流传一组汉朝组诗《苏武李陵赠答诗》,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后人假托二人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对后世文人诗歌影响颇深。其中一首长歌激烈,中心怆摧: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认为战俘是贪生怕死的人,战败投降者与叛徒一样是苟且偷生。人们普遍对战死沙场及战败自杀的人有很高评价。而西方对战败投降者和叛徒是区别对待的,美国人对美战俘就跟军人一样尊重,美国国会议员就有当年越战的战俘。

关于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自汉代以来各方的评价争议从未中断过。与李陵同时代的太史公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他坚信李陵并非由于贪生怕死,投降敌人只是为寻找机会报效汉朝。同时他认为军人出征本就是为了国家作出了牺牲,在后方安享太平的人对前线将士作战失利过于苛责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今后鼓励军人为国家舍命作战。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中以极其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李陵欲报国而不得,留恋故土却最终不能归还、孤独而又矛盾的情感,对于其不幸遭遇给予了宽容与同情。

现在,大陆有不少关于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志愿军和解放军战俘的故事以及文章报道。国人开始反思,战俘是战场上的战士,迫不得已才成为战俘,应该尊重和同情他们。


2022年1月12日 周三

渴望自由的灯塔 今夜不眠的哏都

新冠病毒的家庭测试盒,由政府免费发放5亿,已经开始在各州药店、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发放,每人每次可领2盒。

早就在微信中看到这个消息。但是并没有像新冠刚开始时,急着到处去买口罩的心情。心想,等到哪天需要出门购物时,顺便领一份。一部分原因是已经打过加强针,平常多在家中自我隔离,远离感染尘嚣,自我感觉良好;另外就是有些疫情疲劳,对自我检测没有太大的兴趣。

一位朋友说,本来也很想去图书馆排队领免费的家庭测试盒,但朋友的老伴说不需要,留给需要的人吧。朋友的感慨是:唉,怎么说呢,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人就是无法思维同步。这位朋友是中国人,老伴是美国人。在这件事上,我们是该赞老伴还是该怨老伴呢?

在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家都有份儿,而且还有富裕的,没有必要争抢。这是物资层面的基础,久而久之,在精神层面上就少有插队、夹塞儿等不文明的行为,没有必要。而在资源欠缺的环境中,要获得稀有的资源,就得争抢,就容易养成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什么事情都要先下手为强。甚至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也是如此。

虽然,我是不会为此去排队争先领取,但是,路过时,顺手领一盒,以备不时之需,也未尝不可。我挺欣赏这位老美的想法,己所不欲,尽施于人。在思维不同步中,比一比,境界上还是有差距的。想一想,这也许就是人们讲的人类特有的“真利他”行为。

快啦!快啦!一种疫情在高潮中,即将落幕的感觉,没由头的就忽然冒了出来。


上午(2022-01-13 10:02),读到《天津疫情笔记(四):注定无眠的一夜》。

开头就是很煽情的一句:“在检测点的帐篷前,一位老人正在拉着大提琴,那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2日凌晨一点多,官宣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市人民政府决定,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下午放假半天,配合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也就是说,一座城市的千万百姓都需要暂停手头工作,接受“二筛”。并且,第一轮48小时完成,这一轮可能只需要不到24小时。

在自由散漫的美国,在无视联邦政府建议和指令,无法无天的佛罗里达州,在蓝天白云清风下,我们感慨地球那一半的中国。

12日凌晨一点多,官宣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市人民政府决定,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下午放假半天,配合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也就是说,一座城市的千万百姓都需要暂停手头工作,接受“二筛”。并且,第一轮48小时完成,这一轮可能只需要不到24小时。

整个上午,天气阴沉沉的。午时十二点,各测验点同时启动,工作人员、志愿者、保安、警察、居民密切配合,像一台机器,开始运转。

从西方各国的疫情情况来看,许多国家一夜间就尴尬了,限制、封锁、封城、封国的机器,开始运转,合着东方的节奏运转起来。只有美国这台机器的那根弹簧还紧绷着。美国,自由世界最后的堡垒,最后的家园,积聚着欧洲和西方最后的希望,是不会轻易就这样停摆的。

林肯总统说:“美国是地球上最后的希望。”
里根总统说:“如果我们美国失去了自由,人们将无路可逃。这是地球上最后的一站。”
佛罗里达州长罗恩·德桑蒂斯说:“佛罗里达的太阳现在是那些渴望自由的人的灯塔。”

佛罗里达的太阳是渴望自由的人们的灯塔。—— 佛州州长德桑蒂斯

另外一台机器也在转动,一台为自由而不惜牺牲80万人生命的为代价的机器,仍然在运转。

天津!从几个月大的小婴儿到九十多岁的老爷爷,配合指令,等待“二筛”、“三筛”。走优先检测通道的老人,回过身来,向长长的队伍鞠躬致谢。有小朋友因害怕不配合检测,医护人员双膝跪在冰冷的地上,弓着身子予以安抚……

天津!今夜注定是一座不眠的城市。

注释:
天津人自称或者自嘲天津为“哏都”。
哏(gén)字为滑稽、可笑、有趣的意思。例如:这话真~。


2022年1月13日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