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方的寒冷随着北风而来,早上气温只有50多度了。虽然天气晴朗,但是疫情的触角,已经伸入我们安静的社区。

今天社区通讯发来一封电邮,来自承包我们社区绿化的一家公司。内容是公司负责割草的团队成员中有几人检测呈阳性。虽然公司员工之前接种过疫苗,但检测结果仍呈阳性。那些检测呈阳性的员工没有与居民有任何接触。事后公司跟进了接触者追踪,所有其他团队成员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此本周的工作将会受到影响,但是,下周将恢复正常。
也许,正如白宫首席防疫顾问佛奇博士日警告,美国每个人可能都会接触到该病毒。不过,已接种民众仍有更佳保护力。但是,人们对于疫情已经疲惫,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经济,是工作和菜篮子。美联社一项的民调显示,仅37%民众认为疫情仍应是政府的五大议题之一,低于去年的53%,如今68%的人认为经济更重要。
民调发现,76%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性,比外国威胁还要危险。58%的民众表示,他们相信美国民主有崩溃的危险。
每天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有些是让人心烦的人或者令人讨厌的事。当然,也会遇到让我们开心的人让我们高兴的事。如果发现自己被烦心事包围,那就想个办法跳出这个圈圈。
于我,散步和读书就是一种好办法。
迈开腿,走出门,上看蓝天,下视绿湖,耳边风声鸟声,一会儿就把烦恼稀释淡化,最后消失在无形。
打开一本书,也就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很快就替代了那些不相干的烦心事。
7年前,2015年的今天,刚刚开始涉足《七律》的我,曾经习作一首。源于读文史栏目,有感民国、共和国一些人物和故事。具体是读的什么,已经回忆不出来了,但是应该跟西汉李陵的遭遇有关。
隆烈偶闲温故史
风云呜咽李陵诗
平沙漠北长天尽
远塞狼烟野火时
往事孤魂常疾首
山河万古慰相思
拼将九死忧家国
可叹君王竟不知
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骑兵英勇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其后汉武帝下令将其全家处死,令他断绝了回归汉朝的念想,最终埋骨异域。

李陵与苏武是曾经在一同在汉朝宫廷中的好友。李陵兵败投降的前一年,苏武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苏武坚决不降,最后回到汉朝,被后世誉为忠臣的典范。苏武返回汉朝前,李陵摆酒宴与他送别。流传一组汉朝组诗《苏武李陵赠答诗》,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后人假托二人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对后世文人诗歌影响颇深。其中一首长歌激烈,中心怆摧: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中国传统的主流观点认为战俘是贪生怕死的人,战败投降者与叛徒一样是苟且偷生。人们普遍对战死沙场及战败自杀的人有很高评价。而西方对战败投降者和叛徒是区别对待的,美国人对美战俘就跟军人一样尊重,美国国会议员就有当年越战的战俘。
关于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自汉代以来各方的评价争议从未中断过。与李陵同时代的太史公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他坚信李陵并非由于贪生怕死,投降敌人只是为寻找机会报效汉朝。同时他认为军人出征本就是为了国家作出了牺牲,在后方安享太平的人对前线将士作战失利过于苛责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今后鼓励军人为国家舍命作战。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中以极其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李陵欲报国而不得,留恋故土却最终不能归还、孤独而又矛盾的情感,对于其不幸遭遇给予了宽容与同情。
现在,大陆有不少关于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志愿军和解放军战俘的故事以及文章报道。国人开始反思,战俘是战场上的战士,迫不得已才成为战俘,应该尊重和同情他们。
2022年1月12日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