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津告急后,一首“天津,深夜无眠”的诗歌在网络上流传。今早,一篇“深圳疫情,连夜撤下热搜”的文章又映入眼帘。昨天,疫情中的深圳,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粤康码崩溃。10日上午9点,深圳市民突然发现,粤康码无法正常显示。没有了健康码,上班、出行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寸步难行。
这跟我在微信里看到深圳同学发来的消息相似。9日,他们在排长队做核酸的队伍中,他们的粤康码突然间由绿色变为黄色了。
“现在这里有一些人的健康码突然莫名其妙地由绿变黄,电话反映无果,被迫去排长队做核酸。正排着队,健康码又转绿。于是,就面临着哈姆雷特式的To be or not to be难题:排到头,or 掉头走?”
“几百万人突然被要求1月8号以后的核酸报告,彻夜排队待检。摆乌龙是大概率的事儿。”该怎么办?好像选择继续排队做核酸是比较正确的决定。因为不排队掉头而回,就可能在莫名其妙中健康码又变黄了,到时候又得重新排队,那条长长的队。

不到一个小时,粤康码恢复顺畅运行。无数的深圳市民,都在焦灼的等待一个答案。等待期间,深圳市民纷纷收到消息:
10日上午8:31时,粤康码流量异常增大,超出承载极限。运行团队紧急处置,于9:04部分解缓,9:56完全恢复顺畅运行。
一起原本会成为沸沸扬扬热搜的话题,很快归于平静。相对于西安两次宕机引发的混乱,深圳的反映是迅速的,处理是及时的。
另一件事是,深圳本轮疫情源头查明。一座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的超大城市,疫情来袭,源头到底在哪里?如果一切没有答案,势必会成为网络议论纷纷的话题。
西安疫情的源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查明。最后,是在封城“基本清零”的一月后,才报告源头来自在12月4日的巴基斯坦航班。
深圳从1月7日确诊两名感染者,到1月10日查明疫情源头,不过三天时间。这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疫情,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抢在发酵成为热搜话题之前,深圳给所有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最后要说的是,短短三天,深圳已经进行了一轮全市核酸检测。累计完成核酸采样2218.78万人次,而且100%完成检测。
同学在微信上讲,仅罗湖区和龙岗区的几个住宅小区被封控了。大部分地方生活如常,只是到公司上班增加了强制48小时内核酸报告。
网民们说:“这就是深圳效率深圳速度,还有谁不服。”但是,如果把深圳的疫情处理能力,仅仅定义为快速,显然不够全面。
1月8日,有人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文章下评论反映,产妇等着核酸结果住院。深圳卫健委回复四个字:电话发我。从市民留言到深圳卫健委回复,只间隔了6分钟。仅仅一个小时,核酸结果就出来了,粤康码也能查到了。深圳高效的官方处理能力值得全省全国学习借鉴!
但是,这份快速反应、敢于担当,有多少城市能够做到?深圳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除了速度,还有安全感。我的感觉是:古都长安,你真的落伍了。
让我更有感触的是,深圳高效有序中,还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宽容。

1月7日,龙岗区的一处核酸检测现场,出现了一位身着新娘礼服的女子。原来,女子当天结婚,为了不耽误婚礼,工作人员安排她优先检测。女子全程只花了20分钟,其他排队的人没有抱怨,还纷纷送上了祝福。新娘没有为赶不上婚礼而着急,队列中的其他人,也没有大惊小怪。
1月9日,深圳还为一个外地未测核酸的孕妇进行了剖宫产。疫情不能排除,但产妇已经处于高危状态。没有犹豫,接诊医院开启绿色通道,把孕妇转入隔离产房。医院迅速对孕妇进行了急诊剖宫产手术。西安有关部门对此应该感到汗颜。

最终,胎儿平安出生。
我们手下的笔和发表的文章,不应该只有“方方日记”的披露问责和“西安封城十日志”的深思建议,还应该有《天津疫情笔记》中的乐观与信心,和“深圳疫情,连夜撤下热搜”展现的效率和担当,以及对人尊重和宽容带来的温馨。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那些发人深省的披露问责和为历史添砖加瓦的深思建议,才给我们带来思考和反省,为我们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才有工作效率、担当和人性的尊重和宽容。
2022年1月11日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