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文学和生活中的自己

昨晚聽陳九老師講座,聊到寫小説,其中談到文學的共性和個性問題。

老師指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會表現人性中對良知的堅守;而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一定包含人性中巨大的慈悲情懷。

文學的本質就是個性。這趟列車永遠不會被擠滿,永遠有空間。

這些都容易理解,我覺得。

説到個性,陳九説,寫到最終,我們都會面對自己。你眞的敢在作品中表達你自己嗎?

我想:小説和故事都是虛構的,不是嗎?而作者都是躲在書中人物和故事之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那麽,讀者可以看到文字後的作者嗎?

文,即是人。

這是最近我從陸文夫的一個故事中感觸到的。

我最初知道陸文夫,是通過上世紀80年代《收獲》的一部中篇小説《美食家》。小説細膩又精巧的文字敍述,和普通平凡又特殊角度的主題給我畱下深刻的印象。

在1950年代初期,陸文夫收集了大量關於瞎子阿炳的第一手資料,打算寫一部有關阿炳的書。但是遭到當時領導的駁斥,文章胎死腹中。

文革後的1980年代,陸文夫“熬”成中國作協和文聯的領導。這時,他該可以寫了吧?據説陸文夫長嘆一聲,因為他知道的阿炳和當時宣傳的阿炳是大不一樣的。顧慮重重之下,陸文夫最終也沒有寫成。

沒文,也是人。

我想,終其一生,陸文夫還是想寫的。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終究還是沒有表達文學的眞實自己。也許,讀者可以從中窺看到文字後的作者。

在此,我絲毫沒有批評陸文夫的意思。衹是覺得陸文夫的案例,也許可以有助於回答上面的問題。因為,幷不是每個人都敢於眞實地表達自己,文學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他人如此,我亦如此。

陸文夫曾説:我們的文學與政治靠得太近了,始終糾纏不清,便出不了大作家。

這個時代,權力在威脅我們,利益和虛榮在誘惑我們。在這個意義上,要想寫出好作品,沒有堅守和定力,是不行的。

做人也是这样。


2022年1月9日 周日

九三自驾堪孤独 三九众人呈善心

93岁高龄的墨菲,本月3日从纽约州府奥伯尼(Albany)出发,计划开车沿着95号公路到我们佛罗里达州的那不勒斯(Naples)。距离大约是1400-1500英里,按正常速度,大约21-22小时到达。年轻人凭着体力好,可以开个一天一夜。倒回去10年,我可以两天开到。现在,我会用三天两夜的时间。20年后呢?假如我能够活到那一天,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能开车。即使我能开车,我会跑这么远吗?独自一人!而且膝盖不好,还装有心律调节器。不能不说老墨很牛!

美国东北部新年后遇大风雪天气。

这个“牛”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牛逼!93岁了,还独自驾车跑1400多英里。换成公制就是2200多公里,比从北京开到广州(京广线)还要远,都开到深圳了。

另一个意思就是牛脾气,犟倔。家人一直非常反对老墨独自开长途车。“尽管他93岁,但没人阻止得了他。” 老墨的女儿凯瑟琳说。

老墨3日上午8时30分离开奥伯尼,中午到达纽约市跟女儿碰面吃饭,时间算是正常。下午2时后开车上路,穿过了我的第二故乡马里兰州后,进入南边的维吉尼亚州。这时天黑了下来,就碰到了近来那场大雪,还有新闻上那场怨声载道的塞车。大雪将那段公路阻塞了整整一个晚上,不仅是老墨被堵,连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员也镀在路上了。据称,这是20年来交通状况最糟的一次。

老墨在科技面前是奥特(OUT)了,车上既没有手机充电器和GPS地图,更不懂得使用导航等科技产品,靠着几首他最爱的歌曲面对停滞的车流。终于,他迷路了,经过马纳萨斯市(Manassas)的出口后,就不记得后来有看到任何高架桥的标志或里程标示牌。

他说:“我哪也去不了,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温暖。”入夜后气温降到十多度,为了省油他只能让车上的暖气断断续续运转。女儿凯瑟琳非常担心,不断询问当地的交通电台WTOP路况。

我在马里兰上班时,每天早上都会听这个交通电台WTOP的天气预报。听了几十年,太熟悉了。现在提起来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第二天(4日)交通电台主播回复凯瑟琳表示她愿意帮忙。在一阵混乱中,她协助凯瑟琳指引老墨到交流道下的加油站和教堂寻求协助。接着,凯瑟琳又向美国汽车协会(简称AAA)求助。

我也是AAA的成员,每年缴纳几十美金的会费,可以得到许多跟开车有关的援助和其他服务,比如可以在美国任何地方免费更换轮胎,或者给汽车充电以及拖车等服务。对于天天开车的人来说,AAA给我们安全保障,让我们开车放心。

39个小时,没有备用汽油、手机电池耗尽、中途大雪、塞车迷路又年老体衰的老墨,在AAA的帮助下,直到4号晚上才在维吉尼亚州沃伦顿(Warrenton)找了住处。第二天(5日)下午,途中在一位女警官和四名饭店员工的协助下,一共经由七位善心人士的帮忙和指引,老墨终于穿越风雪弥漫的维吉尼亚州,安全抵达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harlotte)。

虽然,北卡的夏洛特市离我们这里还有一半的路程。不过,离开了冰天雪地的维吉尼亚州,一路南下,将一路顺风,因为老墨前面的将是温暖、 温暖 、和更加温暖。

下午,我们这里是78℉。老墨的目的地那不勒斯,从这里向南,还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过,天气再暖和,也比不过路人善心和关爱的温暖。

除了佩服老墨以93岁高龄独自南下2000多公里的硬汉英雄气概以外,这个国家还有这么多人奉献着柔软的爱心和善心,他们让我心里像纽约冬日雪后阳光下的外孙女一样,暖乎乎的。

纽约雪晴后的外孙女。

西安从去年12月9日出现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开始,至今已有一个月。今天,西安传来病源的消息。西安市疾控中心报导:根据病毒测序结果,西安本轮疫情来源为12月4日巴基斯坦航班输入的德尔塔Delta毒株。从1月4日到1月7日,有43个病例,是1月4日发布的同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世界卫生组织把病毒传染给10人以上的病人称作“超级传播者”。那么这位1传43个的病人应该被称为“超超级传播者”。之所以会出现超级传播者,据说,多数是因为超级传播者被发现的时候处于感染早期,排毒能力较强。我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聚集性活动的原因。要不然,一个人怎么能在短短数天内就可以传染四十多人,而且都是“密切接触者”?

今天,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安疫情近期呈动态下降态势,“风险区域在减少,社区病例趋于动态清零。”解读起来应该是:该隔离的都隔离到隔离区了,其它地方目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

迄今为止,西安市已封城17天。西安官方宣布,昨天仅添加确诊46例,已连续3天下降,而且添加病例都在封控隔离区。昨天有3个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今天又有5个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下一步,会根据国家和省市专家对西安疫情的研判结果,按照标准、程序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进行动态调整,规范“有序解除封闭管理”。

不管怎么说,以上都是好消息。不过,根据武汉封城的经历,西安能在春节过年前解封就很不错了。


哈萨克斯坦街头骚乱情景。

谁也想不到,2022年第一个点燃火药桶的竟然是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虽然不小,号称全球最大内陆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九大国,但是,在俄国和美国这两个巨人之间,还算不上大。尤其是,哈萨克曾经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今年元旦,哈萨克政府取消天然气价格上限后,燃料成本在几天内翻倍飙涨,引发示威抗议活动。到了1月4日,这场示威抗议引发为暴动骚乱性质。这是一种说法。

纽约时报报导,愈来愈多证据显示,哈萨克斯坦最大城阿拉木图的动乱,不只是民怨爆发,更是现任总统与前总统两派人马权力斗争的结果。这是另一种说法。

抗议活动迅速扩大为城市骚乱,出现焚烧政府大楼和导致死人的行为。为镇压骚乱,哈萨克当局请求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协助维和。俄罗斯很快就出兵,迅速平定骚乱。据报道,哈萨克目前的局势已经稳定。

但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昨日(7日)的记者会表示,莫斯科可能别有用心,“我认为,从最近历史学到的一课是,一旦俄罗斯人在你家,有时候很难让他们离开”。

俄国外交部则发布声明,主张俄方在CSTO管理下进行维和任务“绝对合法”,同时引用美国几十年间众多入侵、干预和军事占领的实例,暗示布林肯可以学学自家的“历史课”。俄国外交部还反唇相讥,“当美国人在你家,可能难以活下来、不被抢劫或性侵”,接着提到“北美大陆的印地安人、韩国人、越南人、伊拉克人、巴拿马人、南斯拉夫人、利比亚人、叙利亚人跟许多其他不幸的人们”,称这些人“够倒楣到看见这些不速之客进到他们的‘家’,对此会有很多话要说”。

哈萨克斯坦矿藏丰富,有许多都在世界前十名。哈萨克斯坦为全球最大产铀国,这种放射性金属逾四成产自该国。哈萨克斯坦也是全球第九大产油国,占全球原油产量约2%,同时亦是全球第十大产煤国。

哈萨克斯坦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一旦陷入动乱,所激起的连锁反应恐动摇中亚和整个世界局势。所以,哈萨克斯坦局势的稳定,对世界都有好处。


2022年1月8日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