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前又度狂欢夜 平淡感恩跨旧年

不再许愿,也不再祝愿。平常心度过2022年的最后一天。

唯一不同的是继续守夜。等待纽约的大苹果掉下来。在新年前,看完微信和电邮所有以往的消息和邮件。该回复都回复了。算是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划上句号。

第一个有记忆的年尾守夜,当是在1969年和1970年的交际之时。还记得是坐在宜昌二中的操场上,和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坐在篝火边,聆听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出的音乐声,还有1970年那片曾经激动人心的《元旦社论》。

眼前的电视,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彻夜狂欢的节目,台下那些兴奋雀跃的年轻人,一个一个的上台,一个一个的谢幕。管它明天如何,纽约和年轻,只要享受当下。

12:00。倒计时开始——大苹果徐徐落下。

新的一年2023来临。即是结束又是开始。

一片花海、亲吻、眼泪、欢呼、鞭炮、焰火、祝愿、歌声,然后……

其实,每天不都是这样过去?只不过,有时候,人们要找点仪式感,在平淡中调一点色彩。

不要再定什么目标,开心过好每一天。平静的等待明天,还有那些不确定的未来。

感恩,女儿带着外孙女前来跟我们度过圣诞和新年。让我们在老去时,重拾童年的欢乐。


2022年12月31日 周六 —— 2023年1月一日 周日

碧海蓝天比斯坎 潟湖深处到客船

今天是个好天气。一大早,小丫头就闹着要去旅馆的游泳池玩。旅馆的游泳池不大,水温尚好。由于没有带救生衣,小丫头只能在浅水区玩玩水。她还不知道,这与她今天要去的海湾相比,宛如大海里的一滴水。

早上,在一家烤薄饼(pancake)的连锁店进餐。坐在吧台上,看着南方黑人在你面前烤饼,煎鸡蛋和烤培根,然后端到你面前,一切都是手工操作。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在小摊前看着师傅将白白的米浆倒入勺子,放入油锅,稍许面窝就从勺中倒出,由乳白渐渐变成金黄,最后被夹子从油锅中捞起,热腾腾地放到油锅的架子上,闻着正在滴油的面窝,那叫一个香。现在已经习惯了进餐馆后,寻一座位,然后点菜,饭菜是随托盘或者推车出来,然后放到顾客面前。厨房里煎炒烹炸的过程都“省”去了,总像差了一味什么。

比斯坎湾边的迈阿密海岸

吃罢早饭,出发到迈阿密去乘船看海。昨天去的地方是比斯坎国家公园,在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以南。比斯坎湾(Biscayne Bay)是佛罗里达州南部大西洋海岸的一个潟湖(Lagoon),长56公里,宽13公里,坐在船上,一眼看不到边。

潟湖是一个很有趣的地质现象。潟湖在我们上大学时写作“泻湖”,现在统一称作“潟湖”。潟字的拼音是xì,音同“细”。那时候,潟湖的定义是指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据说,中国杭州的西湖(还有太湖)就是从浅海湾变为内湖的。

比斯坎湾潟湖中的水草。

不过,从这次游比斯坎湾来看,这个定义还是不完全的。首先,潟湖不一定是湖,可以是一种浅水体。我们乘游艇时可以看到水底的水草和水中的芦苇,以及潟湖中远离迈阿密陆地几公里的水体中建有许多水上房子。这些都说明这个海湾的水很浅。这种浅水体被狭窄的地貌(例如礁石、障壁岛、障壁半岛或地峡)与较大的水体隔开,也是一种潟湖。比斯坎湾周围有一些岛屿,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水天一线。如果不是看到大片的浅水和成长的珊瑚礁,很可能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跟外海相连的内海湾。

比斯坎湾远处的堡礁和灯塔。

另外,潟湖还可以细分为沿海潟湖或屏障潟湖(coastal lagoons or barrier lagoons) 和环礁潟湖(atoll lagoons)。其中,归类为沿海潟湖的水体与归类为河口湾(estuary)的水体之间存在重叠。在英文中,这些概念和术语,通常都由不同的词汇表达,比较明确。而汉语中的“湖”一般来说是一个封闭的水体。这样,当年的“泻湖”,自然而然就指的是内陆湖泊,而不是这种类似被封闭的介乎于海湾和湖泊的“潟湖”。

在我看来,作为沿海潟湖的比斯坎湾,不仔细看,就像一个海湾。所以当我们坐着游艇在水面上遨游时,就会觉得航行在海上。只有当我们注意到水中的生物和水中的房屋时,才知道这是一片很大的浅海区域。这样的水上房屋有十几所,后来由于飓风的侵扰,人们不再常年居住。

比斯坎湾潟湖中水上房屋。

不过,如果你想在这里住几天,或者开一个别致的海上派对,只管驾着小艇来住。唯一的要求,上“房”后,必须在上面挂起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据说这样一来是宣示美国的领海(因为远离海岸),二来,则表示此刻有人“居住”。

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海上的常住居民海鸟们的栖身之地。

辽阔的海湾,徐徐的海风,各种新奇的景物,再加上导游生动的介绍,从美国和佛罗里达的历史到跟当地有关的人物,从海湾中的房屋到海上天气和水中生物,以及环保对海洋、对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等等,都给一个上世纪70年代地质大学的老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野外实习课”。同时,还补充了有关海湾和潟湖的新的知识和认知。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回来上岸,在海边找了一家泰国餐馆,像其他到迈阿密游玩的旅客一样,坐在街边,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观看迈阿密的市容。说实在话,我到过迈阿密多次,最长时间住过一晚,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浮光掠影。这次仍是如此。

吃饱了,喝足了。玩好了,也休息好了。打道回府。

这次所有迈阿密旅游及逛海的开销,都是女儿赠送给我们的新年礼物。小棉袄,真暖和。


12月30日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