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神秘 —— 地中海(6)

希腊:锡拉(Thira)/圣托里尼(Santorini)

希腊大陆东南的爱琴海上有一群火山组成的岛环,叫做圣托里尼岛环。3600多年前这里发生一次数千年来最猛烈的火山爆发,留下一个大火山口和数百米厚的火山灰。其中最大的一个岛也叫圣托里尼岛,以前这个岛称为锡拉岛,因此锡拉和圣托里尼都是指该岛。

从太空看圣托里尼火山口 (维基百科)

岛上建筑蓝白相间,衬以蔚蓝大海,美不胜收,是著名旅游胜地。

圣托里尼火山口的全景照片,拍摄角度位于伊亚古城. (维基百科)

以前,我经常在一些杂志和风景照上都“见过”这个地方的风景。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到此一游。没有想到,今天早上,圣托里尼就出现在游轮前方。感恩!

其实,昨天到了米科诺斯(Mykonos)岛,就已经领教了希腊的蓝白风格,米科诺斯岛的风格和今天的圣托里尼十分相像。并由此联想到希腊的国旗为什么也是蓝白色。不同之处,米科诺斯岛停泊点不在港口,邮轮需要将游客用小艇送到岸边上岸,而且那个新港口离旅游景点很远,还要另外乘当地游船到达。而圣托里尼的海湾很大,几乎所有船只都可以在这个风景优美的海湾停泊。不过,仍然需要游轮的小艇送往。

早餐时,在游轮上看,圣托里尼岛屿是由巨大的岩石块组成,裸露在外的似乎是土黄色的砂岩。天色微明时,阴影般的岛屿上仿佛覆盖着一层积雪,就像在南美旅游时,游轮驰过靠近南极大陆两岸的低矮的雪山。仔细看去,原来是山顶一片白色的房屋。

船上天气预报说,上午有40%的雷阵雨可能。吸取昨日的教训,我们在船顶的观察室,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摊开双腿,观察云层的走向,等到压抑着小岛那片灰色渐渐离开,直到阳光客气地铺洒到岛上那些白色的建筑。

乌云彻底散去,阳光开始灼热,确定无雨后,乘游轮的小艇出发。

圣托里尼岛面对我们的一侧是高耸的石壁。经过地质大学的熏陶后,在我们眼里,这是一个很好的地层剖面。下面是巨大的浅棕色砂岩石块,上面覆盖一层很明显的深棕和暗黑色的火成岩,火山爆发后岩浆和火山灰和混合层,像一块薄薄的巧克力夹心层,镶嵌在砂岩构成的大蛋糕里。

砂岩石壁上,有着明显的人类生活迹象,陡峭的山腰上有人类居住的洞穴,看起来像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那些窑洞。还有绿色的大叶植物,看不清是不是蔬菜,但是显然不是那些天然野生的草类植物。

山脚下那些蓝白色的房屋,肯定是现代希腊人的住处,不过不像现在住着人的模样。跟山腰间损坏破落的道路一样,墙壁破损剥落,像是经历过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的浩劫。即使能住人,也属于危房一类。

二十世纪,这里发生了三次火山喷发,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1956年圣托里尼又经受了一次破坏性的地震。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虽然渺小脆弱,不堪一击,但是人类的生命力跟岩石和野草一样顽强,这不就是一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写生吗?

上岸后,所有的景点都需要到山顶看,这是跟米科诺斯岛不同的另一个地方。怎么上山?第一是步行爬山。这么陡峭的山壁,山路想必是九曲十八弯的。抬头看去,一个之字形的山路就在眼前,也不知道横着多少个“之”字。

听闻上山有三条路:一、步行爬山道。面前这条山道,据说有587级台阶,按说也不算什么,当年爬过长城,爬过鄂西的崇山峻岭,爬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比这高。只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俱往矣。

第二条路,骑驴上山,这倒是一个特别的方式。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寺,尤其是西南一带,上山有抬滑杆的服务。我在北岳恒山看过张果老倒骑毛驴在山上的雕像。说明骑驴上山,古来有之,只不过,没有想到,爱琴海的圣托里尼岛上,也有这个服务。美其名曰:圣托里尼驴子出租车(Santorini Donkey Taxi),骑一趟10个欧元。本想经历一下圣托里尼驴车,没有想到,驴子们都被前面的游客“打的”骑上山了,要等到它们下来。

剩下的就是索道这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了。索道是上下双向的,一次六辆车,每车四-六人,上下一次30人左右,票价6欧元。游客越来越多,似乎大多的游客都选择了索道,因此队伍很长。但是,比不过我们观看打卡景点的耐心。排队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我们来到山顶。

山上的街道是拥挤狭窄的。沿路走去,路旁是大大小小的旅游商店和餐馆,其中就有领导喜欢的地中海白色长裙。路边也有一些住家,典型的白墙蓝门,加上红色的门柱和黄色的院墙,一种爱琴海的风情迎面扑来。再加上还有院子里的“红杏出墙”,更是惹得游人心里痒痒的。

从狭窄的小巷子里走出来,是一条不太宽的马路。说是马路,因为路上可以走汽车。跨过马路,可以看到圣托里尼的另外一面。这一面的山势比较平缓,远远可以看见照片上那些著名的打卡景点,不是我们脚力能及的地方。路旁有一些当地的旅游公司或者出租车公司,都有照片表示那些打卡景点。上前打听了一下,一趟2小时的旅游景点路程,240欧元!

记得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经历,两个小时横跨欧亚大陆,也不过75欧元。这些景点就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况且,一个圣托里尼岛,从头到尾又有多大?两个小时的出租车是三倍于伊斯坦布尔的价格,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人的尊严使得我们自然而然地拒绝了这种服务。

我们决定自己在山顶上漫游。街边的小餐馆很吸引人,我看到了久违的希腊旋转烤肉(Gyros)。

希腊旋转烤肉在美国也有。通常是在立式烤肉架上煮熟的肉,一般用猪肉和鸡肉,也有用牛肉和羊肉的。还有烤肉皮塔饼(Gyros Pita),将旋转烤肉切片并与其他配料,如番茄、洋葱、炸土豆和酸奶黄瓜酱等,一起包裹或填充在皮塔面包中。我以前上班时,公司同事们在外面午餐时,经常到一家希腊小店去吃,好吃并且有异地风味。这里标价4.99欧元,跟美国的价钱差不多。这才是真正的日常商品价格。我宁愿吃50个烤肉皮塔饼,也不坐那一趟出租车。

为了让领导开心,考察了沿途的商店后,我们花了60欧元,买了一件地中海白色长裙。

靠海另一侧的风景也很好。我们站在步行上山的路口,看着勇敢的年轻人往山上登攀,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爬上来,不禁夸赞他们好体力、好游兴。远望那些白色的建筑物,密密麻麻的聚集在山顶,那些圆顶在平顶中格外突出,在阳光下亮的耀眼。俯瞰山下,海湾,远处的岛屿,以及在平静的水面上游曳着的大大小小的游船,更多的游人正在前来。

看看时间,11:30 。该下山回船上进午餐了。

跟上山不同,此刻乘索道缆车下山的,一共只有六个人,分坐了两个车厢,还没有等等其他人,缆车就匆匆下楼了山。原来,山下排队等上山的,还是那只长长的队伍。

缆车下到一半,看到了圣托里尼的另一个流动的景色,驴子出租车队。骑驴下山的人也不多,一长串驴车中,只有一匹驴子背上载有人,其余的也是空载。

回游轮的小艇上也是空荡荡的,此刻人们大都还在岛上游览。回到游轮,吃午餐的人也少。饭后,洗漱一下,又回到12层的观景室,来一杯拿铁咖啡,放直了疲敝的腿,好生舒坦。一看四下无人,不由得哼哼出一句诸葛亮《空城计》中“我在城楼观风景”来。

听下午回船的人说,等他们回来时,下山的索道缆车有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比上午等车的时间还要长。此刻的人们生怕赶不上游轮的小艇,心中焦急地煎熬了近2个小时。

有时候,逆潮流而动的人,可以独享一份清闲。


今天是中国的中秋节。一首小诗在瞌睡前,从观景室里的月光下,顺着圣托里尼岛,汩汩流淌出来。

【圣托里尼的月亮】

圣托里尼的海岛上
我看见了十五的月亮
那么圆 那么美 那么柔和
在黑夜的屏幕上
衬托着岛上人间烟火
升起来了

我想用手机拍摄那瞬间
可是怎么照
都表现不出此刻的模样
眼睛看到的
心中表达的
总是有些不一样

科学的三维空间够了吗
时间
公元2023年9月29日20:06
地点
爱琴海圣托里尼对面的邮轮

然而
这个世间自打有了人
就有了不那么精准的四维空间
于是
就有了天涯同此时
就有了千里共婵娟


2023年9月29日 中秋节

远古的神秘 —— 地中海(5)

希腊

米科诺斯岛(Mykonos)

又回到希腊。

七时左右早餐。餐厅里的客人寥寥无几,大概是在伊斯坦布尔的旅游辛苦了,多数人还在梦乡。

邮轮在爱琴海上缓缓行驰。天际边有一层山一样的云。太阳被遮挡在云山之后,但是它把山巅开始涂上一道金边,从柔和的淡黄色渐渐加强色彩的力道,从橙色过渡到金色并越来越耀眼。

原先只是在餐桌上静静的看着,这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是太阳在耐心的等我。赶紧从餐桌起来,冲到后甲板的露天船弦。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普通平凡的一刻。

太阳渐渐从云山中拨开丝丝缝隙,漏出橙红色的圆顶。慢慢的,太阳的上半身就从海面探出来。天边沉甸甸的云层被初升的朝阳感染,上飘到高处,带着金色的镶边。那些懒洋洋的,像黑色的口罩,横挂在太阳红彤彤的脸庞上。

太阳自顾自的走着,抛开那些残梦未消的隔夜云梦,将自己充满自信的情绪展现给大海,给大海的子民们,还有那些庸庸碌碌的人类。

看到或者没有看到它日出瞬间的万物,太阳以此刻的辉煌宣告,新的一天周而复始了。

碰到一个安静的海上日出,虽然不再像第一次那么兴奋,但是,日出的美,总那么激动人类那颗柔软的心。

阳光下的大海无边无际
只有海浪的耀眼 和一只
不知何处而来的野鸽幼鸟
扑扑楞楞飞到巨大的玻璃窗前

应该是来自那个喧闹的大巴扎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它不属于大海 却属于蓝天
它不属于邮轮 却属于自然

无边无际的天真与好奇
骨子里的天性只是飞翔
也顾不上浩瀚无垠深处
是飞不回大陆的心碎和安宁

也许
希腊的米科诺斯岛上
那些简洁白色的庙宇
是它今晚心灵的归宿


在经历了伊斯坦布尔厚重历史和多元文明的重磅冲击后,整个世界仿佛像小鸟的羽毛,轻轻地飘落下来。

游轮不急不缓掉头南下,偏西向希腊前行,预计中午12:00 时分抵达希腊小岛米科诺斯(Mykonos)岛。届时将乘客带到基克拉泽斯群岛中最受欢迎的岛屿之一。乘客可直接从附近的游轮港口前往老城区。

午餐后,游轮派自己的游艇送我们上岸。游艇在新港一边停靠,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如果要去“市中心”,还需另买当地“海船号”(Sea Boat)的票,来回4个欧元。

从远处看,米科诺斯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黄色的砂岩外露,贫瘠地长着一些黄色野草,鲜有绿色。稀稀拉拉地在山脚下和山腰间建有白色的房屋,窗户多为蓝色,就像希腊的国旗,白底的基调,加上五条蓝色条纹,左上角还是一个蓝白十字架。

“海船号”把游客送到小镇。小镇用温馨和令人惊叹的景色欢迎游客。悬崖边有着典型的白色房屋、明亮的装饰,蓝色代表水手,绿色代表农民,红色代表其他,还有九重葛的格子。漫步在具有小威尼斯风格的狭窄街道迷宫中,经过小岛的一些标志性的风车和教堂,餐馆和房屋似乎漂浮在海上,弥漫着地中海简约风味的气息。

如果您想在古希腊度过一天,可以乘坐班车前往阿波罗神话中的诞生地提洛岛。该岛现在无人居住,但充满了公元前三千年希腊的遗迹,游客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遗址,包括圣湖地区。我们没有去,因为下雨了。

就在从“海船号”下船不久,就开始稀稀拉拉地掉起点儿来。远望天空,乌云虽厚,但是背后还有阳光蓝天的缝隙。看起来顶多是多云吧。

没想到刚刚穿过那些狭窄的巷道,走到开阔的岛上地标六架风车,雨点就变大变密集了。人们都躲进餐馆商店,我赶着拍照,衣服都打湿了,只好躲在屋檐下暂避。时间长了,挡不住风雨,还是躲进了人家的商店里面。这一阵雨滴滴答答一口气就下了半个小时左右。这还是出游以来,头一次在外面遇上雨。

领导英明,一看这阵势,断然不再前行,立马回头上了“海船号”。

大约半个小时,雨停了,正准备回船。不料没走多远雨又下大了,于是又躲进了一家商店。我问店员,当地常常碰到这样的雨吗?这是本地六个月来第一次,店员回答。虽然有些扫兴,但是我们赶上了一场半年不遇的雨水,说明还是挺有缘分。

到了下午三点钟,雨还没有停的迹象,似乎越下越大了。其实离上船的地点不远,路边的商家这样说。也不知道雨什么时候能停,与其在岛上湿淋淋地窝着,倒不如回到船上,换身干净衣服,坐下来喝杯热咖啡。

于是,出得门来,顶风冒雨前行。途中看见烟雨朦胧中海岛、海浪、海滩以及远处的白色的房屋。

还有圆顶的教堂,天蓝色的,绛红色的。正如小岛一样,这里的教堂也很小,一扇普通的大门,没有任何标志。唯一的区别,就是教堂的圆顶和十字架。

有的教堂虽小,但是依然有钟。虽然不像法国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多敲的大钟,或者是美国费城的自由之钟,或者是中国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古钟,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看似玩具似的小钟敲打起来,照样是很神圣的。

10分钟左右,就从迷巷中穿出来,看见了接送的游艇“海船号”。

这时候,大家身上都湿碌碌的。一位同船的老太太,偏偏爱俏,身着一袭红色蜡染上衣,下穿一条雪白半长裤,在阳光下,非常养眼和“抢眼”。不料,经过岛上一番风雨,上衣湿透了,红色的蜡染滴了下来,落到到白色的长裤上。老太太撩起衣角,自我调侃地说,裤子也顺便蜡染一下了,免费。

终于回到大船,雨中一番历险记结束。

回到船舱,梳洗完毕,干干净净回到12楼观景窗。太阳又出来了,把洗干净了的小岛,照耀得晃眼。仿佛刚才一切根本没有发生。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

要了一杯咖啡,坐在躺椅上,两只脚往沙发椅一伸,那个舒服劲儿!

适才风雨不堪事
不过天边一片云


2023年9月28日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