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纽约行 (十二)

浮槎渡海知何日 笑問牀頭幾卷書

昨日一场转秋之雨,早上停了下来。马路尚未干透,说明雨停的时间不长。不少行人竟然已经穿上长袖衣。看看温度,已然是70度以下,67华氏度相当于19摄氏度。

出门到对面的蛋糕店买早点,路不远,穿短袖还行,可以感到明显的秋凉,但并不是那么冷。看着匆匆的行人,从他们身上看到夏秋的转折的瞬间,以及凉热的坚持和无奈。

今天应该是白露节气,北方是明显的秋季了。看看佛罗里达,仍然是85度的夏季温度,遥看武汉,86度,还是一个热。九月里的南北方,秋的味道显然有别。科技的发达,让人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体验到空间不同的差异。

出门左拐不远有个“小猪发廊”。疫情前曾经以$6的超低价格让我进去一试。我理发从来就简单,因为上面稀疏,无需再剪,理理下面,剪齐鬓角就可以了。出来后经领导审查,以“小平头,还可以”置评。不敢说是物美价廉,却也是物有所值。

这次到法拉盛,沿街商铺有两个改变,新出来一个“上海人家”和“东北大排档”,小猪发廊改名为“小猪发艺”,师傅好像也多了几个。夏秋换季之时,不如顺便也换个发型。进去不用等待,立马就理发,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一问价钱,上涨幅度较大,竟然有三分之二,涨到10个美刀。不过比佛罗里达我们门前沃尔玛理发店的18美刀还是便宜不少。

白露换季了,换个发型,人又老一岁。

中午到粤菜馆午餐,有生日面、干炒牛河、椒盐排骨,还有小丫头来生日快乐!

下午,女儿邀我们饮茶,一家小小的西餐饮料。是女儿特意请假的庆生活动。然后,就是逛大街,买中秋月饼,准备明日回家。

晚餐是中午的打包。如此画上又一个年轮的刻度。习作新诗十四行记之。

《白露十四行》

白色的露珠在万绿丛中
悄然将一叶秋思染黄
潇潇雨歇的长街笔直洁净
无声无息走向夏的尽头

高大的橡木树挽留不住
残留秋雨的无奈嘀嗒而下
一滴又一滴的惊喜和错愕
伴随旅人穿越时光的斑马线

空气中的湿气未免轻浮
动荡着狗尾巴草枯萎的不安
衔尾蛇踟蹰在互为因果的吞噬
疲惫的喇叭花缓缓阖上夏梦的眼睛

不消去问暗藏萧瑟的谜底
无边落木已知萧萧下归宿的坦然


往时今日

去年今日曾经有感,生命匆匆如旅,还是尽求自我随意为好。有人说,人生为己而活,此话不假。那些为主义,为理,想为他人献身者,或是对生活绝望轻生跳楼者,说到底,莫不如此。时至今日,方才大悟,是否为之已晚?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人把这句话理解为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学以致用),即使晚上为它而死也可以。也有人认为是早上得了“道”,即使晚上就死也值得(死而无憾)。对我来说,都是一样。如果能有时间按“道”去做(学以致用),为自己好好活一把,当然更好。即使去日无多,死前明白这个道理(死而无憾),也不错,总比庸庸碌碌或者误入歧途要来的好!

时不我待。抓紧时间,做几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吧。


2022/09/07 周三

注:明日打道回府,结束此次的纽约一行。

夏末秋初纽约行 (十一)

缠绵秋雨情低落 却是故人飞升时

雨。法拉盛在阴雨中显得很干净。马路黑黝黝的,映闪着路上汽车灯光和街边商店橱窗里的光亮。雨中的行人在人行道上,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似乎因着这雨天的洁净,连步伐都轻捷起来。

从高中微信群听说,我们的一位同学,郑培生,走了,因为拉肚子。从同学群里得知,此前,郑培生同学近来多次拉肚子,曾经在宜昌进行治疗,病情已有好转。从宜昌出院后和他夫人一起,上月八月二十几日去东莞。虽然在宜昌住院治疗后有所好转,去东莞后又开始拉肚子。昨天中午去病院更加严重,由于病人身体已经没有可排泄物,后拉出的都是血,导致心脏不适抢救无效,于9月6日下午二点左右去世。

郑培生同学,是我高中最要好的几位同学之一。听到这个消息,心情一下子变得好沉痛。这种心底的沉痛自打退休后,已经逐渐消失。他是一个不爱在人群中大声表现自己,却常常不声不响帮助别人的同学。上高中时,开始我们住校。在集体宿舍中,常常看到他经常静悄悄地打扫宿舍,给同学们打开水。当时,做这种事情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要求进步,做给别人看的“假积极”。一种是真的相信“雷锋叔叔”,愿意做颗螺丝钉的好人。

而这两种人,我都做不到。第一,我不愿意为了所谓的“进步”,加入共青团或者是当个班干部,而改变自己去讨好别人,做一些自己都瞧不起的违心之事。为此,我当然付出过代价。第二,我认为每个人首先要做好自己,不要给别人造成麻烦和负担,而去影响他人和集体。打扫卫生和倒开水是大家的事情,应该轮流值班,不应该懒的人不动手,勤快的人就要多干,这样不仅不公平,还助长了那些懒人的依赖。如果是同学病了或者生活上有困难,那就另当别论,应该尽自己所能来关心和照顾。学习上也是这样,大家互相帮助,哪怕自己多干一些事情,多花一点功夫,也是应该的。

两年的高中同学下来,尤其是我们成为好朋友之后,我得出的结论,郑培生同学是属于后一种人。他实心实意地去学习雷锋,做哪些我认为不起眼,助人为乐而又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倒不是他不张扬的性格或者没有当班干部或者团干部,而是他的行为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学们在眼里看到心里都体会到了。他也在我心中树立了另一种不同类型的人生标杆。有的人,一生不求显达而“花重锦官城”,而是在“野径云俱黑”的默默无闻中,心中自有“江船火独明”。不独心中透亮,而晕染了周边如我这般吃瓜群众。这在我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信念上的执着。

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在老二中住校时,我看见他冬天在脸盆的冷水中用肥皂洗衣服。根据我自己以往的“经验”,我告诉他,要用热水洗,否则肥皂擦到衣服上,不容易洗出泡沫来。他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惊讶,又有些不以为然。也不说什么话,他继续在衣服各处涂抹肥皂,然后就在冷水中揉搓起来,不一会,衣服上就搓出泡沫来。他依旧不说什么,他明白,不用多说一句话,我会懂得的。

而我狭隘的经验,来自我冬天用冷水洗衣服,打了肥皂在衣服上,怎么搓也搓不出肥皂泡来。小时候衣服都是家里大人洗,中学时闹文化大革命,家里人除了去五七干校都上山下乡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自己生火做饭,当然还有洗衣服等等。一位跟我经历类似却比我有经验的发小知道后,教我加一些热水,这样洗起来衣服会柔软好搓一些,打上肥皂也容易搓出泡沫来。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从此,就成了我人生中“宝贵”的生活经验,就跟我第一次学会生蜂窝煤炉子一样。

虽然,这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小的细节,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致半个世纪后,我仍然记得。冬天,虽然温热水洗衣固然搓洗容易,但是,如果用冷水,把肥皂在衣服各个部位都涂匀了,也一样也可以搓出肥皂泡沫来。我的方法经证明是对的,不过只是洗衣方法和方式的一种。不能认为只有我这种方式才是唯一正确或者最好的。几十年后,更是悟到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你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可能是对的,但是未必就是对的,或者说不一定就全部都对。所以,做人要谦虚,要虚心,要不耻下问,要低调。那些趾高气昂颐指气使的人,一看就是不知人生天高地厚的“生瓜蛋子”。

另外,培生同学为人处事之法,也是值得我这个喜欢咋乎的同学效法的。事实胜于雄辩,他并不用声音和道理来证明我错了,只是用默默的行为来证明。即给别人留了面子,又让人家认识到错误,并使人终身难忘,回想起来,这不是教育别人的最高境界吗?当然,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来说,此法也可能是不灵的。

纽约的雨,从早到晚淅淅沥沥下了一天。不像佛罗里达此刻下午的阵雨,来的时候,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噼里啪啦,走的时候嘎然而止,一会儿又是蓝天白云丽日。不禁又想到了在宜昌上中学时期的秋雨,也是这般幽怨和压抑,难不成是特来告诉我故人的离去?

做小诗悼念之。

《七绝·悼学友培生》

暮雨霜风不自持
西陵雁语动人悲
凋零故旧知无处
却道相逢曾几时


2022/09/06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