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纽约行 (十)

劳动节居家劳动 粥之家大快朵颐

今天是正式的美国劳动节,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正式的过节休假。

上午女婿把小丫头送来,我继续前往“丛林山”(Forest Hills),他们的新家帮忙。

第一个工程是完成两个书架的安装。上次剩下的工作是将玻璃门装上书架,关键在于看懂如何将两个合叶(hinge)“合”在一起,并且微调一下两扇玻璃门的上下高低和垂直水平。说明书讲得并不是十分明白,直到将第一扇玻璃门安上去,才搞明白几个螺丝不同的功能。就这扇玻璃门,把我整出来满头大汗。明白了道理和程序,其余的三扇很容易就安装好了。书架的隔板和抽屉都是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基本上不费事就装好了。

午餐后稍事歇息,解决二楼厕所门关不上的问题。经查看,是年久失修,门把一边从门框下垂,锁头和锁孔分离,门关后,锁不上门。我将原来的锁口随之下移,从新对准锁头,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他们没有趁手的工具如凿子和锯子,只好用刀一点点的抠刮。年代久了,门框的木头在门锁部位都已经腐朽了,螺丝钉钻进去都吃不住力。在烂木头里面垫上一些小木块,将锁孔片固定了。最后,好歹门是关上了。自家用,将就将就就行。

另外,顺便跟女儿一起,组装了一个鞋架和衣架的混合架。这是个简单的活儿,用螺丝将一些铁棍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下面两层放鞋,上面可以挂衣架,两边可以挂包的小组合家具,放在进门处。人一进来,放包、换鞋、挂外衣或者雨伞。一个很轻便的家具,但是对他们很管用,一进门把鞋子一脱一换,手提包或者外套顺手挂在上面。出门穿起来也方便。

上次装的货架,因为木板笔直的90度拐角,容易碰到人并可能对小丫头造成伤害,我建议买一种可以保护拐角的塑胶直角,即使撞到了,也不会造成较大的伤害。女婿就网购了,今天就寄到了,还挺快的。这种包边角的自粘胶材料,很好安装。试着包装了几个角,看起来不错。这样就避免了不小心被尖锐的拐角撞到头的可能。

搬家以后,因为是老房子,有新的安装,也有旧的改造工作。女婿刷了一天的油漆,终于把一楼和二楼的剩余的墙壁和其它部分都刷完了。女儿不停做清洁,也搬来搬去,经过劳动节一天的劳动,屋子里不仅干净整洁,面积也显得大了一些。


晚上到一家叫“粥之家”的餐馆吃大餐,亲家公和亲家母也赶过来聚会。

这家“粥之家”的中餐馆,外面看起来,小小的门脸,给人一种快餐店的感觉。进去一看,竟然富丽堂皇,藏龙卧虎般的宽大,而且是上下两层楼服务。室内还有一座旱桥,还有仿制的铜马和车轿。

这是一家粤菜馆,女儿出面,替我们答谢亲家上次的招待。“粥”是该店的特色,一定要来一碗。其他的都是些大菜,龙虾海鲜还有牛蛙。算是到纽约来大快朵颐的一次。

劳动节,大家都辛苦了,来一碗粥,自我犒劳自己一把!


2022/09/05 周一

夏末秋初纽约行 (九)

黑山静水钓秋醒 豫园品尝两面黄

一觉醒来,又是8:30。早上的散步锻炼,在与周公蝶乎梦乎的切磋中,悠悠度过。

黑山静水独钓秋醒 (张郎郎秋醒楼画廊®)

看到张郎郎的画《黑山静水独钓秋醒》。一片蓝色的湖水为基调,四周黄绕翠绿的山峦,周边由黛墨色勾勒,几点白帆在沪上漂浮,下端一个渔夫船头独钓。如梦如幻。醒来的我,竟不知是在梦中幻境,还是光天化日之下?

“在黑山静水之美景中,有人独自垂钓。中国古代诗歌中,此情此景司空见惯。作者于此,用绘画语言,重新演绎叙述,再现享受孤独,悠闲自在的境界。”朗朗如是解说。倘如勾勒山峦不是黛青,而是雪白,就真的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了。

既然画的是黑山静水,何不仿照中国画风来个黑白为主的山水画?这么多的色彩,还是西画的调调,人虽然独钓湖中,心似乎还是不够静。


劳工节的周日,法拉盛缅街(Main Street)熙熙攘攘。领导说今天梅西大百货公司有大促销,于是简单吃了早餐,就上街了。结果到梅西才发现,人家11点才开门。于是,只好在街边各个大小商店闲逛,以混时间。

终于等到开门,我的任务只是陪同和拎包,所以领导逛店之际,我在梅西的底层男装鞋部,发现一个张郎郎画中“再现享受孤独,悠闲自在的境界。”一个围成四方的展示男鞋的场地,四周都有为顾客试鞋的座椅。此处位于梅西百货公司的底层,来往的顾客不多。说实在话,真正买流行品牌样式的鞋,谁会到这里来。要想买便宜鞋的人也不会到梅西商店。所以,此处是喧嚣闹市中的一块“黑山静水之美景”,我则在梅西大百货公司中的座椅上“独钓秋醒”。

待到领导逛罢梅西,出来到大街上。只听得远处锣鼓喧天,像是华人在舞龙舞狮。走到十字路口,只见前方警车开道,后面跟着一个游行队伍。远远看去,有美国国旗在人群中飞舞。待到队伍走近,前面是两只狮子,一红一黄,开路,颇有些像华人的游行队伍。狮子过后,是正式队伍,排幅上是“美国马来西亚协会”字样,原来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游行。他们的星月有点类似美国的国旗。排头阵容过去后,后面好像没有多少人,几只小鸟尾随其后,可谓虎头蛇尾。

中午决定到上海风味的“豫园”午餐。“豫园”现在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原来的店面还在,另外将旁边的一个店面也盘了下来。门口人多得进不了门,一个小姐在外面招呼我们,让我们在人行道上得一张椅子坐下来,递上菜单,问我们点什么菜。老一套了, 我点的豆浆油条加葱油拌面,领导要的五香熏鱼、咸豆腐脑、咸水饺,另加两面黄、海鲜年糕,再加上餐馆赠送的汤包。

点完菜,服务员还发了一个等候用的传唤器。我们坐在外面长椅上,看着身边前前后后等餐的人们,他们有的是点的外卖,有的干脆就在路边吃起来。路旁还有“豫园”自己做的中秋月饼,就是那种我喜欢吃的酥皮月饼,回家时一定记得买一盒回去。比商店那些“天价”月饼要对胃口的多。

等不太久,也就10来分钟的模样,我们手中的传唤器响了起来。里面有空位置了。其它的菜点以前都吃过,就是多点了一道两面黄。这家的两面黄跟我以前吃过的相比,味道相似,面条也是酥脆可口,配菜不咸不淡,素雅中带点海鲜味道,是一道中规中矩的两面黄。在我的印象中,两面黄似乎是属于广东的“粤菜”,而非江浙一带的“越菜”,也许以前的理解有误?

果然,原来两面黄是一种苏州市传统的面食名吃,有“面条中的皇帝”之称,而且以前据说价格不菲。在中国没有机会吃到这道菜,反倒是来了美国菜吃过。两面黄的制作有些费事,先要将面条炸成金黄色,然后从锅里捞出来后放在盘子上,浇上浇头和卤汁,等到面条吸足汁后味道就会可口。两面黄的主要区别就在浇头卤汁和配菜上。而且,吃法也有讲究,吃之前要“翻个身”,这样才能吃出“外脆里嫩”的最佳状态。如果不翻身,先吃上面的浇头配菜,下面炸成金黄色焦脆的面条,一会儿就会被上面浇头浸泡得酥软了。便失去了两面黄,一面焦黄,一面软黄,的意思,成为一盘捞面了。

上海豫园两面黄

领导点这么多菜,两个人肯定是吃不完,当然是打包回家,继续欣赏。

这,就是我们愿意到法拉盛的好处之一。


2022/09/04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