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加拿大游——蒙特利尔 (唐人街)

蒙特利尔市 Montreal,魁北克省 Quebec

期待中的魁北克在暮色中离开了。下一站是是此行的终点,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

此行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魁北克是一个城市。也对,也不对。确实,加拿大有个魁北克市,就是我们刚刚离开的那座城市。加拿大还有个魁北克省,而魁北克市只是该省所辖的一个城市。我们前去的蒙特利尔市,也属于魁北克省。

五月初的魁北克,依旧是阴雨绵绵。在蒙市大多数人的梦乡中,游轮顺着圣劳伦斯河进入蒙特利尔。远远的,港口用“Bonjour ”(法语欢迎)的大标语牌来迎接我们到来。游轮缓缓驶过一个白色的钟楼,一个摩天轮,无数的高楼大厦渐渐出现在眼前。好大的港口,好大的城市。第一印象,蒙特利尔市要比魁北克市要大得多。

原来,蒙特利尔是魁北克最大城市。就加拿大而言,蒙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如果以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来看,蒙市为世界上的第三大法语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éal),意思为“皇家山”。

小教训

下船,竟然耽误了好长的时间。按照船上的要求,提前将行李放到门口,服务生会将行李运到港口。旅客不用自带着行李上下楼,只需走到港口提取行李就好。这本是游轮提供的贴心服务,只是排队等行李的时间太长。7点多早餐完毕,我们排队下船,直到九点半才取到行李。如果,自己拖箱子下船,则不用排队,八点钟就可以下船。当我们从旅馆办完手续出来,已经是十一点钟,几乎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如果箱子不多,最好自己带着走。不用排队等箱子,尤其是旅游日程安排较紧的情况。

唐人街的牌坊

从船上下来,乘计程车到旅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中餐馆,司机说那就是蒙市的唐人街。

从旅馆出来,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唐人街,一是好久没有吃正宗的中餐了,二是该吃午餐了。

一边走一边问路,不多久,远远就看到“唐人街”的那黄色琉璃瓦的中式大牌楼。早年曾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那里也有一个唐人街的牌坊,不过叫“中国城”,是中国首都北京市赠送的礼物。华盛顿的中国城较小,牌楼也只有一座。蒙特利尔的唐人街,远处看来要比华盛顿的大一些,牌楼右侧有一幢三层的楼房。整个墙面是一幅壁画,迎面夺人眼目,画幅中是一个巨大的京剧旦角,下面是两个京剧脸谱,背景是黑底红花,浓浓的中国情隔着几条街就扑了过来。

走过牌楼下的石头狮子,满眼的中文字就从周围的法语中跳了出来。这是美洲唯一的一个讲法语的唐人街。对面不远处,还有一个牌坊,从左到右上书繁体字“鍾靈毓秀”,幸亏我似乎见过此词,否则我还会犹豫这个词是不是按照传统读法,从右读到左。听说这个牌楼是上海送的,蒙特利尔和上海市姐妹城市,因此按照大陆习惯,这个匾额应该是从左到右的读。

很有意思的是,在前后两个牌坊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牌坊,上面写着“陽朝”,下面写着“埠華可地滿”,如果我不是知道蒙特利尔早期被当地华人翻译为“满地可”,很可能我会抓瞎了。再加上知道“华埠”一词,因此没有从左到右的读下去。当然上面的那个词也就是“朝阳”了。这应该是早期华埠唐人街的招牌吧?

后来又发现另外一处,也有这样的一个牌楼,上书“迎紫”,下书“满地可华埠”的繁体字。原来蒙特利尔的唐人街,前后左右一共有四个牌坊。两个大陆新式读法(从左到右),两个海外传统读法(从右到左)。

牌坊下两侧的商家招牌有的是简化字,有的是繁体字,恐怕这是一个不仅外国人看不懂,大陆、海外的华人也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吧?幸而我们小时候囫囵吞枣地读过一些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繁体字,兼之学过毛笔字,临摹过柳公权颜真卿的字帖,写过几个繁体字,所以,大致也能跟繁体字混个面熟,即使不会写“臺灣”,也认识它们是台湾。有道是:

四方周正中国城
前后左右牌楼横
陽朝迎紫满地可
华人法境留美名

唐人街的商店

要说满地可的华人历史,具有文献的资料表明,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1825年。掐指一算,有200年了。今天的唐人街,主街位于圣劳伦斯大道上,一路延伸到几个街区之外。这里各种店铺一家接着一家,蔬菜水果副食店、鱼肉店、饭馆、旅店、旅行社、保险公司、中文书店、小礼品店、珠宝首饰店、药店、日用品店、茶叶店等等,中国工艺品琳琅满目,土特产品摆满货架。

这里不仅有华人需要的各种日常用品,还有一些稀有特产。我们家领导腿关节不好,经常擦抹国产虎骨鹿茸精这类药酒止疼。在美国,只有一些中国店有卖的。蒙市唐人街的药铺里竟然也有。并且老板还推荐了一种据说疗效更好的药酒,于是买了一瓶作为贡品。领导用后,圣心大慰,称赞效果不错,办差给力。

说着说着,正眼花缭乱之间,一阵阵食品的香味扑鼻而来,肚子开始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到唐人街的正事,吃饭。路两旁有不少的中餐馆和茶楼,大多是粤菜,比如早茶的品种就相当多;还有相当经济实惠的越南米粉店,生意也很好。这些都是平日领导的“最爱”们。街道拐角处,有一家相当不错的香港点心店,里面有新鲜出炉的美味糕点和茶饮。这是下午茶和晚间宵夜的好去处。

兰州拉面馆

不过,味道最浓重的是来自街边的兰州牛肉拉面馆。玻璃橱窗后面,现场演示面条制作的师傅们,正在忙碌地拉抻着手中的面条,一拉一拉地就把手中的面团拉抻成粗细不等的面条。关键还是卤牛肉的汤汁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不行了,受不了了。侧身一拐,就进入面馆。刚好有一个座位空出来,我们便坐下点面:一弯红油牛筋宽面,一碗清汤牛肉细面。一抬头,外面已经开始排起队来,吃完出来,队伍已经从店内排到了街上,幸好我们到得比较早。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地道的中式卤牛肉烧牛筋了,还有QQ又筋斗的手拉面条,拉面汤就不用说,地道的西北风味,浓烈豪爽奔放,是一道适合我们这种北方汉子的美食。当然,有点不太适合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林妹妹等金陵十二钗们,刘姥姥和焦大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也适合那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花木兰,还有镇守西北雁门关的杨家女将佘太君和穆桂英等诸位女豪杰们。

嗨!怎么吃了一碗兰州拉面,就让人联想到中国体育界的阴盛阳衰呢?我看就该让国足的那些臭脚们来吃一碗滚烫火辣的红油牛肉面,好好地壮壮阳!

吃罢口齿留香,有诗为证:

兰州拉面此中奇
短长宽窄手中泥
清汤红辣皆入味
万里香飘度若飞


05/04/2024 草于加国蒙特利尔途中

10/09/2024 改于佛州瓦蓝湖草庐

新英格兰加拿大游——海上 (2)

四月最后一日,已在海上度过。

五月的第一天,将在海上度过。

早上醒来,发现时区变更,增加一小时。阴雨,船行方向北西300度左右。

左手边(西边),是陆地。一望无际起伏的山丘,看起来绝对高度大概200公尺。山顶稀稀拉拉的有积雪。看样子,雪线随着纬度的变化而降低,在中国大陆,北纬三十度左右,我印象中的雪线通常都在4000公尺以上。这个情景有些像多年前,乘游轮从智利往南极走,沿途看到的那些低矮雪山。不过,智利的雪山更陡峭好看,还有冰川流到海里。而这里只是灰蒙蒙的海和阴沉沉的天。

不能上岸,就在船上 运动。到顶楼甲板上散步。穿上夹克衫,戴上在前面夏洛特敦市(Charlottetown)新买的帽子,在甲板上走路。走了大约5000步,甲板上风大,很庆幸我买的新帽子,要不就会被风吹得头皮发麻。

走过皮克球场,没有人,谁会在这种大风天打球啊?除了我。拿起球拍对着墙壁打了十几板子,一下子就把全身大热了,还有点儿气喘吁吁的。

上午没事,十点钟有一个本次邮轮“福伦丹”全船服务设施的讲解,于是去听听。从船体的结构开始。才知道最基本的钢架构造是从意大利造好后,运到希腊港口组装成型。动力部分是一部巨大的柴油发电机,所有动力都是由其提供。这要消耗多少柴油啊。能源和环保的意识一下子就涌上头来。

有几个记得住的要点:

1. 水的供应:船上的用水是海水蒸发后,过滤掉杂质,还要添加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然后进入自来水管系统。

2. 上网服务:游轮提供的上网服务(internet connection),因为是移动的,所以比陆地上要复杂1000倍。

但是,“福伦丹”的收费太贵了。一天几十美元,一个航程$400多。以前乘坐过别的游轮,一般提供每天几分钟的免费服务,再多了就要额外付费。“福伦丹”一分钟都没有,做得太过分了。然而,“福伦丹”提供一个全包服务:每人$750,包括全程上网和部分酒水。这个服务听起来不错,但是这个服务比买一张船票还贵,普通舱的乘客有人会买吗?也许,但不会是我。

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手机上网服务T-Mobile(德国电信)的计划,流量是无限制的,欧美各国都有其服务。而且这是美国本土和加拿大的境界,只要上岸,甚至靠近岸边,就可以上网。因此,即令有个一两天在海上,没有网上服务,正好休息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游轮其它服务项目:

3. 房间:和其它游轮相似,没有特别之处。唯一有些不方便的是,船舱里竟然只有一个电插头接口,显得有些陈旧。我们两只手机只好轮流充电。好在船上其它部位游公用充电的设备,虽然不方便,但仍然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4. 吃喝:邮轮上游有巨大的冰柜和冷库,用来储存和保鲜,每顿的食物都是论吨的。厨师很多,多数会各国料理。据我看到的就有亚洲橱窗、意大利橱窗、各式西餐、甜点等等。不过,游轮上的中餐却不是很地道,有点像美国福州人开的快餐店,糊弄老美的味道。不过,咱也不能那么挑剔,有中餐的意思就不错了。况且,还有那么多西餐呢。喝的服务,有各种果汁饮料,有开水,有牛奶,还有袋装的茶叶和咖啡,对我来说足够了。

“福伦丹”还有下午茶的服务,我们喝过一次,就没有再喝。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下午三四点去喝下午茶,坐在正式餐厅里,咖啡和茶随便喝,还有端上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甜点,多得我们吃不完。到六点多晚餐时,胃里还是饱饱的,没有食欲。我们这个年纪,要在好吃与健康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点。吃的太好,对身体不好,这绝不是“凡尔赛”。

5. 穿着:本来穿着跟游轮的服务无关,衣服都是自带的。可是时间长了,就有换洗衣服的必要。船上有个洗衣部(Laundry),乘客可以将换洗衣服放在一个袋子里,服务生会过来取走,洗净烘干后送回。不过,我们一般都带有足够内衣内裤袜子,旅游完后回家洗。船上虽然方便,洗一双袜子比买一双袜子还贵,还不如扔掉再买一双。

不过,游轮有个缝纫部,是我没有想到的。船上员工的工作服、床单、窗帘等竟然由缝纫部门全部搞定。从岸上买进各种布料,船上加工。原以为这都是岸上做的。那些裁缝几乎几代人和亲属都在为邮轮服务,也是没有想到的。

至于游轮的动力系统包括轮机部、驾驶部、基本上都电脑操作,不是乘客操心的事儿。

船上有许多服务人员都来自东南亚各国,本船主要是印尼人组成。极少看到中国大陆的服务人员,虽然以前见过一两个。

为了让乘客们在海上活动丰富多彩, 船上还摆出一些小摊子,出售$3、$5、$10等小商品,有衣帽、围巾、T血衫、望远镜、手机拍摄架、羽绒服等日用品。看到不少乘客排队购买,应该比岸上的要便宜一些吧。在我眼里,这就是一些中国造的小商品,大概都是来自义乌吧。

路过一个专卖汉堡的柜台,忍不住要了一个薯条。这家的薯条我喜欢,比麦当劳的好吃。是将整个新鲜土豆,用机器自上而下一到切成土豆条,然后油锅现炸,外酥内软,喷香的土豆味道直接在味蕾上盘旋。走过点心柜台,面对各种蛋糕和甜点,实在忍不住(男生也会这样),要了一个小小的草莓冰激淋。每每吃着这些甜美香喷喷的食物,脑子里就有一种失去健康平衡的担心,和对身体不利的犯罪感。

为了弥补过失,改正错误,到 健身房骑自行车,耗掉部分卡路里热量,然后再用哑铃运动一下上肢,算是下午健身的一部分。这样,心理上会稍许平衡一点。

晚间有剧场的演出。今晚的表演的是一场音乐秀。演员的小提琴拉的真好,那把琴就像粘在身上,不仅节奏欢快,还上下翻舞。而且演员们一专多能,除了能演奏乐器,还能歌善舞。整个晚上将舞台和观众的气氛都调动得热闹起来。

热闹过后,久久不得入眠。竭力在黑暗中背诵那首诗,迷蒙中渐入梦乡。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兴奋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清空是今晚的康桥!


记于 05/01/2024 周三
修改于 08/26/2024 瓦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