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2021 星期日 晴

走在我们沙谷村(Sandy Glen Way )的小路上,西天一轮明月高挂,原来是阴历的十六。时辰尚早,蓝色的天空将月轮衬托得金黄,好一个静谧的清晨。

傍晚7点多了,打开车库门,西边阳光依然耀眼。开上敞篷的高尔夫车,前往社区游泳池。出了我沙谷村就是珊瑚泉大道,往北不远就碰到瓦蓝湖的环湖路。环湖路右拐,朝东的方向开过两个村庄,紫晶庄(Amethyst Key)和钻石湾(Diamond Bay),左边有个路口,通往我们社区俱乐部。右手是网球场和皮克球场地,左边是一大片停车场地。前方一排俱乐部的建筑,里面有各种活动场所,包括一个可以演出的大厅和餐厅。俱乐部的右侧是健身房和兵兵球及瑜伽室,再往后就是大大小小的四个游泳池和热汤池。游泳池后是一排高大的棕榈树,再往远,就是我们的瓦蓝湖。顺湖水看去,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和西天的晚霞,在落日的余晖中伴唱人生最惬意的晚歌。


离骚绝唱终萧瑟 云梦依稀史莽苍

脸书寄来三年前写的一首《晚泳》,犹见当年心境。


白天微信上,读潭啸诗歌《罪己录》。讲的是作者当年以“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小学三年级少先队员”的身份,作人生中第一次演讲,讲述在1991年仙桃市抗洪抢险救灾中牺牲的一位普通小战士的故事。三十年过去了,关于那场比赛,作者依然记得演讲结果——第一名;记得奖品——石英挂钟;记得父亲满脸骄傲;记得评委夸奖之词;但是,唯独忘却了战士的英名。

此刻,一种清晰的遗忘瞬间强烈地窒息了作者。

于是,作者疯狂搜寻于记忆,查询互联网,还有父亲和当年帮着写精彩演讲稿的班主任,结果在这个世界,小战士的姓名和事迹,已经无人无处可寻得!或许,在某个角落里,那个小战士的亲人还在。作者诗中万分感慨这个无意或者刻意遗忘的世界!其中还含有她自己的那份遗忘。

于是,像是古代君王下发的罪己诏一样,作者深省自己的遗忘,写出罪己录,一首沉甸甸的责己反思诗。

看到作者是湖北仙桃人,1991年上小学三年级,应该是跟我女儿差不多大的80后一代。于是在微信中与作者交流起来,其中聊到我的出生地,以及当年创几百年霸业的楚都。想到古今中外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之事,如今又有几人记得?遂即兴做七绝一首感慨之。

《忆楚都》

楚国沉沦九歌长
郢城霸业入黄粱
离骚绝唱终萧瑟
云梦依稀史莽苍


《別站在我的坟前哭泣》是一首美国诗人玛莉·伊莉莎白·弗莱(Mary Elizabeth Frye)在1932年所写的诗作。这首诗歌还有别的版本,其中文字也略有不同,因此也有多种译本。同时,对诗歌作者和诗歌来源也有争议。我仅以其中一种版本尝试翻译(见附图)。表达了一种虽死犹生的超然,和眷恋人生的咏叹。可以做一个不错的墓志铭。

作者:玛丽·伊丽莎白·弗莱
翻译: 山人

別站在我的坟前啜泣
我不在那兒,我並未长眠
我是那长风千里吹送
我是那钻石雪中晶莹
我是那阳光哺育成熟
我是那秋雨缠绵細柔

当你清晨宁静中醒来
我是那急速上升的气流
安静的鸟儿在其中盘旋
我是那暗夜中柔和闪耀的星光
別站在我的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兒,我不曾死去

这首诗,曾被译成一首日语歌《我已化作千风》,歌词大意如下:

我已化作千风,自由自在飞在空中。像阵阵的风,轻轻吹,漂浮在无限的天顶。像阵阵的风,轻轻吹,漂浮在无限的天顶。

我是秋天的曰光,温暖照著田园。我是冬天的白雪,像钻石发出闪光。日头出来时,我化作空中飞鸟,轻声叫醒你。暗夜降临时,我化作天顶繁星,温柔守护你。

虽然没有直译并省掉主旨句,仍然很抒情和浪漫,意思也有了,不是吗?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Mary Elizabeth Frye (1932)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in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星期天,无意间弄出三首小诗,一首旧作新诗《晚泳》,一首新作古体诗《 忆楚都 》,一首译诗《 別站在我的坟前哭泣 》,权作度过一个诗意的周末。


东京奥运会赛事

昨天呼喊一声“中国男儿何在?”不想还有点刺激作用。中国举重男队25日夺得两金。

中国队李发彬拿下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冠军。(中新社)

跟首日侯志慧轻松拿下女子举重首金不同,中国男队今天有不少强敌。李发彬在男子61公斤级比赛中的最大对手是印度尼西亚老将伊拉万。双方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世锦赛上,互有胜负。这次抓举比赛,李发彬举起141公斤,赢了伊拉万4公斤。挺举第一把,伊拉万举起165公斤,李发彬举起166公斤。从挺举第二把开始,两人从斗勇变成了斗智,不断改变开把重量以求获得先手。李发彬的主管教练邵国强赛后表示:“我们认为伊拉万第二把的177公斤比第一把高了12公斤,是非常难成功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逼对手先举,取得一个主动权。”

随着伊拉万第二次试举177公斤失败。中国教练组决定继续逼对手先举,将李发彬的重量从177公斤升至178公斤。李发彬在后台观察了对手,认为伊拉万不太可能连续两把举这个重量还能成功。伊拉万第三把试举177公斤失败,李发彬“不战”而胜。随后李发彬尝试178公斤失败,最终以总成绩313公斤夺冠。

这块金牌不是靠蛮力获得的,而是利用战术拿下冠军。对手输在177公斤,李发彬输在178公斤,即使李发彬没有举过,也比对方要“多”。中国教练“狡猾狡猾的”。

而在67公斤级,中国队抓举比赛谌利军发挥不佳,三次试举仅第一把成功,145公斤的成绩连前三名都进不了,落后排名第一的哥伦比亚选手莫斯奎拉6公斤,莫斯奎拉挺举最终举起180公斤,总成绩达到331公斤。看样子死定了。

怎么办?“置死地而后生”,拼了!第一次试举举起175公斤的谌利军直接在第二把要了187公斤。第二把比第一把高了12公斤,是非常难成功的。上面提到的印尼老将伊拉万就输在这一把。这样抓举145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2。成功就是冠军,失败则将无缘领奖台。

五年前因赛前抽筋他无缘奥运冲冠,在金牌和零牌面前,不能让历史重演,谌利军顶住了压力,一把成功!为中国队夺下了这枚金牌。

今天这两金,拿的都不容易,既要“逼上梁山”的技巧,又要“洪荒之力”的实力,中国队都用上了。

“无敌组合” 中国跳水队施廷懋/王涵

跳水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25日展开角逐,被誉为“中国跳水队最稳夺金点”的施廷懋/王涵摘下跳水项目首枚金牌,老将组合谱写出新的传奇。

奥运官网用“战无不胜”和“无敌组合”形容她们在这个项目上的绝对统治力:从2019年正式搭档以来,她们包揽了世锦赛、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的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加上东京奥运会冠军。这对黄金搭档似乎扼杀冠军所有悬念,夺冠对她们如“囊中取物”。

但是,作为四枚奥运金牌得主、本届奥运会期间担任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的郭晶晶,更清楚她们坚持的不易,“我在她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退役了,所以她们坚持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无敌组合冠军后面,何谈容易!

相反,卫冕冠军呼声很高的中国女排,25日首场比赛中爆冷输球,而且是0:3大败于土耳其队。难道土耳其是是本届女排的黑马?土耳其 女排 的主帅是古德蒂。听说,在2016年里约奥运上,中国女排首场小组赛输给了荷兰队,当时荷兰队的主帅也就是这个古德蒂。看来,古德蒂是郎平的克星。

目前看来夺冠之路充满变量。男篮预赛美国队首战法国队出师不利以76比83败北,美国队总教练波波维奇(Gregg Popovich)表示,输球不讶异但失望。并说以为只要美国队进攻就能赢的想法未免有点傲慢。是啊,在冠军的位置上站的时间长了,就不免有些傲慢。

杨勇纬在男子组60公斤级为中华队摘下台湾在奥运柔道项目的第一面奖牌。

台湾选手,号称“柔道男神”杨勇纬首度进军奥运,在男子组60公斤级为中华队摘下首面银牌,成为台湾在奥运柔道项目的第一面奖牌,他25日晚在东京奥运选手村,写下自己得奖感言:“这一切都不容易,我很幸运也很幸福”。为台湾队加油!

到目前为止,中国队金牌6枚,暂时领先。不过其它国家很快就赶上来了,而且差距缩小。其中日本5枚,美国4枚。今天有许多比赛的半决赛已经结束,很快就要进入决赛了。比赛越来越紧张, 越来越有看头了。


07/24/2021 星期六 晴

太阳还没有出来,我们就走在社区的小路上。我们这个叫沙谷(Sandy Glen)的小区不到百户居民,环绕着一个小湖。走出小区是社区的一条大路,叫珊瑚泉(Coral Spring)。往南直通社区的南大门。基本上,我们每天都会从沙谷小区沿着珊瑚泉路走到南门,途径另外三个小区,然后折回。按我们平常的缓步,来回大约四十分钟,这就是我们每日晨练的基本内容。就这样的缓行散步,每每回到家,我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打湿,而领导则是一条毛巾在脸上擦汗不止。

今日又逢周末。本周基本上是大晴天,气温也一直在90多度以上。昨夜一场大雨,雷声阵阵,屋顶被雨打得啪啪作响,直到早上才停下来,算是下了一场透雨。

脸书又送来一首小诗,那是几年前的近日,刚到瓦蓝湖社区写的。恰好跟今天的情景有点相似,“我隐约看见夏天的记忆,在雨水的点滴中穿过。”


东奥逐鹿观赛事 中国首日拿三金

继续观看奥运比赛。昨晚看到中国队女子10米空气步枪比赛中,小将杨倩在最后一枪获胜,夺得本届东奥的首面金牌。

中国队女子10米空气步枪小将杨倩

在这之前,对手俄罗斯的贾拉希娜的成绩是242.2分,杨倩的成绩仅为242分。如果两人最后一枪都是十环,那也是俄罗斯胜出,此刻杨倩几无胜算。不料最后一枪竟然出现逆转。俄罗斯的对手只射出8.9分,远离靶心的10环。小杨倩的最后一枪,也射出个人在决赛最差的的一枪,打在10环之外。也许是压力太大了,这两个人最后都有些失常。不过,杨倩的误差小些,是9.8分,结果反超俄罗斯选手。

这最后一枪真悬,看得我从失望的紧张一下子翻盘到胜利的兴奋。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金牌之争,胜负之争,有时候如果不是最后的关头,谁也拿不准。

不过,中国队的第二枚金牌,似乎毫无悬念。侯志慧在女子举重49公斤级别,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破奥运纪录,明显地将对手抛在身后,这是实力超人的表现。

中国女子举重49公斤级别选手侯志慧

但是,侯志慧也有倒霉和运气不好的时候。5年前,19岁的侯志慧随中国举重队去了里约奥运,当时她的三项成绩在国内选拔赛中均排在第一位,被视为女子48公斤级金牌的有力争夺者。但最后时刻,侯志慧因伤未能出场,饮恨里约。今年,虽然体重上升到49公斤级别,仍然是纵横天下无敌手,终于圆梦东京。

至于,中国队的第三枚金牌,也是得来不易。这场比赛跟女子10米空气步枪颇为类似,充满紧张感和戏剧性的场面。不同的是,中国击剑队选手孙一文当天决赛的对手是头号种子、世界个人排名第一的罗马尼亚名将安娜·波佩斯库,胜利的天平倾向于上届奥运冠军。

“以前我真没想过能拿奥运会的金牌,特别是个人,团体可能想过。中国女重前辈的实力都是超越我的,她们都没有拿到,我确实是不敢想。”孙一文说。

决赛开始后双方比分始终没有拉开,最后一局还剩12秒孙一文曾以10:9领先,胜利在望。但波佩斯库顽强地在比赛还剩3秒结束时追平比分,战局再次陷入胶着。最后,孙一文刺出致胜一剑,在女子个人重剑决赛中胜出,夺得中国击剑奥运史上首枚女重个人金牌。

中国击剑队选手孙一文和主教练

“正常打的话,不打到‘决一剑’我确实赢不了她,对方是老将,是上一届奥运会的团体冠军,我每次都熬到‘决一剑’赢她。”获胜后孙一文如是说。虽说是有“决一剑”的绝招,可是如果还没有拼到决赛,就失败了,哪来的机会使出“决一剑”?上届里约奥运会,孙一文还没有轮到使出杀手锏,就在半决赛痛失好局,最终摘得铜牌。

正式比赛第一天,中国就拿了三枚金牌,暂时在奥运会奖牌榜领先。纵然是“稍领风骚”,但是也体现了实力和国力。这三枚金牌都来得不易,都是在敢打敢拼中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摘下金牌的。不管怎么说,为中国选手的拼搏精神叫好。

预计,美国将会在金牌总分上拿第一,中国金牌第二。

金牌写完了,不禁想到人们常常提及的中国体育”阴盛阳衰“。是啊,时至21世纪的21年,难道我们还要再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吗?中国男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