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2021 星期五 晴

今天早晨,散步暂停。领导宣布,看7:00的奥林匹克开幕式实况。

东京奥林匹克2020开幕式

驻足观开幕实况 疫情延东奥一年

东京奥林匹克2020今天正式开幕。开幕式从7:00开始,到10:50结束。这届奥运开幕式的主题为:“携手前进”(Moving Forward)和”情感与共”(United by Emotion)。共有20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流程如下:

  • 现场播映日本东京从2013年申奥成功到开幕的8年间,选手们一路走来的过程。
  • 日本歌姬米希亚高唱日本国歌,升国旗。
开幕式上唱国歌升国旗
  • 表演,其中一项表演活动是约200人绕着木制奥运五环跳舞。
  • 入场式7:35开始,由首届奥运主办国希腊入场,直到9:50,日本队压轴进场结束。
  • 奥运表演继续,表演风格简洁,伴以满场声光。
  • 10:20,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宣布东京奥运赛事开始。
  • 传递奥运圣火,最后由网球名将大坂直美(Osaka Naomi)作为最后一棒,将奥运圣火传递至圣火台,并将其点燃。
  • 10:50,东奥开幕式实况转播结束。
大坂直美(Osaka Naomi)点燃本届奥运之火。

由于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 本届东奥开幕式有如下特色:

— 原定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仍然是2020的年份。
— 没有观众。上万个空座位是奥运史上最空前的开幕式。
— 戴口罩入场。少数国家运动员不按规定戴口罩人场,受到点名批评。
— 性别平等。各国代表团都由一男一女运动员共同担任旗手,听说女子选手占49%的比例。

中国队着上红下白色服装入场,广播员评论为红色的海洋(Sea of Red)。中国台湾代表队(Chinese Taipei),男女分别为全身蓝色和上蓝下白色服装进入会场。美国队蓝色衣裤,里面是蓝白海魂衫,蓝色海洋。由我喜欢的运动品牌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设计,虽然被时装界评论为”了无新意“,但是外表庄重并内含动感,是我喜欢的风格。日本队,跟中国队正好相反,以其国旗上白下红着装。

此外,依据惯例,开幕礼各参赛代表团的出场次序将按照主办国的官方语言顺序排列,这届东奥按日文名字排序,所以出场顺序看起来有点别扭。本届东奥开幕式由首届奥运主办国希腊代表团率先进场,东道主日本队压轴。未来两届的主办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排在倒数第二与第三亮相,借此宣传2024年巴黎奥运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

大坂直美(Osaka Naomi),1997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在3岁时随家人移居我们美国佛罗里达州。父亲为美籍的海地人,母亲为日本人。2019年归化日本籍并将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现为日本职网女运动员,四次大满贯冠军。这个战绩是中国网球一姐远远不及的。


奇痒难熬求解药 马蜂叮蜇实无端

前天游泳时,突然感到手臂上的筋像撕裂了一样,以为是用力过猛或者是疲劳引起,赶紧放慢速度。滑倒池边停下来,疼痛不减,赶紧用手揉搓按摩。抬臂膀一看,上臂靠近胸部之处,疼痛的地方有个黑点,用手指一摸,是个小疙瘩。食指轻轻一摳,手指上出现一个小刺般的东西。身边翁的一声,有东西飞过。说时迟那时快,手一挥就将那东西拍入水中。是个马蜂,赶紧在水中连拍几下,马蜂不再动弹,漂浮在水面,这才安下心来。我不怕蚊子和蜂子的叮咬,反倒是被它们在身边飞舞时发出的嗡嗡声音弄得心神不宁。

再一看手臂疼痛的地方,一个红红的疙瘩凸现,中间有个小孔,就是我刚才拔出刺的地方。原来是被蜂子蜇了一下,并不是肌肉拉伤。回到家,用碘酒擦了一下蜂子蜇过之处,再用创可贴包上。晚上虽然疼痛,倒也不太碍事。不料,一早起来,创口红肿起来,原来指甲盖大的一个小点,变成一个鸡蛋大的肿块,并且奇痒。继续擦抹碘酒,当时止痒。不过一会儿又痒起来。一天下来,虽然不停擦碘酒,可是红肿继续扩大,到了晚间已经从中部红肿到胳膊肘。睡觉时梦中仍然痒得不安,夜里还爬起来擦碘酒。

一天多过去,红肿不消,反有增大之势。可见,马蜂的毒是很厉害的,或者说我的局部反应比较强烈。问题是,如何能解这个痒?我已经擦碘酒多次,花露水多次,还有美国虫咬止痒剂,都只能止痒一阵子,然后又继续痒。此刻,手臂从一个鸡蛋大小的红肿硬块,发展到一个巴掌大小,并且痒的厉害。

记得WG时,批判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其中学到:“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若要成人,必须先得受苦。 这个苦肯定有皮肉之苦,不知道是否包括皮肉之痒?记得读书时,看到酷刑里面有一个用刷子挠脚板底的刑法,受刑人痒痒得受不了,就招供了。还有一个东北的故事,长白山深山老林里有个很重的惩罚,将犯罪之人脱掉衣服,绑在大树上,听任山里的大蚊子叮咬,一般人一会儿就受不了。

以此推之,”劳其筋骨“应该也包括忍受痒得煎熬。这么想来,马蜂叮蛰,必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让我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那就像受刑一样地忍忍吧。

后来,在喝冷饮时,我用冰敷在红肿处,发现可以止痒,而且不像那些药水会灼伤皮肤。于是就采用冰敷的物理疗法解痒,此法甚妙,值得记载并推荐。


脸书传来三年前刚搬到佛罗里达的感觉。


07/22/2021 星期四 晴

张冠生的《纸年轮》,从中华民国的抗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又走过了十年(1940-1949)。从中读到有几个以前不知晓的历史事件。

辅仁大学不南迁

1937年7月7日事变后,日军攻陷北平。华北地区各大院校一时“摆不下一张课桌”。北大、清华、南开等校曲折南迁,另组西南联大。辅仁大学作为教会学校,出于罗马教廷与国际关系等因素,当年夏季仍能在炮声中招生。达成在日军占领区内共同遵守三项原则的决定: 一、行政独立; 二、学术自由; 三、不悬伪旗,以示不屈。好一个“ 不悬伪旗 ”!

1925年辅仁大学建校于北京,与清华、北大、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辅仁大学全名“天主教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是一所天主教大学,直属梵蒂冈罗马教廷教育部。辅仁大学的校名源自《论语·颜渊》书中曾子的格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意“凭借文才聚会朋友,凭借朋友辅助仁爱。”由近代中国教育家、天主教徒英敛之所定。

1949年,宗教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停办,辅仁大学大部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原辅仁大学校长陈垣任新组建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辅仁大学 部分院系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

196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核准辅仁大学复校。罗马教廷主张联合圣言会、耶稣会及中国主教团共同参与,辅大由此形成了三单位教学、行政、宿务、财务各自分立,设置一名校长及三名副校长的联邦制,时人传称“辅仁大学是三个大学”。

家庭刊物《星期六》

1944年出了一本书《列宁底母亲》。其中一个部分引起我的注意。这个家庭自办了一本刊物,名为《星期六》,发起人和编辑是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作者是全家每个人。在每一个星期里,他们每人都会写点文字,题目、题材、体裁随各人选择。写好之后,大家都放进同一个特别的书夹中。到星期六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逐篇宣读,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听。

很喜欢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全家大小每人每周都写点什么,然后发表在刊物上。不知道除此以外,当时欧洲或者世界上其它家庭里是否也有这样的家庭刊物?

这是多么和谐与温馨的家庭和聚会啊?可惜《星期六》刊物没有流传下来,否则我们可以看到列宁及其家人那时的想法和社会环境,这比我们在《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电影中看到的列宁,一定要真实和亲近得多。

南洋华侨回忆录

1946年,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著述《南侨回忆录》,回忆了新加坡华人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抗日所做的贡献,是中国抗战中少见的资料。从内容看,丰富到浩瀚的程度。从表达方式看,文体精短,节奏强烈顿挫,三十万字的正文居然分成五百八十七节,在回忆录中独树一帜。

这是作者在“二战”中新加坡沦陷后外出避难期间写的。如此章法,既助于领略作者国难当头的心底悲愤,也见合于逃难途中的飘零动荡,实为时代烙印。而且有一“特别声明”:“中国境内任人翻印发售,但切勿增减改易及运销南洋,因此方面版权保留。”

陈嘉庚拳拳爱国之心,海外华侨铮铮抗日之志,跃然纸上。钦佩!


何瑜(Nick)与布莱恩(Bryan)的三个宝贝。何瑜提供

三個女兒兩個爸 中外同志组家庭

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令人动颜,转述如下。何瑜,大陆人,到美国上学。大学期间,发现自己喜欢男生。当时校园内有许多同性恋(LGBTQ)社团,但是他不敢加入。一直到毕业之后,在西雅图有份稳定工作,才逐渐放慢脚步、探询和认识自我,“让自己的灵魂放飞”。

何瑜 2010年出柜,后来认识先生布莱恩(Bryan),然后两人共组家庭。如今,他和先生一起经营房地产投资管理事业。令人感动的是,两人以代孕方式先后有了三个可爱的女儿。 何瑜用坦然透明的态度面对外界的疑问,也用同样态度教育三个女儿,让她们知道自己不是生长在传统的家庭,但会拥有足够的爱,去面对一切的困难。

何瑜与先生布莱恩在西雅图领证结婚。何瑜提供

2011年写信向父母坦白,何瑜坦承经历了一段尴尬、痛苦的时间。在后来的交往中,父母渐渐放下过去对同性恋妖魔化的印象,和布莱恩相处融洽。就连高龄90的奶奶,也为了和曾孙女视讯,学会使用iPad。

从何瑜的故事中看到,其实这一切或许并非完全有关性向的问题,而是一段探寻真我与追求真爱的过程。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得多元性,以及这个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人。

何瑜父母(左一、左三)如今与他们一家相处和乐。何瑜提供

*如果想知道这个感人故事的详情可以点击 三個女兒兩個爸 美中同志家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