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2021 周三 晴

早上出门,明显地凉快多了。天晴,且干燥。月亮渐渐椭圆,在天边挂得越来越高了。散步回来一推门,感觉暖暖的,室外的气温开始低于室内了。往常回到家,一身的汗水,进屋就感到凉快。

烟浪清波天始晚 一抹斜阳晚照边

原来,中秋节刚过,就进入秋分了。今天的感觉还真是挺明显的。

傍晚,夕阳尚明亮时,竟然飘起小雨点,但是却没有雷电。不像昨天傍晚,一阵小雨带着沉闷的雷声,间杂着闪电,结果没有游成泳。难不成真的应了秋分的物候“雷始收声”?空气开始干燥,雨季将过,所以就会显示另一个物候“水始涸”。

习作《减字木兰花》,感作秋分一首。

《减字木兰花·秋分》

夏雷已矣
气返秋冬烟雨里
旧岁花前
一抹斜阳晚照边

故乡何处
撩起闲愁千万绪
帘外秋声
一曲离骚湖月明

另作一首。

《减字木兰花·刘郎野老》

刘郎野老
镇日山斋闲坐啸
书卷荷香
半入篇章半覆觞

湖风轻软
烟浪清波天始晚
得句无眠
一任清音枕耳边


女尸认定他杀死 男友失踪起疑云

沛提托(Gabrielle Petito)

受到普遍关注、失踪多日的22岁女子沛提托(Gabrielle Petito),下落终获确认;怀俄明州验尸官21日宣布,本月19日在怀州一个偏远露营地被发现的女尸确认是沛提托;初步认定是他杀,死因仍待最终尸检结果确定。警方正在追寻下落不明的她未婚夫。

沛提托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是8月24日在犹他州一间旅馆办理退房手续,次日还曾和她母亲通过电话。那段期间,她正与23岁未婚夫朗德瑞(Brian Laundrie) 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厢型车越野公路之旅。

朗德瑞目前下落不明,警方曾通过手机定位锁定他上次出没的地点佛州卡尔顿保护区(Carlton Reserve),18日派出50名警力搜索,最后只找到他开的汽车。

虽然 她未婚夫被认为是全案嫌疑人,但警方并未视他为犯罪嫌疑人也未通缉他。

案件一点一点的接近尾声—— 全案嫌疑人 。


09/21/2021 周二 晴/雨

黎明出门,正对晓月西沉。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真有其事。大概是为了弥补昨夜阴云遮月,一大早就看见一轮明月,在干干净净的蓝色天空,清辉炫目。月色是那么纯洁,以至于连联想到婵娟都似乎有亵渎感。

中秋歌过七里滩 识得词宗夏承焘

对于央视近来的大型文艺晚会,跟每年一度的“春晚”一样,实在有鸡肋之感。过年过节总要热闹和庆祝一下,央视集举国人力财力,应该代表中国艺术最高境界,只是在舞台舞美灯光美轮美奂之下,每每令人失望。不过,大浪淘沙,有些真金,也会在平庸的泥沙中流露出一些闪光的东西。

今天的中秋晚会节目中,不经意中听到一首《过七里滩》的歌曲。刚开始,还以为歌者是个日本歌手,因为名字叫子曰秋野,很容易想到直子小野什么的。结果一开口,却是一口京味地道的北京腔,更为惊叹他唱出的歌词。

从“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开始,秋夜清爽,万象空明,马上就有了秋的诗意。接着“短篷摇梦过江城”绝对是古风的味道。秋夜三更时分,短篷摇梦,不禁联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空旷悠远。对于出生江城的我,此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处黄鹤楼上,仙人飞逝,本应江涛汹涌,铁笛惊龙,只是接下来一句“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诗人心中激情吹裂山石,诗兴大江东去,教人欲罢不能!竟然被无声所辜负了。此句着实令人叫绝。这词是谁写的?

下半首“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此间无地著浮名。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尤其结尾一句,更是绝妙。浮现脑海的是“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么好的诗词,唱毕,尤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经网上一番搜素,原来是夏承焘的一首浪淘沙《过七里泷》。夏承焘何许人也?原来夏先生还是跟我同过岁月的现代人(1900-1986),为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一代词宗”和“词学宗师”。照理说,应该是如雷贯耳,可惜,竟然不知。惭愧!

原作写于一九二七年,经过改编而成。

《过七里泷》
夏承焘

万象挂空明,
秋欲三更。
短篷摇梦过江城。
可惜层楼无铁笛,
负我诗成。

杯酒劝长庚,
高咏谁听?
当头河汉任纵横。
一雁不飞钟未动,
只有滩声。

将《过七里泷》改成《过七里滩》,倒也说的过去。泷为湍急流水,而且词尾一句也用了“滩声”。况且在歌中,滩的元音唱起来,比泷要响亮悠远。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古为今用的改编更适合当下社会。

不过,把“当头河汉任纵横”改为了“此间无地著浮名”,却值得斟酌。

本来是举杯高咏,满天星河,任其飞驰纵横,豪情万丈之气势,对比眼前连一只秋雁都未惊动,一声晚钟都未鸣,只有滩声淙淙,流水潺潺,高咏有谁听?前后多么巨大的反差和张力,也对应了上半首中结尾处“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的惋惜心境。

改用“此间无地著浮名”不仅在意思上过于直白,失却了诗意韵味;在结构上,冲天向上昂扬未尽,过早在地上沉浮,把原有的反差降低,其距离产生的张力则差之远矣。

不过,没有子曰秋野的改编,并在中秋晚会将其演唱出来,我至今也不知道夏承焘先生和他的《过七里泷》,也感受不到夏先生词的美妙。怎么说都要感谢子曰秋野。

子曰秋野又是何人?歌者秋野,原是贝斯琴手,后学唱歌,对摇滚乐产生兴趣。后来看一些儒释道的书,尤其偏爱南怀瑾和奥修。逐渐对太过强调形式感的艺术失去了兴趣。90年代中,他组建乐队,取名“子曰”乐队。曾获得“最佳摇滚乐队”,其后更名为“子曰秋野”乐队。原来是秋野组成“子曰”乐队,最后回归“子曰秋野”。

到网上看了一场子他的“降噪音乐会”,借用一下专家评论,子曰秋野“有着奇异京味风格的相声说唱摇滚”、“具有剪纸风格的现代音乐”、“中国的戏剧艺术摇滚”。在子曰秋野的作品里能清晰的感受到:非常民族-非常个性-非常幽默-非常时尚。他们是一支成功且极富时代特色与标志性的先锋乐队。

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过七里滩》,时尚的元素中还有着佛祖和禅宗的空灵,不能不说他受到南怀瑾大师的影响,至于奥修在什么方面影响到秋野,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最好的方式,就是听一听他们的节目,“子曰秋野”的风格还真是别具一格的。


如果不是今天的《往事回顾》,都不知道我跟《脸书》的交往,不知不觉至少有十年了。这是当年在”华府大专院校联合会“( 大专联 )服务时,承蒙大使馆邀请我们大专联诸位赴宴,席间宾主举杯同庆的一张小照。

时光飞逝,十载一瞬即过。有感辛卯(2011)小照,填词一首,调寄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十载一瞬

湖静月清明
对影关情
凭栏遥望汉阳城
十载风云如逝水
一事无成

最怕问生庚
暗自心惊
何曾健笔意纵横
绿水青山任老去
但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