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2021 周三 晴

即日随感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就上路了。走过湿地,又听见蛙鸣。原来昨日淫雨积水,湿地之水已经漫延到草地的低洼之处。顺着亮光看去,远处林中,已见数点枫叶的初红。北方的这个时候,尤其是新英格兰诸州,应该是红意渐浓了吧。万绿丛中,仔细看去,几点零星黄叶隐约可见。初秋不再是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感觉,而是一点一点的映入眼帘,开始具象化了。

转眼秋天快到,橡树开始结果,除了松鼠惠顾,无人问津。大自然秋天的馈赠实在太丰盛了,路旁橡树多,结果也繁,橡果掉在地上,连松鼠也吃不过来。风雨之后,撒落在地上,有的被路过的人踩碎,有的则开始慢慢烂掉,不知道生养它们的树会不会有感到可惜。这些果实自生自落,来自于泥土,又归于泥土,也许,这就是入土为安,回归自然,是大自然给与橡果的归宿吧。

但是,橡果如果腐烂不发芽,不再继续生命的循环,似乎没有物尽其用,终归让我有些不能释然。或许,春叶、夏花、秋果、冬枯,生命轮回往返,并不计较得失,也不在意去留,就是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走过了,活过了,开花了,结果了,好与不好,有意义无意义,一视同仁。让“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类妄念,如落叶和橡果随意飘落在泥土草丛,任秋风秋雨垂怜或摧残,或零落为土碾作尘,或来年破土而出持续生命的循环,一切听凭自然和命运安排。

冥冥中,满树和满地的橡果,随意走过的我,伴随着那些杂乱无端的遐想,还有庄子和老子身影时隐时现,在时光中,相互尊崇大自然的旨意,互为印证各自的生命。

昨日下午就淫雨连绵,彻夜不停。整个天空都是阴暗灰蒙,不复夏日阵雨,头顶乌云滚滚而来,天边仍然是蓝天透亮。雨下得不大,但一直持续不停。看着没有雷雨的样子,我们仍旧按时去游泳。天上的水和池中的水混成一体,入水出水天水不分,赤条条如人之初于母腹中,竟是一番天人合一的感觉。

为什么国人要讲究“入土为安”,我们并不是从土里而来的啊?要我说,应该“入水为安”,死后葬身大海,回归本源,”质本洁来还洁去”,何等潇洒惬意?实在不行,就按现行方式,将骨灰抛洒在江河湖海,也算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了。


往日回顾

五年前的今天,是中秋节,今年的中秋略微晚一点,大约九月二十日。那时初学元曲《清江引》,习做《中秋谴怀》一首。淡淡相思,寄语圆月。夜有阴晴,不解乡情。奈何?

朝云暮雨龟蛇杳
月隐伤怀抱
清风抚松涛
壁影迭残照
一湖乡愁吹绉了


闲读杂感

继续读聊斋。看《瞳人语》,联想前面的故事《耳中人》,原来鬼可以身形极小,且寄居于人体之中,这也是一种光天化日之下的鬼魂附体。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士方栋,轻薄追尾偷看良家少女,不料得罪上仙,惩罚其“睛起旋螺”,双目失明。后来,闭门思过一年。才让眼中小“瞳人”使他一只眼获“重瞳”,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这是一篇以惩戒劝世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故事。不过,用一只“重瞳”作为回报,倒也新鲜。

又读《画壁》,这个故事在大陆曾经改编成电影,完全是导演的新编聊斋,与原作相去甚远。故事讲述一个男子,看到壁画上散花天女,其中“一垂髫者”使其之入迷,便随之进入壁画,男欢女爱一番。后被和尚从壁画中叫了出来,抬头再看壁画,那位仙女已经“螺髻翘然,不复垂髫矣”。

读聊斋,不仅可以学习古文句子的精炼,可以学得许多词汇和用法。比如“垂髫”(tiáo),指披发下垂。古时十五岁以下儿童不束发,因称童稚为垂髫,这里指未曾束发的少女。“螺髻(jì)翘然”则是指螺形发髻高高翘起,为已婚妇女的发式。

以上荒诞故事,借高僧之口,说是“幻由人生”,皆在人自身心魔。作者评论:“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老婆心切,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这一句中,最为不解的是“老婆心切”。老婆不是妻子的俗称吗?又或是指年老的妇女:老婆婆、老婆子。原来,佛家称教导学人亲切叮咛者曰老婆,寓慈悲之意。这里是“教人心切”之意。大意是菩萨点化愚蒙,教人心切,可惜人们不能聞言頓悟,进山去修道。

这篇《画壁》写情色之诱,没有像其它故事那样将人物毁灭,也没有让其看破红尘,而仅写他们匆匆逃离幻境,有如绘画中的留白,让故事的发展给读者留下诸多想像和猜测。虽然故事好像是老生常谈,可是,又有几人悟到“幻由人生”的真谛呢?

做小诗《七绝·题聊斋画壁》以记之。

画壁垂髫婀娜姿
书生意夺恍凝思
老婆心切僧宣化
幻像人生孰可知


09/14/2021 周二 阴雨

半世别一朝聚 窗前桐雨倍感秋

九月的故事就是多。先回首往事,脸书《往日回忆》先送来一篇五年前《感秋》之作。

接着又送来一篇《别故人》。小学一同学访美,我从马州驱车北上费城一聚。上世纪一别,匆匆近五十年。华发时刻,竟有一聚,实为人生难得幸事,不可不记。


人工智能可写作 彩云小梦印象深

转眼就是九月中旬。窗外虽然阳光灿烂,蓝天白云,但是已经不再是夏日炎炎的光景。白露季节已过,风和空气中开始透出秋的气息。

早上到菜园里去,因为领导新近换了一块菜地,所以要把旧菜地收拾干净,整理新的菜地。开种之前,总是需要除草施肥什么的。

听说近来网上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就跟以前看到过的写诗工具一样。我喜欢了解这些新鞋玩意儿,于是到一个叫“彩云小梦”的网站,输入我上面两行字,就得到类似下面的几段文字。


一般新的土地都是用于种植水果蔬菜之类的东西,而且也要把新鲜菜叶和蔬菜放进新的土壤,所以需要很多时间,也要花费很多钱财。

新的菜地不比以往,需要更加的仔细,更加的注意,也需要更好的打理,毕竟现在是秋季,天气变化也快,要是在夏季发生点什么事情,那后悔可就晚啦。

如何才能够把新的菜地打理好,把新的菜地管理好,是每一个新的菜地主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所以新的菜地也必须要更加的认真仔细,不能马虎,也不能掉以轻心。

一切准备妥当后。领导让我去找几个老农来帮忙打理新菜地,因为要保证新菜地不能有太多的杂草、垃圾等物品,同时也要确保新菜地没有任何问题。领导的命令是不容质疑的,所以在领导的催促下,我只好带着老农们赶紧来到了菜园里面。

一路上领导交代了许多东西,让我不要随意的打断老农们的工作。老农们要是干的不好,就要狠狠的批评,甚至可以把老农们骂的狗血喷头,不允许他们休息。


当每一段文字生成后,都有另外两三种备用选择,如果不喜欢,还可以更换。前面几段尚可,后面两段,就有点意思了。不仅产生了新的人物“老农”,领导从自耕农开始往地主周扒皮那边转化,而且开始预示矛盾冲突:从“狠狠的批评”,“不允许他们休息”,到“甚至可以把老农们骂的狗血喷头”;再往下,恐怕就是半夜鸡叫,或者是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了。

对了,“彩云小梦”还生成过类似的句子,被我删掉了。“领导打算种植的是茄子还有番茄,因为茄子是最适合秋种的,番茄是最适合冬种的。”看样子,机器人还懂得不少农活啊。

点到为止。待日后有兴趣了,看能不能编一个机器人的故事。

书归正传。好在整理新菜地的工作量不大,用铁锹将底下的硬土翻上来;用耙子把土弄细碎,把土中的杂草捡出来,然后让土地在秋天的阳光下晒晒,等明后天土壤疏松一些后,再施一遍底肥,就可播种了。


柳叶三片枝方嫩 雏鸟展翅渐成型

今日是外孙女儿的三岁生日,一晃,她从一个新生儿成了一个会讲话走路的“小盆友”了。她们学前班的同学今日给她办生日派对,这也是她懂事以来的第一次社团庆生活动,场面堪称壮观!

Happy Birthday!全班同学给外孙女庆生!
I’m three. 我三岁了!

柳的尾巴

初秋的雨水轻轻飘过
枝头沾满了新生的晶莹

两三只鱼儿游戏在湖中的迷蒙
柳叶儿涟漪中弹起愉快的音符

鸟儿扇了扇翅膀上的水珠
飘洒的心情一路杨柳轻扬空中

思念偷偷喝了一口云中的酒
幸福的脚步在踉跄中入睡

此刻的宇宙深邃又瑰丽
地球上的那些事儿都很美


尸变描写惊魂魄 松龄刻化如

读聊斋《尸变》,蒲松龄这一篇生动地记叙了一间尸变怪事。其描写细致,绘声绘色,画面感极强,不可多得。其中,两个情节可谓惊心动魄。

第一个情节是女尸害死客人。通过其中一个客人睡眼朦胧的眼睛,小说以其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叙述了客人听觉、视觉和情绪的逐层变化,以及紧张中的思考判断,展现了停尸房内的恐怖情景。

第二个情节是客人出逃,女尸追逐。小说以白杨树为描写中心,展开了女尸与客人之间的生死搏斗。在描写这场搏斗中,作者运用对照描写法,将女尸处处主动进攻和客人步步被动设防写得异常惊险可怕。最后写女尸怒极而“伸两臂隔树探扑之”,没有抓到客人,却死抱住树干不放,而客人在女尸的这一猛扑之下惊晕倒地。一扑一仆,一立一卧,一生一死,对照鲜明。

小说结尾描写天亮时人们发现女尸“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描写得何止是“入木三分”,而是“如凿孔然”。

今天着实领教了蒲松龄聊斋中人物刻化鲜活描写生动细微的一面。


附录:

《尸变》原文节选:

–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才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

–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濅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