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21 周二 晴

天,没有一丝云迹,太干净了,像透明的玻璃,可以看穿元宇宙。像一张洁净的画纸,很想用飞机在天上划出几道擦痕,表示天地之间的位置。

抬头,只见唯一的参照物,一钩弯针似的残月消瘦不堪,孤零零悬挂穹庐,仿佛失去了对潮汐和繁星的引力。

11月就这样过去了,从夏令时回归到正常时,有过老兵节、感恩节、有光明节,还有女儿一家陪伴。尤其有那个三岁的小丫头,每天前前后后、叽叽喳喳地到处散撒着童趣、天真和快乐,是我们这一辈子难得的福气。虽然幸福一天天的来临,又一天天的逝去,但是我们用每分钟每小时每天都在切切实实地感受着,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大千世界多奇事 灵龟千里洞庭归

读书中看到一则有关洞庭湖的旧闻。记述了一桩真实的奇事;一位湖北的农民捉住一只乌龟,或许是出于一种慈悲心怀,在乌龟背上刻名装环,然后带到岳阳,放入洞庭湖中。没有想到,此后连续8年,乌龟竟年年定时爬回家来。每一次,都“将头高高竖起来,长时间地望着主人,似乎在静静聆听主人的教诲,又似乎在向主人诉说自己一年来风风雨雨的经历”。

这不是古代的传说。新闻注明,乌龟最后一次爬回,是1987年农历五月初一。我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姑且信之。

似乎现代科学还不能说明,这个动物何以能爬这么长的水路和旱路,准确找到一间普通的农舍,而且把年份和日期搞得那样清楚。但是我们确实知道,许多动物都有这种“神奇”的知道回家之路的本能。譬如海洋中的鱼类,海洋跋涉上万里,也没有什么眼睛看得见的参照物;候鸟年年来回南北飞行几千里,燕子每年回到它们屋檐下的老巢,鸽子放飞很远也能自己飞回家;老马识途,沙漠之舟的骆驼知道方向,家里的狗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以此类推,乌龟这种“灵性”动物,从湖南回到湖北,也未尝不可。

在瓦兰湖社区居住以来,经常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各种动物和鸟类。小乌龟前前后后我们也捡到过四只。一只被我们放生到后面的水塘里,佛家认为放生可以增进修养,并且增加福德。一只被邻居拿走,应是有缘,善哉善哉。另外两只与佛有缘,也被我家小丫头“自在”修善果而放生到池塘里了。

只是,它们都没有回来看望我们,尽管路途并不遥远,尽管我们一再的放生。不过,难道我们应该期待它们回来感恩吗?是不是太功利,而失去行善不求报答的初衷呢?

对于周围的世界,我们知之太少。不过,正是由于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得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在会激发我们探索人生未知的乐趣。一旦世界上的种种都能明确解释了,也就变得十分无趣了。人生,就会成为一种沈闷的重复。因此,有时候,一些测量数据和答案,尽管我可以查到,但我宁可不去查,只为了在心中保留着一个神秘的猜测或幻想。


笑看天下无笔者 贱人鼠辈兼畜牲

看到一则笑话。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以后写文章,不要用笔者称呼自己,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用笔写字了。”

“那叫什么呢?”学生在下面问道。

“用键盘打字的叫键人。”

“那用鼠标点击的呢?”学生又问。

“叫鼠辈。”

“那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用手指触动的作者呢?”

“触生。”

真的,除了学生外,现在还有几个人用笔和纸写字?我大概偶然会用笔写一张支票,或者写个信封。其它用笔较多的地方,是用信用卡付账时,需要签字,多半是餐馆买单时。


11/29/2021 周一 晴

光明节(Hanukkah)到了,邻居门前的节日摆设,犹太教的蜡烛台,又一次提醒我们这个日子。一般来说,犹太人是一个不太事张扬的民族,由于他们多年流浪无国的历史,特别是二战时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侮辱和杀戮。通常不在众目睽睽下,而只在家里奉行犹太律法。但有,光明节的诫命却包含了“散播神迹”这样一个概念,即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因此,光明节使用的灯台通常要摆放在窗帘拉开的窗台上,以便让外面的人能够看到。

一年一度光明日 两下攀比气死人

光明节灯台,为中间一根蜡烛,两边各四根。根据塔木德记载,是犹太人反抗暴政胜利后发现,原来剩下的纯净橄榄油,只够灯台烧一天,但灯油神奇地持续烧了八天,直到获得新橄榄油供应。这是不是很神奇啊?

有时候, 有些事情,总是有人相信,有人不信。譬如一天的灯油怎么能燃烧八天呢?

那些相信实证的“理性”人们,看不到这种“奇迹”再现,当然无法相信。但是,我们能够因为今天不能验证的事情,过去或者将来就肯定不能出现吗?即使是科学也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认知,而一步步更加接近事实真相的。

而相信奇迹的“感性”人们,即使不能再现“奇迹”,也仍然相信。此所谓“信则灵”。这种“奇迹”是建立在无法证实的基础之上,如何让具有理性的人相信那些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虚无和飘渺呢?

到底是人们感悟不到,还是子乌虚有?唯心和唯物孰是孰非,尚无定论。


同样是冤枉,昨天提到密苏里州的史崔克兰,冤狱40多年,该州司法机构不予赔偿一分钱。而在阿拉巴马州,一位遭沃尔玛错误指控店内偷窃的妇人,将获得210万元赔偿。这是阿拉巴马州莫比尔郡(Mobile County)巡回法院陪审团29日的裁定。

根据法院纪录,住在阿拉巴马州的妇人莱丝莉‧纳尔斯(Lesleigh Nurse)指出,2016年11月间,带着已经结帐完毕的物品准备离开沃尔玛分店时被拦下。她向店员表示,使用自助结帐(self-checkout)服务为购买商品付款,但机器一度故障,显示屏幕卡住不动。

纳尔斯的说词并未获得沃尔玛店员采信,后来纳尔斯因涉嫌偷窃而遭逮捕。

一年之后,纳尔斯遭控偷窃案获得撤销。具体细节没有透露,所以不知道其中过程如何。但是,撤销该案表示指控无效。奇怪的是,纳尔斯后来收到一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律师事务所来函告知,如果不缴200元做为和解金,将面临沃尔玛提告民事诉讼。

看来,这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律师事务所没有跟法院判决同步,案子撤了还在讨债。据纳尔斯指出,200元的金额远远超过她遭到沃尔玛错误指控的偷窃价格。

莫比尔郡的检察官为此2018年起诉沃尔玛,指控沃尔玛涉嫌利用阿拉巴马州州法漏洞,对于涉嫌偷窃的民众索取金钱,但其中某些民众其实是遭到错误指控。法院纪录显示,证人向法院提供证词指出,沃尔玛在两年期间,靠着向涉嫌偷窃的民众索偿,就获得了数百万元收入。

看到这里,倒有些出乎我的意外。按照一个案子200元计算,一年有2500起,两年就回收损失近百万。若全美按阿拉巴马这个小州来算,也是每年2500万的收入。当然,这笔钱,对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业巨头来说,无外乎九牛一毛。

虽然,这笔罚款是否合法,或者数量是否合适,都值得商榷。但是,对偷窃者追缴补偿损失应该是合理的。否则,商家会把这种损失计入成本,提高物价,最后还是我们老实人付款买单。

据沃尔玛律师向法院表示,所有行为都是根据阿州法律规定。对于陪审团裁定沃尔玛应赔偿纳尔斯210万元,沃尔玛发言人则表示,判决结果与证据不符,沃尔玛将提出上诉。

上诉结果如何?最后赔偿是多少?我们将拭目以待。不管这么说,纳尔斯的案子有人为她申诉,而且一审已判210万,总比坐40年冤枉牢而一份补偿没有的史崔克兰要强。

人比人,是不是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