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 周二 晴

又是晨雾。7点出门就有雾,9点钟大雾仍然不散,这是少有的现象。通常,太阳出来不久,8点钟雾就散了。

平湖雾重帘垂泪 暗夜车行购物忙

后院纱墙上像雨后似的,一道水帘挂在湖边。空气中的水气凝成细细的水珠,沿着纱帘流下来,形成一串串的珠帘。小丫头看着这个不常见的现象,不禁问道:“这是什么?”

“雾哭了。”面对大雾,面对长长的水柱,面对一个三岁的稚童,也许这是最好的回答。

下午带小丫头出去,开着高尔夫车遛弯儿。看看社区居民的圣诞装饰,然后到俱乐部转转。

有些日子没遇到游泳池来了,不为游泳而到游泳池,只是为了陪小丫头玩儿。在平常没有到过的浅水区域,坐在躺椅上,不知为什么,感觉不一样。

天依旧是蓝色,几朵闲云懒懒的飘着,微风断断续续地来来去去。湖面几只水鸟低低略过水面,划出几道长长的水纹。周遭一切都是熟悉的,只有座位不同。难道这么一点小小的位置变化就会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

大泳池里还有一个人在慢慢地游着,是我们以前常见“大娃历史(俄语“同志”的音译),一位俄国老太太。在有泳道的游泳池中,一位没有见过的老头在仰泳,上身一件白色体恤衫。周边的躺椅上几个人在斜阳里闭眼养神。这哪里是冬季,分明是夏季的延伸。我有一种极想下水的冲动。

晚餐后,带小丫头出去散步。她的速可达已经很熟练了,现在又迷上骑三轮车。三轮车是去年买的,粉红色。小丫头去年试过,脚上没有劲,蹬不动,掌握不了。今年,明显有进步,开始从上坡往下骑,找到了感觉,渐渐在平地上也可以骑行了。只是到上坡的时候还是蹬不动。

三轮车的设计就考虑到这一点,后座有一个可以插进推杆的孔,大人可以用推杆助力。我们现在的散步就是她骑一段,我们推一段。

小丫头在散步时,常常进入她的游戏模式—购物。不时停下来购买吃的,嘴里念念有词,付钱、取货,然后端过来给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每人一份。基本上就是她喜欢吃的,有棒棒糖🍭、巧克力🍫、冰激凌🍦,饮料🥤有咖啡☕️、奶茶。并且还会征求“顾客”意见,需要哪种口味的蛋糕🍰?她有香草、蓝莓、草莓、奶油巧克力等。如果“顾客”要求的品种如柠檬🍋香蕉🍌,她没有,她会说她卖完了。走走停停的,“顾客们”有些不耐烦了,都说吃饱了,小丫头依然乐此不疲。

是不是小女孩都喜欢玩这样的游戏?我是小男生,不知道,也不会。


2021年12月6日 周一 晴

晨起,浓浓大雾。几十米之外,一片朦胧。走在雾中,如同被厚厚的朦胧所包裹。

脸上有微微的湿润感,眼睛是身体敏感的部位,开始略有些清凉。睫毛感到了空气水分子聚集的能量,顶端已经有雾珠凝结。往上看,领导的长发灰白中闪现晶莹。

我的顶部,早就所剩无几,在清晨中常有凉寒之感,遂以小帽遮掩。抬头看去,帽檐前寻常看不见的几丝纤维,竟在大雾的显影剂中呈现得格外清晰。

身上的薄衣长袖,早就是潮呼呼的。抬臂细看,袖前绒绒地一条白色,原来是雾水在混纺面料上的凝聚。如果是全棉的布料,大概会随棉毛吸附性而渗入,而不是在化学纤维面部逗留。

雾中的风景是封闭和混沌的。在一个路标牌下,看到乳白色的蛛网,一层套一层,大概是几个蜘蛛合建的集体公寓。平时注意不到它们近乎透明的蛛丝,唯在晨雾的浸润中,方才呈现出它们巧夺天工的建筑技巧和建筑材料。到底是谁在冥冥中创造了这些奇迹?这是“我是谁”的同题异表。

午间出门,竟然夏天一般,一股热浪迎面而来,温度已经达到80多度。

领导的感冒渐好,一些莫名疑虑尽消。多次量烧,均属正常,多半是不注意休息导致。

自己身体也开始出现不适感觉。多喝水,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