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把姥爷的奶茶打泼了。”
星星把奶茶打泼 岁月将风味窖藏
小丫头一早看到我喝咖啡,想起昨晚她给我买的”虚拟奶茶“。不能不佩服小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丰富多了。天上的星星跟碗里的奶茶,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是从电视里还是故事书里,或者是从她的彩虹泡泡玩具里冒出来的呢?

也许孩子们很少被社会的常规和科学常识所限制,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她们才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最适合做诗了。可惜,姥爷老了,经历了太多的禁锢和洗脑,思想多半僵化腐朽,绞尽脑汁也冒不出这等彩虹泡泡了。或许,经常跟孩童们在一起,即使自己冒不出泡泡来,欣赏她们的泡泡也是一种乐趣!
桌上一个大纸箱,里面是领导心心念念的西班牙大火腿(Jamon Serrano)。以前,我们在好事多(Costco )看见过这种大火腿,装在自带的特制木板架上,显得颇有个性和魅力。大火腿还陪伴一把细长的专用火腿切刀。领导一直有一种欲望——手持尖刀,在宽大的火腿上面,薄薄削下一片。就跟当年我用匕首,在老哥从云南带来的金华火腿上切下一块红白相间的火腿肉,直接放到嘴里细嚼慢咽,仔细品味一样。虽然我现在对火腿已经没有当年的好奇,但是,我特能理解领导的心情。

实际情况是,那块火腿太大了。我将今天的这条特意在秤上磅了一下,19.6磅,足有两个新生婴儿宝宝重。以我们俩现在的战斗力,恐怕是难以应付的,只怕是一刀鲜后,剩下的将是鸡肋般漫长的累赘。犹豫再三,领导终是没有下定决心。
恰好,小丫头一家来了,领导重申此意,女婿愿意将我们一刀鲜后的残腿带回纽约慢慢处理。于是桌子上便有了这只大纸箱。打开后,装好木板架,祭上这只神气活现的西班牙塞拉诺火腿。
从历史上看,新鲜火腿是在夏季温暖干燥,冬季寒冷的气候温和的山区腌制的。山区的空气有利于肉的逐渐转化。火腿加工开始于冬季开始时,最初用海盐覆盖以开始腌制过程。几天后,将火腿洗净,然后挂在通风良好的腌制棚中。火腿在那里得山风之沐浴,享日月之精华,连动物都可以修炼成仙了。其品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大约一年后,才产生了干腌的塞拉诺火腿。它们完全可以即刻食用,没有任何添加剂或额外的处理。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和时代的进化,古老的火腿也获得“新生”。
最初,西班牙唯一的火腿是用当地的伊比利亚猪制成的,所以也有伊比利亚火腿之称。从上个世纪开始,大多数腌制厂开始使用杜洛克或长白猪,这些动物繁殖速度更快,并且习惯于现代农业实践。现在所有的塞拉诺火腿都是用现代品种的猪肉制成的。可惜,传统的伊比利亚猪的美味被替代了,正如北京鸭也发生了变化一样。
腌制方式也从自然腌制棚改为人控腌制棚。如今,自然腌制棚里用山间空气腌制的塞拉诺火腿不再常见,只有靠近西班牙山脉的地区仍然保留着生产工厂和腌制棚。在其它地方都是受控的腌制棚,因为技术允许在任何地点复制气候条件,其结果是更稳定和安全生产的条件。
有所得亦有所失。千篇一律的口味代替了不可预见的气候变化或大自然奇思妙想的创作。而只有自然风味的凝练,才能够惊艳世人的味觉。

上好的西班牙火腿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烹饪,现切现吃是其最原始的吃法。在米其林或者其它高级餐厅,火腿的切片是考验切片师刀工的重要关键,有些类似吃北京烤鸭时的切片。刀落之后,火腿薄如纸片,片片完整。切好的薄片摆在盘子中间,让其余空气接触,细腻的纹理开始慢慢渗出少量的油花。虽然看似干涩,入口却芳香四溢。
其中腿后部主体部分是火腿中肉质最好的,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此部位容易切割,切片颜色诱人,鲜嫩多汁,容易咀嚼,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肉质口感带有丝丝的咸味,细细品味之后是憨厚的香甜,对于味觉的刺激着实奇妙。
据说,西班牙火腿是世界级的美食,其中伊比利亚火腿知名度最高,是米其林餐厅中的高档食材,因为金贵,价格自然也不菲。一只高品质的伊比利亚火腿,国内的价格一般是上万元左右,可以说是真正的”金腿“了。不过,好市多的西班牙塞拉诺火腿也很亲民,多半因为是杜洛克或长白猪的缘故,只要100美金。按一只20磅算的话,一磅只要五美金,比一般好的牛羊肉还要便宜。
火腿于我,跟老窖酒一样,是时间窖藏出来的陈年味道,经过岁月洗礼而凝练出来的风味。不管是热气腾腾上桌也好,还是切片生食,它们都在餐桌上百转千回,让人们品鉴出时间的风味。就是摆在木架上,也是厨房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