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周二 晴

两极化的气候继续在美国持续。

佛罗里达仍然是阳光州。清晨出门的温度为60华氏度,白天达到70-80华氏度。蓝天白云,微风拂煦。美国广播公司(ABC)报导,德州及美国东南部近日则变得异常温暖。还有大平原区南部包括阿肯色州在内,近来温度异常温暖,许多城市在圣诞节当天都打破历年来圣诞节最高温纪录。

北方各州,包括西海岸平日里风和日暖的加州,受到冬季风暴影响,美国西北部连日下雪,西雅图、波特兰路面结冰,机场交通大乱,加州北部山区及内华达州也出现大量降雪。其中俄勒冈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内华达州州长已宣布,除了维持公共安全的警察之外,非必要行业员工在暴风雪期间最好留在家里,不要出门。

西安封城总禁足 美国砍半隔离期

两极化的防疫方式在中美之间越发凸显。

看样子西安的情况目前不是太好。据官方报道,西安本波疫情的确诊人数,累积至27日已达810例,是中国本土2021全年最严重、感染速率也最快的本土社区感染。由于疫情在封城6天后,至今仍无法厘清本地传播炼,西安城内的确诊数字也有一天比一天多的不安趋势,因此当地政府才决定对23日发布的封城令,在27日一步升级为全市禁足令。

西安市封城后,交通运输正在进行大规模消毒。(取材自西铁资讯)

但在同为疫情付出惨痛成本的美国,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US CDC)27日却颁布了令人意外的“疫情隔离政策建议”。全美所有确诊染疫的轻症患者,只要确认“发病症状消失”后,防疫限制将从原本的“隔离10日”缩短为“隔离5日+之后戴口罩10日”;完整接种疫苗但却为染疫人士密切接触对象者,隔离建议也同步下调为“隔离5日+之后戴口罩5日”。

这一来一往的差别,自然引发了不同的看法,这是防疫路线的不同选择,也牵扯着考量社会成本、疫苗覆盖率、经济活动运行与最新感染学研究结果。《华尔街日报》报导认为:美国CDC之所以松绑染疫隔离对策,主要的仍是受到产业界与经济状况的强大压力。

经济压力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白宫首席防疫顾问、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长佛奇(Anthony Fauci)接受新闻网站访问时说:“可以想像的是,迟早所有人都会遭到病毒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及打补强针。”

尽管明年1月、2月疫情将趋严重,不过这波疫情升温却能让全美民众因祸得福,也就是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将通过接种疫苗、遭到病毒感染或两种管道并行,达到某种程度的集体免疫,未来如果再度感染新冠病毒,将不至于陷入重症。

佛奇说:“一旦到达那个阶段,除非出现非常奇特的变种病毒,能够突破所有的抵抗力,如此状况其实颇为罕见,否则我认为接下来疫情将可维持稳定。”

封城后的西安市。

不管是松绑还是禁足,都是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指定和采取的防疫政策和措施。其中的利弊只有等疫情过了,大家回过头来研究和探讨。作为我们个人,首要的是接种疫苗,其次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去。

鉴于治疗新冠药品的面世和疫苗的一步步普及,根据乐观的估计,明年上半年疫情开始受控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大家再坚持一下,相信熬出头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我家领导已经开始考虑明年邮轮的出游计划了。


2021年12月27日 周一 晴

瓦蓝湖好像还没有从节日气氛中回到现实。初升的太阳透过树影和薄雾,斑驳地照耀在安宁的社区,湖面上飘舞着柔曼的轻纱。此时此刻,人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的柔和,随着时隐时现的雾气,身体似乎在水面的清朗中和树丛中的暗影里如烟似雾冉冉飘升。


正当我感叹,佛罗里达与去年此时相比,实在是个暖冬之时,东北亚的日本与南韩目前正遭强烈寒流侵袭。

叹日韩周天寒彻 感佛州夏日消溶

今天早上出门前,看了一下温度计,室外是60华氏度,相当于摄氏的15度。而南韩昨日清晨达到摄氏零下25.5度的今年最低温。这个温度已经低到华氏0度以下了。这波冷空气很快地穿越日本海,并于今日清晨在日本开始大降雪,导致日本陆海空交通因雪瘫痪。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预报:“怕冷吗?更冷的日子还在后面。”这波冷气团预计将在今天下午至明日清晨之间进入日本的太平洋沿岸,不仅将遭遇更猛烈、更接近破纪录的暴雪侵袭,日本各地也将在明日迎来暴雪高峰。

在北国经历过暴风雪的人知道,真正的寒冷在于“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灾真正的瘫痪破坏,将在稍微回温的29日后开始,甚至从31日开始,日本与南韩还将迎来下一波强烈寒流的“跨年”冰冻雪寒。

当我们正在谈论全球变暖时,此刻在“极端气候”袭击之下的南韩气象厅为60年后的朝韩半岛绘制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天灾预言——2081年的南韩年均温将至少上升6.3°C。南韩夏季的平均日数,将从现在的97天延长到170天 …… 换言之,南韩全年一半的时间都会变成夏天。

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想起青年时代学过的一首词《念奴娇·昆仑》。上阕是: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我对那些将全球变暖这一变化的原因归结于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诸种论调,是颇不以为然的。在几十年前的地质课堂上,我就知道,按照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来看,我们所处的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是最年轻的地质年代。正是在这个地质年代,第四纪冰河时期退去,全球逐渐开始变暖的。于是乎,才孕育了人类文明兴起。

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自转,冬去夏来,曾经是巨大恐龙的天下。一旦冰河前来,即使是 恐龙,也不得不从地球上消失。及至冰河退去,才有新的物种以及人类的产生。可谓:“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人类诞生以前,这个地球有着多次的变暖和变冷的经历。地球自身的变冷和变暖的原因,人类现在尚未得知。这些地球的运动规律,应该跟人类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实在要算的话,可能有五分钱的关系。比如人类认识到,由于燃烧汽油,导致地球的温室效应,于是大家坐下来,商量如何减碳,如何开发新能源等等。人类的这些举动,让我们想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那些嘹亮的口号,以及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美妙感人的神话和富含深奥哲理的寓言。正如那首词的下半阕表达的浪漫主义: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是啊,假如人类真的有这个”人定胜天“的本事,能够阻止地球由冷变暖,不如像词中所云,“一截赠美”,把韩国日本的“ 周天寒彻 ”分一点到佛罗里达来,让佛罗里达来一场大雪。又或者将“ 夏日消溶 ”佛罗里达的温暖“一截还东国”。如此,“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