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1 周六 晴/雨

早上听说今天有雨,不信。蓝天里一丝云都没有,干净得像洗过了的玻璃那样透明。只是路旁的树在摇曳着,似乎说风起了,说不定真会有什么变化。上午出门已经有夏天的意思,户外温度已经80多度,车子里要开空调了。

傍晚,不知不觉云就拢了上来。出去游泳时云层开始由灰变黑,刚刚游完,还没有来得及到热水池去舒筋活血,就狂风大作,刮起一地的树叶和灰尘,泳池里顿时下满了树叶。赶紧打道回府,一路上风带着雨点就劈里啪啦下来了,风刮得连高尔夫车都开得很吃力。六点钟天就黑了,往常8点钟天还是大亮的。

看了一下本州近来疫情。今天(周六)报告了6,906例佛罗里达新的冠状病毒病例; 46例新死亡。近来7天的情况如下:

4月10日:6,906
4月9日:7,121
4月8日:7,939
4月7日:5,885
4月6日:5,556
4月5日:3,480
4月4日:4,794

上周以来,每日冠状病毒病例有所上升,由5千进入到7千多例,不是好征兆。同期的单日死亡人数少于1百人,稍有安慰。

拜登计划绘蓝图 政府促进电动车

不觉四月已过上旬。控制疫情的流行,仍然是是当前的首要大事。于此同时,拜登的经济复苏计划“美国就业计划”(The American Jobs Plan),也开始实施。这是一项面向未来8年的基建和经济复苏的庞大计划,总金额高达2.25万亿美元。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仅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三分之一,总统认为这必须改变。”作为“美国就业计划”的一项重点,拜登将拨款17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用于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这笔投资将如何使用呢?大致由如下几个方面“

  1. 制造端 —— 用于支持美国本土工厂生产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为本国提供就业机会。
  2. 消费端 —— 为消费者购买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提供销售折扣和税收优惠,确保“所有美国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电动汽车。”
  3. 车后端 —— 同时,美国还要在2030年之前,建成一个由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组成的全国性充电网络。建设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打消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后顾之忧。
  4. 政策支持 —— 拜登还计划将5万辆柴油动力校车车队替换为电动汽车,联邦政府采购的公务车队以及美国邮政的邮车都将全面电动化,实现“100%的清洁能源公共交通”。
    推动电气化转型的同时,美国也将取消对石化燃料产业的补贴。此前,美国每年都会耗资50-620亿美元补贴石化产业,而如今这笔资金将用来补偿推进电动汽车产业的支出。

这项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让美国电动汽车产业从原材料、国内零部件供应链再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都具备国际竞争力。

美国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状况小析

全球市场不断升温,但在美国依旧小众:年销量仅占乘用车新车销量的2.4%,当前美国道路上有2.78亿辆汽车,电动汽车只有150万辆,占比不到1%。曾经的汽车强国,在汽车产业电气化的道路上,已经落后于欧洲和中国。据市调机构Canalys报告,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310万辆,占乘用车新车总销量的4.7%,中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去年都出售了超过130万辆电动汽车,是美国的4倍。

据CNBC统计,2020年,全球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43%,而在美国,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去年销量仅为32.8万辆,同比增长只有4%。《纽约时报》则分析,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缓慢,在于相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购车成本平均高出1万美元左右。

电动车的类型和款式也很少。美国人最喜爱的皮卡车(Pickup)、越野车(SUV)、家用房车(VAN)等相关电动版车型尚未上市,因此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其实还未进入爆发期。

由于车少,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也小。美国目前公共充电点数量约为10万个,绝大部分是特斯拉建立的小型充电桩和超级充电站。平常不注意,根本看不到。而2020年,中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位居全球首位。

除了充电桩太少,目前全美甚至尚未就充电速度、接口型号和电费价格形成统一标准,多层因素叠加,导致美国消费者的购车首选依然是燃油车。

以上种种,我认为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是最大的问题。到美国电动车大厂特斯拉电动车网站查看,起价45,000美元到150,000。这种高档车的价位,是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的。

价格后面,是产量的问题。而产量则跟政府的决策有关。政府的决策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利益集团的博弈。表面上是燃油车工业的阻力,实则因为涉及到巨大的利润和利益。

要提振电动汽车销量,业内人士认为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只要国家予以重视,5年到10年的时间,相信情况会有所改变。

能否在拜登卸任之后,开上一辆电动车呢?

04-09-2021 周五 晴

叮咚!叮咚!门铃响起。原以为是邮递员提醒住户,有邮寄的包裹来了。我们网购的热干面,正好应该今天寄到。

门铃不期叮咚响 隔壁跌倒越南人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越南老太。由于父亲是越南华人,母亲是越南人,她有二分之一的华人血统。如果从中国传统的父系家庭观念上讲,她应该算是华人。不过,从她的脸部来看,高高的颧骨,跟两广地区的南蛮相似。她身材娇小,一看就是那种天生苗条,被现代杨贵妃们嫉妒得要死的幸运者。眼睛虽然有些岁月的迟钝,但是看得出来,年轻时一定很迷人,要不,她两个故去的老公,怎么都是美国白人,而且是军官呢?

只见她手上拿着一盒蛋糕,站立门前。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她拿着一盒越南食品,如春卷或是虾炒饭什么的,让我们尝尝。当然,礼尚往来。我们有些什么特别的食品,也会给她送去,比如我们到农贸市场或者农场买的新鲜水果,自己做的芋头糕、米糕、和素包子饺子等,一出锅,就给她端过去。可惜老太太信佛,不吃荤的,要不,我们包的饺子和肉包子,也会热腾腾地出现在她家的佛堂。

接过蛋糕,发现老太太的左臂被绷带和支架包裹着,忙问出了什么事儿。老太太的英文不太好,一番比比划划后听出来,浇花时不小心绊倒在浇花的水管上。这才意识到她面部黑乎乎的一块,也是跌倒后造成的。唉,人老了,反应慢了,这种事情就容易发生。在以前,可能就是一个踉跄的事儿;到现在,可能就得摔趴下了。

可怕的是,我们到时候也会身体老化,腿力不支,说不定什么时候腿一软,就会跌倒。当年,老岳父就是起床后,脚一软跌倒,摔断了腿骨。住院后,一直没有康复。再也不能自己行走,一直到去世。

更可怕的是,老太太平时独自居住,跌倒后没有人知道。如果情况严重,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以前,老太太的大女儿跟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离她家只有几个房屋。后来搬走了。大概是孩子们大了,这里房子小,住着不方便。女儿们常劝老太太搬过去跟她们住,但老太太不愿意,说她喜欢一个人清净自在。

老太太今年80多了,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平日里不仅不要女儿照顾,反而还要照顾其它事物。她养了一条小狗,因此每天必须出来遛狗。老太太屋前屋后养了一堆花花草草,经常早起拿着水管浇花。一看就是个独立要强的人。不过,一个人呆着,难免孤独。因此,老太太常常送东西过来,顺便聊一会儿天。

近来几次到医生那里例行检查身体,怪不得,都会被问近来有没有摔跤跌倒。看样子,摔跤跌倒也是人生衰老一个阶段性的标志。看着老太太脸部和手臂的摔伤,我们赶紧跟她说,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一定告诉我们。我们是最近的近邻,是不需要墙的好邻居。同时,心里想着,以后要多关心一下邻居,有空常看看她。

对门,住着一位白人老太太。三年前刚搬来时,她颤悠悠走过来看望我们,还礼貌地带来一包点心。对门老太太一人住,平时不大出门。车库里没有车,应该是年纪大了,开不动车了。周末,她的女儿会来照料她。开始还偶尔看到她出来活动,近来,好一阵子都没有看到她了。就像今天,看到她女儿车停在对面,一定是过来照料她。或者可能,她已经跟她女儿住在一起,她女儿只是过来看看房子,或者是拿些什么东西?

虽然,我们目前身体还好,但是,说不定将来那一天,甚至不久,我们也会摔跤跌倒,甚至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冥冥中,上帝的旨意。我们从照料别人,到被别人照料;从被人呵护的婴儿,还原到被人照料的老顽童。这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然之路。这样想想,心里也就比较坦然了。兴许,我们还没有老到那个地步,就幸福地走了呢?

最好是这样!愿上帝保佑!


美国首例冠状病毒死亡可能更早

人们一直认为,2020年2月6日圣荷西女子多德(Patricia Dowd)的死亡,是美国首例冠状病毒死亡事件。但是,最近几周,加州公共卫生部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网站上的死亡记录似乎显示,COVID-19被列为2020年1月头几天的多重死亡原因。卫生官员开始认为,第一例COVID-19死亡日期可能比知道的更早。

“如果2020年1月的这些死亡事件真的发生在美国,事情就非同寻常了,”柏克莱加大旧金山分校联合医学项目的传染病和疫苗学名誉教授斯瓦茨伯格(John Swartzberg)说。“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疫情是怎样开始的理解方式。”

上周晚些时候,新的可能因新冠致死的病例,在分析数据时被首次发现,其细节让加州公共卫生官员大吃一惊。虽然加州此后从其公共网站上删除了2020年1月的死亡人数,并归咎于数据错误,但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CDC)仍在调查2020年头几周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至少五起死亡事件。

最近的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病毒早已在这里存在。CDC对美国红十字会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收集的,包括加州在内的九个州的7000多份血液样本进行了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发现都有COVID-19的迹象。

科学家们表示,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病毒在世界目前所记录的首次发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致命之旅。如果,这个判断经查证属实,那会说明什么问题呢?期待着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