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2021 周五 晴

叮咚!叮咚!门铃响起。原以为是邮递员提醒住户,有邮寄的包裹来了。我们网购的热干面,正好应该今天寄到。

门铃不期叮咚响 隔壁跌倒越南人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越南老太。由于父亲是越南华人,母亲是越南人,她有二分之一的华人血统。如果从中国传统的父系家庭观念上讲,她应该算是华人。不过,从她的脸部来看,高高的颧骨,跟两广地区的南蛮相似。她身材娇小,一看就是那种天生苗条,被现代杨贵妃们嫉妒得要死的幸运者。眼睛虽然有些岁月的迟钝,但是看得出来,年轻时一定很迷人,要不,她两个故去的老公,怎么都是美国白人,而且是军官呢?

只见她手上拿着一盒蛋糕,站立门前。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她拿着一盒越南食品,如春卷或是虾炒饭什么的,让我们尝尝。当然,礼尚往来。我们有些什么特别的食品,也会给她送去,比如我们到农贸市场或者农场买的新鲜水果,自己做的芋头糕、米糕、和素包子饺子等,一出锅,就给她端过去。可惜老太太信佛,不吃荤的,要不,我们包的饺子和肉包子,也会热腾腾地出现在她家的佛堂。

接过蛋糕,发现老太太的左臂被绷带和支架包裹着,忙问出了什么事儿。老太太的英文不太好,一番比比划划后听出来,浇花时不小心绊倒在浇花的水管上。这才意识到她面部黑乎乎的一块,也是跌倒后造成的。唉,人老了,反应慢了,这种事情就容易发生。在以前,可能就是一个踉跄的事儿;到现在,可能就得摔趴下了。

可怕的是,我们到时候也会身体老化,腿力不支,说不定什么时候腿一软,就会跌倒。当年,老岳父就是起床后,脚一软跌倒,摔断了腿骨。住院后,一直没有康复。再也不能自己行走,一直到去世。

更可怕的是,老太太平时独自居住,跌倒后没有人知道。如果情况严重,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以前,老太太的大女儿跟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离她家只有几个房屋。后来搬走了。大概是孩子们大了,这里房子小,住着不方便。女儿们常劝老太太搬过去跟她们住,但老太太不愿意,说她喜欢一个人清净自在。

老太太今年80多了,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平日里不仅不要女儿照顾,反而还要照顾其它事物。她养了一条小狗,因此每天必须出来遛狗。老太太屋前屋后养了一堆花花草草,经常早起拿着水管浇花。一看就是个独立要强的人。不过,一个人呆着,难免孤独。因此,老太太常常送东西过来,顺便聊一会儿天。

近来几次到医生那里例行检查身体,怪不得,都会被问近来有没有摔跤跌倒。看样子,摔跤跌倒也是人生衰老一个阶段性的标志。看着老太太脸部和手臂的摔伤,我们赶紧跟她说,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一定告诉我们。我们是最近的近邻,是不需要墙的好邻居。同时,心里想着,以后要多关心一下邻居,有空常看看她。

对门,住着一位白人老太太。三年前刚搬来时,她颤悠悠走过来看望我们,还礼貌地带来一包点心。对门老太太一人住,平时不大出门。车库里没有车,应该是年纪大了,开不动车了。周末,她的女儿会来照料她。开始还偶尔看到她出来活动,近来,好一阵子都没有看到她了。就像今天,看到她女儿车停在对面,一定是过来照料她。或者可能,她已经跟她女儿住在一起,她女儿只是过来看看房子,或者是拿些什么东西?

虽然,我们目前身体还好,但是,说不定将来那一天,甚至不久,我们也会摔跤跌倒,甚至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冥冥中,上帝的旨意。我们从照料别人,到被别人照料;从被人呵护的婴儿,还原到被人照料的老顽童。这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然之路。这样想想,心里也就比较坦然了。兴许,我们还没有老到那个地步,就幸福地走了呢?

最好是这样!愿上帝保佑!


美国首例冠状病毒死亡可能更早

人们一直认为,2020年2月6日圣荷西女子多德(Patricia Dowd)的死亡,是美国首例冠状病毒死亡事件。但是,最近几周,加州公共卫生部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网站上的死亡记录似乎显示,COVID-19被列为2020年1月头几天的多重死亡原因。卫生官员开始认为,第一例COVID-19死亡日期可能比知道的更早。

“如果2020年1月的这些死亡事件真的发生在美国,事情就非同寻常了,”柏克莱加大旧金山分校联合医学项目的传染病和疫苗学名誉教授斯瓦茨伯格(John Swartzberg)说。“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疫情是怎样开始的理解方式。”

上周晚些时候,新的可能因新冠致死的病例,在分析数据时被首次发现,其细节让加州公共卫生官员大吃一惊。虽然加州此后从其公共网站上删除了2020年1月的死亡人数,并归咎于数据错误,但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CDC)仍在调查2020年头几周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至少五起死亡事件。

最近的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病毒早已在这里存在。CDC对美国红十字会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收集的,包括加州在内的九个州的7000多份血液样本进行了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发现都有COVID-19的迹象。

科学家们表示,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病毒在世界目前所记录的首次发现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致命之旅。如果,这个判断经查证属实,那会说明什么问题呢?期待着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04-08-2021 周四 晴

今日读《新世纪诗典》,一本新诗集。是新诗诗人伊沙从新诗比赛中收集的入围或者获奖新诗。从2011年开始,每年一集,我看的是第7集,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这些诗多半都很短小,以现代口语诗为主,作者也多是年轻人,80后,90后为主,00后也有一些。看了一半,感觉多半是大白话,以事实的诗意为主打。令人耳目一新的较少。不过,这也是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个潮流。模仿口语诗的感觉,习作几篇。

《欧亨利续集》

两个重病人
各自躺在病床
一个靠门 一个靠窗

靠窗的支起身子
撩开白色的窗帘
对靠门的讲

窗外有一个公园
中间有一个湖
湖水是绿色的
湖里有野鸭天鹅
孩子们穿着鲜亮的衣服
往湖里扔面包
几对年轻的情侣
在湖边散步,手挽着手
几个老人在下着棋
一盘下不完的棋

窗帘渐渐合拢
慢慢遮掩了窗外的故事
呼吸最终停了下来
病房里死一样安静
靠门躺着的病人
正听得津津有味
忍不住下床,拨开窗帘

病房灯光惨白
照着两扇窗户
还有窗外的树

画在光秃秃的墙上


《佛说》

一个庙里的大师施法
救活了一个垂危的病人
信众们纷纷给活菩萨下跪
捐上感谢神灵的香火钱

一时间大殿里
人声鼎沸钟鼓齐鸣
烟雾缭绕中几个警察
进门

给大师戴上一副
明亮的手铐
他是个杀人犯
多年在逃
现在逮捕归案
佛说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大师留下一句话给众人
出门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法国方式》

那是多年前
清明过后
一个阴沉的傍晚
那时我刚倒美国
借住在DC一个华人家里

房东是来自台湾的外省人
帕金森似的双手为我开门
花白睫毛下的笑容可掬
眼睛浑浊却很有神

晚饭后他请我代笔写封信
寄给大陆北京的老D
谈到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
提出必要时采取法国方式

什么是法国方式
我问道
他知道什么是法国方式
他回答
他在你这个年纪时
在法国呆过 你不知道吗
他反问

我没有回答
(其实我知道)
默默粘好邮票
在信封写上地址z中南海

我不知道这封信
老D有没有收到
但是我后来知道了
什么是法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