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家中无聊,昏昏欲睡。遂命仆人老三讲故事解闷。老三上晓天文地理,下知四书五经,更兼晓凡间奇闻异事。遂缓缓道来。

话说大唐年间,长安城中有一位名叫李生的年轻画师,技艺高超,画作栩栩如生。李生性情孤傲,不喜与人交往,唯独钟情于绘画。
一日,李生在城外游历,偶遇一位白衣女子,容貌绝美,气质非凡。女子自称如烟,乃山中隐士之女。李生见其美貌,心生爱慕,遂请其为模特,作画留念。如烟欣然应允。
李生每日为如烟作画,二人渐生情愫。如烟告曰:“君之画技精湛,然若能得一神物,必能更上一层楼。”李生问其何物,如烟答曰:“此物名为‘风月宝镜’,乃仙家至宝,能使画作如梦似幻,宛若真实。”
李生心动,遂随如烟入山寻宝。二人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处幽谷中找到一面古镜。如烟告曰:“此即‘风月宝镜’,君可用之作画,然需心无杂念,方能成功。”
古镜背面题有一首诗: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李生得镜,虽未能参透诗中之意,仍是欣喜若狂。回到长安后,闭门谢客,专心作画。果然,画作愈发精妙,几能将人带入画中。李生名声大噪,画作被誉为“活画”。
然而,李生渐渐发现,每当他用“风月宝镜”作画,便会感到心力交瘁,仿佛被吸走了生命。如烟这时参透镜背诗意,见状告曰:“此镜虽能助君成就画艺,然亦有代价。君若继续使用,恐有性命之忧。”
李生不愿放弃画艺,仍执意使用古镜。终于有一日,他在作画时力竭而亡。如烟悲痛不已,将李生的画作和古镜一同埋葬于山中,自此隐居不出。
后人传言,若在月夜之下,持镜观画,便能见到李生与如烟的身影,仿佛他们从未离去。
余尝闻南北朝江郎才尽之说,道是梦中借得五色笔,少时便才华横溢,写出许多精彩诗文。然笔归还原主后,便灵感枯竭,再无佳作。
少时亦曾梦中遇仙,仙人赠以神笔,告曰:“此笔能画出真实之物。”于是随手便画出许多奇妙之物。后知此梦实出神笔马良,仙人一笑,收走此笔。
大惊!梦醒。老三无动于衷。
世人皆欲梦中得宝,殊不知天命不可求,唯靠自身世间修炼矣。或偶得“风月宝镜”,虽持有宝物,但需一命换之,奈何。正印证那句话:纵有千年风月镜,终须一个土馒头。
08/10/2024 草于瓦蓝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