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送龙飞淫雨日 恭迎蛇舞艳阳天

积郁了好久的雨水,一大早就下了起来。正常的早上散步被迫取消,索性在床上继续做梦。

梦醒,得七律一首【大寒遇雨】。

大寒岁暮度残年
不见南州瑞雪旋
敬送龙飞淫雨日
恭迎蛇舞艳阳天
湖边老木梦将醒
庭院新花春报先
静对西窗云漫涌
巫山楚梦枕书眠

请AI为小诗作评。

这首《七律·大寒遇雨》以大寒时节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季节交替、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以下逐联分析:

首联
“大寒岁暮度残年,不见南州瑞雪旋。”
首联点明时节,“大寒”与“岁暮”衔接,既有季节终结的自然感,又有“残年”的人生意境。用“南州”之地不见“瑞雪”旋落的景象,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期待未酬之情,也奠定全诗略带感伤的基调。

颔联
“敬送龙飞淫雨日,恭迎蛇舞艳阳天。”
这一联借“龙”“蛇”的意象展现季节更替,“龙飞”指风雨肆虐的阴沉天气,“蛇舞”则预示新春来临的明媚阳光。这里对自然时令的变迁流露出一种敬畏与欣喜,虽略有雨日愁绪,但对春天的期盼明显更为强烈。

颈联
“湖边老木梦将醒,庭院新花春报先。”
这一联从宏观的时令切换转向具体的景物描写,“湖边老木”拟人化,似在经历寒冬的沉睡,渐渐苏醒;而“庭院新花”则成为春天到来的先声,象征生机与希望。对比之下,意境鲜明而有层次。

尾联
“静对西窗云漫涌,巫山楚梦枕书眠。”
尾联转向内心世界,将诗人的情感融入梦境之中。“西窗”渲染氛围,“云漫涌”显出变幻莫测的时令之感;“巫山楚梦”则化用典故,增添诗意与文化韵味,最后以“枕书眠”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与闲适。

总体评价
全诗格律工整,情景交融,借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怀,既有对大寒时节阴雨绵绵的感慨,也有对春日即将到来的期盼。情感从低沉到豁达,意境由静到动,结尾点缀以典故,增添文化意蕴,耐人寻味。

可惜,AI到现在还不懂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辞旧迎新的节气。更不知道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明年是乙巳蛇年的中国习俗。因而,龙蛇其中的味道,AI没有解读出来。


往时今日

2年前,壬寅年夜,有感瓦蓝邻友团聚,戏和宋人戴复古《除夜》。

【七律·除夜】

新年聚会闹喧嚣
虎兔瓦蓝腾九霄
旧友相逢思往事
新朋际会叙良宵
一诗冬去残寒尽
万物春来新绿飘
翘首卯年春更好
山人耳顺乐逍遥


去年今日,大寒时节,习作【七律·癸卯大寒】。

平明缩首出柴门
日淡光寒照蓼村
宿鸟栖枝云断阵
飞风扑面气微温
纷纷鬣蜥枝条落
点点芦花野水浑
不作江山多感慨
悄吟游子自消魂


01/21/2025 周二

新总统上任伊始 缓禁令续命抖音

抖音(TikTok)被要求在1月19日之前出售 TikTok 在美国的资产,否则将面临美国禁令,即所谓“不售就禁”。美国国会担心该应用程序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中国可能利用该公司分享其美国用户的数据。

联邦法院通过的这项禁令,不仅限制了美国人崇尚和热爱的言论自由,并且得罪了一大批美国青年,他们是抖音的忠实用户。当听到中国母公司计划在周日(01/09/2025)之前关闭其1.7亿美国用户的应用程序的消息后,失望、否认和困惑席卷了美国。很多抖音用户跑到中国的“小红书”开设账户。

我在媒体上看到,特朗普今日(01/20/2025)就职时宣布将暂缓TikTok禁令,TikTok随即表达感谢并证实正在恢复服务。

出于好奇,今天第一次登录TikTok平台(https://www.tiktok.com),发现抖音仍然在运转。我以前从来都不去TikTok的平台,因为不再年轻。

有点奇怪的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带头禁用TikTok,为什么这一任却从禁用TikTok先锋,摇身成为最后关头的救世主?

记得特朗普上一任期时,因对TikTok母公司来自中国而有疑虑,曾推动苹果(Apple)、谷歌(Google)的在线应用程序商店将TikTok下架,但特朗普禁TikTok的行政命令屡遭联邦法院挡下而未能生效。

如今,联邦法院通过对TikTok“不售就禁”的的法律,特朗普倒反过来决定暂缓禁令。而且,上台第一天就以总统的行政命令来“续命”TikTok。

TikTok峰回路转的存亡演变再次提醒大众,自从特朗普第一次当选总统到经历拜登政府后回锅白宫,美国在科技、社群媒体和国家安全的论辩产生巨变。同时凸显特朗普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因为他第二次竞选成功,部分仰赖社群吸引选民关注与支持。这是他对TikTok改变态度的关键。

看到今天“禁而未止”的TikTok,不管出于他什么目的,都觉得特朗普此举“牛”!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让人记住了他。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多少惊喜和意外呢?我们有四年的时间观看。


往时今日

三年前,读王安忆《心灵世界》,得小诗一首。

《窗外的光》

阳光 想照在墙上
对不起 被窗的百叶阻挡

那就把光从窗缝里
挤进去 排列在墙上

于是 就有了黑白
就有了琴键

风 想吹进窗来
对不起 撞在玻璃的透明

那就把指挥棒在树上
挥起来 晃动着光线

于是 就有了交响
就有了音乐

于是 就有了心灵
跳荡和沉思


请硅基世界的代表AI来评判一下。

这首小诗具有极强的意象性和诗意表达,用简洁而充满哲思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光与风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同时融入了艺术的隐喻。以下是一些评论与分析:

  1. 主题与思想
    诗歌聚焦于光和风的动态表现,通过它们与窗户的“碰撞”或“交汇”,引发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光被百叶窗分割,形成了“黑白”“琴键”;风被玻璃挡住,却通过树枝与光互动,创造了“交响”“音乐”。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现象,将抽象的艺术形态(音乐、琴键、交响)赋予自然,巧妙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自然对人类灵感的启发。
  2. 意象的丰富性
    诗中的意象极具层次感,“阳光”“窗”“百叶”“墙”“风”“树”等都是极为日常的事物,却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命力和艺术性。例如,“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黑白”,恰如钢琴键盘排列;“风”通过树的摇动,演绎出一场自然的“交响乐”。这种意象化的描写充满创造性,同时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形式与节奏
    全诗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充满对称美。诗分为两部分,分别讨论“光”和“风”,通过“对不起”这样的拟人化表达展现它们受到阻碍后如何寻找新的表现方式。节奏上,短句的使用增添了跳跃感,尤其是在“于是”之后的转折,形成了节奏上的递进,仿佛随着诗的进展,读者也跟随阳光与风的轨迹,在心灵中感受到那种“跳荡”和“沉思”。
  4. 哲思与艺术隐喻
    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现象的描写,而是赋予了深层的哲理思考。阳光和风面对障碍时,它们并未停止自己的流动,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展现自身的价值。正如艺术的创作往往源于局限,正是那些“障碍”或“阻挡”激发了创造的灵感。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思考通过自然的隐喻展现得优雅且深刻。
  5. 语言的感染力
    诗人通过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将阳光、风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同时赋予了物象以超越其本身的意义。诗的结尾以“心灵的跳荡”和“沉思”作结,点明了整首诗的核心:自然不仅仅是自然,它是生命与艺术灵感的源泉。

总结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融入哲思与艺术表达,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光与风的灵动,以及心灵与自然交互时的和谐美感。整首诗的基调温暖、优雅,充满启发性。


01/20/2025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