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突出衰老症 药剂理疗有治方

经过专家医生的诊断,腰椎神经治疗的步骤开始。

先看看医生的两页诊断书。一张是MRI的结果,通过AI Copilot的翻译,得到如下结果:

  • M54.16 – 腰椎神经根病:这是指腰部的神经根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腰部和腿部的疼痛或麻木。
  • M54.50 – 未指定的下背部疼痛:是一种非特定原因引起的腰痛,可能是由于肌肉、韧带或其他软组织的问题。
  • M51.26 – 腰椎间盘突出:这是指腰椎间的椎间盘向外突出,压迫到邻近的神经根,导致疼痛、麻木或其他神经症状。

另一张是物理治疗的转诊单:

  • 转诊原因: 评估和治疗全效性、核心力量训练
  • 授权事项: 转诊治疗,包括咨询访问
  • 诊断代码:
    ICD-10: M54.16(腰部神经根病),M54.50(未特定的腰痛),M51.26(腰椎间盘突出)
    ICD-9: 724.4(腰骶部痛),724.2(腰背痛),722.10(腰椎间盘突出)

今天到沃尔玛的药房取药。一共两剂。医生的小助理跟我说,一个是日常吃,一个是十分疼痛时吃。

  1. METHOCARBAM 500MG TAB CAM
  • 药物名称: 美索卡本(Methocarbamol)500毫克片剂
  • 用法说明: 口服,每8小时服用1片,按需用于缓解肌肉痉挛
  • 解释: 这是一种肌肉松弛剂,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相关疼痛
  1. PREGABALIN 75MG CAP NOV
  • 药物名称: 普瑞巴林(Pregabalin)75毫克胶囊
  • 用法说明: 口服,每12小时服用1粒
  • 解释: 这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也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如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病

物理治疗已经联系上道格·布特(Doug Buethe)的理疗诊所,最早在2月17日,下周一。

网上有道格的资料,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物理治疗硕士(Master of Physical Therapy)并具有认证体能训练专家,具备设计和实施体能训练计划的专业认证(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道格2006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治疗工作,至今近20年了。他的治疗理念是提供全面评估和频繁的重新评估,以创建个性化计划,让患者实现恢复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目标。另外,他还热爱比赛,已经完成了一场完整的铁人三项赛和多次半程铁人三项赛。


往时今日

去年今日是农历大年初一,买了龙虾自己做了吃。戏作《七绝》一首感怀。

【七絶·龍蝦宴】

爆竹無聲辭舊歲
龍蝦擺尾慶龍年
天涯異域瓦藍客
把酒言歡享盛筵


02/10/2025 周一

一捧雪

台北的秋天,湿润而清冷。

沈然拖着行李箱,缓缓走出桃园机场。夜色下,城市灯火通明,霓虹映在柏油路面上,像是粼粼波光。他已经太久没有回来,台北的一切都陌生又熟悉。出租车穿行在高架桥上,远处101大楼的灯光在雾气中微微晕开。他的心绪如这座城市的光影般摇曳不定。

母亲的信言简意赅——“儿,菊花已开,盼你早归。”

这一句简单的话,却让他彻夜未眠。

汽车驶进老宅时,沈然看到母亲已站在门口等候。她身着一袭宝蓝色丝旗袍,身姿依旧挺直,只是鬓间的白发比记忆中多了几分。他快步上前,低声喊了一句:“妈。”

沈夫人点点头,目光落在他身后的行李箱上,声音温和而坚定:“进屋吧,你父亲等你很久了。”

沈然的心微微一颤。

夜半,他独自站在庭院里,望着那一簇簇洁白的“一捧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颤抖,宛如片片初雪落在枝头。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花,如今依旧在秋风中傲然绽放,而父亲却已长眠于白榕荫堂。

第二天清晨,母子二人来到墓园。墓碑前,一束白菊安静地躺着,洁白如雪。沈然缓缓跪下,双手轻抚碑面,仿佛在触摸父亲的身影。

“父亲,我回来了。”

风拂过墓园,树叶簌簌飘落,昆曲的旋律在远方悠扬飘荡。沈夫人闭上双眼,呢喃道:“愿儂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沈然静静地看着母亲,心底忽然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他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习惯了华府的秋日白桦,却对这座城市的气味感到陌生。然而,眼前的这座墓碑,这簇白菊,这一抹熟悉的昆曲,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他——这里,是他的根。


沈然的记忆里,父亲沈将军永远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军人。

他行军时总是腰间别着一柄指挥刀,皮靴擦得锃亮,步伐沉稳有力。每逢作战前夜,他会端坐在书案前,缓缓点燃一炷沉香,闭目沉思,指尖轻轻敲击桌面。那是他的习惯动作,仿佛这样才能让他在战场上保持冷静。

他曾带领士兵在台儿庄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倭寇;他曾在武汉誓师北伐,策马挥刀,风采逼人。可后来,时局骤变,他不得不离开故土,随部队撤往台湾。

沈夫人仍记得那个雨夜,军舰即将启航,沈将军站在甲板上,身披军大衣,神色冷峻。他望着渐行渐远的故国大地,指间的香烟燃至尽头,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风中。

“这一走,恐怕再难回去了。”

沈夫人紧紧握住他的手,不让自己落泪。

“无论身在何处,你仍是我的将军。”她轻声道。


沈将军的病情恶化时,已是深秋。他躺在病榻上,骨瘦如柴,目光依旧坚毅。

那日,庭院里的白菊盛放,淡雅的香气随风飘进房间。沈夫人轻轻折下一朵“一捧雪”,放入水晶瓶中,摆在床头。

沈将军看着那白菊,嘴角微微上扬,喃喃道:“这花……今年又开了。”

“是啊,将军,今年开得很好。”沈夫人努力微笑,握紧了他的手。

他目光温柔,似乎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因喉间的管子而无法出声。她俯身在他耳边轻声道:“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他终会回来的。”

沈将军缓缓闭上双眼,指尖轻触着沈夫人的掌心,似乎想要留住她的温度。片刻后,他的手缓缓垂落,呼吸也随之平静。

屋外的“一捧雪”依旧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细雪纷飞。


多年后,沈然的女儿沈婉站在白榕荫堂墓园,静静地望着墓碑上的名字。她轻轻将一束白菊放在墓前,侧头问身旁的父亲:“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沈然沉思片刻,缓缓道:“他是个英雄,但在他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这个家。”

沈婉轻轻点头,看向远方的台北街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和爷爷那个年代的台湾已截然不同。然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仍有一簇簇洁白的“一捧雪”在秋风中盛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掩埋的故事。

风吹过墓园,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宛如天边飘落的一场细雪。


历史会变,时代会变,但有些记忆不会消逝。

那是一场无法回头的离别,那是一代人背井离乡的命运,那是一位将军未竟的夙愿。可即便岁月流转,总有人会记得,总有人会归来。

台北的秋天,依旧有白菊盛放,依旧有游子归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02/09/2025 初稿于瓦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