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唤友乡陌路 试问春情几许深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提出“文学不应该以‘社会的道德’为准,而应该以‘人性的道德’为准。”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去问问了AI,结果它们的看法也有不同。我想应该是由于它们的语言和思维的模式不同的原因。不过,大多数还是采取比较折衷的提法。

在四个询问到的AI中,我比较赞同ChapGPT 的提法。它首先讲什么是社会的道德和人性的道德,给它们下一个定义。

社会的道德通常是历史文化、法律规范、政治环境等共同塑造的,它强调群体的秩序和稳定。例如,在某些时代或地域,某种行为可能被认为是社会禁忌,即使从人的本性来看,它是合理的。

人性的道德则更关注人类本质中的善恶、情感、欲望和挣扎,它超越具体的历史阶段,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例如,人的自私、恐惧、爱、牺牲,都是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学,而不是社会学。当然,也少不了社会学。

然后,它认为文学更倾向于“人性的道德”。因为,文学的使命之一是探究人性,而不是简单地传达社会道德规范。如果文学仅仅是社会道德的宣讲工具,那么它就容易变得呆板、说教,缺乏真正的生命力。例如,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刻画了社会所不容的边缘人物,但正是这种深刻的人性挖掘,让文学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再者,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挑战甚至颠覆当时的社会道德,但它们依然能够引发共鸣,因为它们直指人性的真实。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都是社会道德体系下的“问题人物”,但他们的内心挣扎却让无数读者感同身受。

我心目中也有很多的例子,这里就不细表了。ChatGPT的结论是:

一、文学的最终尺度应该是“人性”,而非“社会规范”。社会道德是动态变化的,而人性的复杂性则贯穿历史。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局限于社会道德的框架,而应该挖掘人性最真实、最矛盾、最深刻的一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共鸣、甚至痛苦,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

二、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可以完全无视社会的底线,而是说,它应该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探索精神,去揭示那些“人性中不可言说的部分”,而非仅仅迎合社会的道德标准。

我完全赞同ChatGPT的观点。


往时今日

两年前,看到两位老同学夫妇“危爷”和“无知少女”的照片和诗词,戏做【青玉案·危爷踏青】记之。

春风怒放花千树
更吹落、林梢雾
唤友呼朋乡陌路
喧嚣声动
惊飞桑扈
撩起黄花舞

危爷壮硕寻封土
少女无知采香去
试问春情深几许
盈盈回首
​涛涛思絮
好个销魂处


附原玉【木兰花慢•踏青】

谷幽春讯早,旧时雾、散林梢。​道梅蕊新归,菜黄骤起,天暖乡郊。​情撩。为寻佳色,便呼朋唤友出今朝。鲜袂锦珠艳治,笑言戏语喧嚣。

​涛涛。花海正娇。风过处、醉香摇。欲采撷、又恐惊烦众卉,寻罪山魈。妖娆。舞姿飞燕,贵妃昭君顿下池瑶。此景销魂养魄,不知日近岧峣。


作家是否被取代 人工智能壁上观

AI(人工智能)出世以来,取代了一些人的工作,导致一部分人失业,引起人们的恐慌。这是每次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必然。总是有一部分人和行业被新的技术所淘汰。

在与关文字有关的领域,我的感觉是冲击比较大。听到一些说法,AI在写作的很多方面都超过或者正在超过,以及将要超过很多专业的文人。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票友”,AI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到威胁,甚至可以起到一种助手的作用。

近来看到一个消息。中国大陆知名作家郑渊洁一次访谈中谈及AI时表示。他尝试过给AI下指令,让它用郑渊洁的手法写一篇以皮皮鲁为主人公的文章,“我给它提前设置好场景、角色和人物关系,AI用了4秒钟就完成了一篇作品,看完之后,我承认自己写不过AI的郑渊洁”。

郑渊洁被证为世界上一个人写童话月刊时间最长、世界上一个人写一本月刊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其笔下的知名人物有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等,代表作有《皮皮鲁外传》《鲁西西外传》《舒克贝塔历险记》《魔方大厦》等。

这就像人类的象棋和围棋世界冠军,也下不过机器狗一样。

郑渊洁表示,他在30年前自己的作品中就想像过现在这个AI的时代。不过没有想到“(AI)写得真好,杀了我也写不出来”,并得出“作家是一定会被取代的”结论。郑渊洁表示,接下来他会停止更新自己所有的社交媒体,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回归更平静的生活。

他认为AI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的想法是我们要去做AI干不出来的事,那就会是时代的赢家”。他指出,AI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想像力,它无法进行创造性劳动,“我觉得未来我们的孩子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作家的个人之言,并不代表这个作家群体的看法。

我觉得,当郑渊洁让AI用郑渊洁的手法写郑渊洁的作品,AI竟然把郑渊洁发表的2000万字的作品全搜了,然后“创作”出杀了郑渊洁也写不出来的“AI郑渊洁”小说。这个有点吓人。

当郑渊洁宣布罢笔后,其他的“专业”作家们,会不会也会产生罢笔的想法呢?


03/02/2025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