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一样的节奏,难免有些单调和平淡。于是就有一种打破这种平稳的冲动。出门旅游,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就是一种改变这种四平八稳状态的方式。

不过,出门猎奇之后,人们很快就又想恢复到习惯了的平静生活。波涛汹涌和激流澎拜之后,重又回归涓涓细流和平静的港湾,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比如我家的另一半,出游在外只要超过两周,就嚷嚷着要回家。
尽管我可以在外待上比较长的时间,几个月或者更长,但是我不否认还是回到家好。退休后,不再为五斗米折腰,让我可以挺起脊梁骨做人,我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加上社区提供的环境,对我而言,已经足够好了。
不知道天堂和伊甸园是什么样子,但是这世界上一定还有比这里更好的环境和地方。对一个像我这种胸无大志,随遇而安的平头老百姓来说,这里就是现实版的“准天堂”了。

天堂住久了,人也会厌烦,人心和人性就是这样,就跟亚当和夏娃当初在伊甸园的心情。对远方和陌生的地方,人们总是怀着一分美好的憧憬。有人旅行是为了休息,有的是为了发现,有的是为了在旅行清单上注销一个国家和城市。我的旅游,是一种在平静中不安于平静,幸福中寻找幸福的感觉。
我早期的旅游,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的休闲和度假。这是旅游的的第一个层次,适用于大多数人。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休闲和度假”,所以我的旅游就上升到了解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进入旅游的第二个层次。
出游前,我会大致了解一下旅游地的过去与现在,风土人情。旅游过程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同的世界,比较心目中的期待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往往是感同身受大于出游前的期待。回来后,我会比常人多做一件事,用游记的方式,回忆和放大旅游的所得所思,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地的历史和文化,人文和地理。
有人说,旅游更高的一个层次是做一个朝圣者,寻找生活的意义。也许是吧。我每天的生活,身边都充满了意义,不用到旅游中去寻找,这一条不属于我。况且,寻找生活的意义,不一定非要通过旅游,比如说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甚至是信奉宗教的普通信徒们,都可以在深奥的思维中和简单的信仰中找到他们生活的意义。
还有人说,旅行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这样听着有点离谱,不要什么都扯上政治嘛。据说,当人们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时,是筑墙排斥他人,还是建桥创建彼此的沟通?放大了说,就是一个跟政治有关的问题。比如,那些被恐惧和憎恨所捆绑的人,是那些从未旅行过的人,他们的世界观受到商业新闻媒体的影响。而不受恐惧挟持的人,是那些去过敌对国家,并遇到过敌人的人。
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旅游有助于打开视野和开阔心胸。面对不同的活法,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人们学会在理解和包容中,求同存异。近来出现了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和国人在外面旅游的的视频,这样对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不无好处。

可以说,,我们的足迹到过多少个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来后,我们发生了什么改变,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才是旅行,人们在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真正意义。
话又说回来,在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同样可以获得过去只有通过旅行才能得到的知识和感触。从获取知识来改变自己这个方面来讲,旅行的意义便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
04/06/2025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