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拔高人性 老百姓平凡普通

“我们可以被死亡分开,但我们不能被害怕分开。”这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也是《玫瑰的故事》的女主角的选择。

对于女儿的男友先天心脏病,随时可能被病魔夺去生命,女儿一时无法抉择继续还是断绝这段关系。作为父亲,告诉女儿,跟着自已的心走,无论女儿做什么选择,他都支持她,只要她过得开心就好。这是人性在生死之间的抉择,这时候无所谓对错的评判。我喜欢这样写一个明事理的父亲。

今天的追剧“玫瑰”看到这里,就不必再看下去了。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已经落入“正能量”的老套子,就没有继续观看的必要了。连一个三流导演都可以导出来的“正剧”,虽“正”却“俗”。虽然我赞成女主人公的选择,自己也会这样选择,但是,为什么不能演绎人性的另外一面呢,让主角不那么高大上,做一个普普通通老百姓,难道就不好看,不人性吗?

正能量当然没错,我不反对。但是,正如女儿的父亲所言,退出也是一种选择,也是正常的人性体现,也是不错的选择。也许,我脑子里有所谓的“反骨”,就跟三国中诸葛亮对部将魏延的评论一样。不喜欢随大流的人云亦云,哪怕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对的。我想让“玫瑰”更现实一点,在死亡面前退出这段关系,然后才以生死离别画上句号。或许会让那些正能量上瘾的人觉得遗憾,不过,生活中大多的情况就是如此。也许,平凡和普通是更为真实的生活。高大上,对平民百姓则是可望不可及。


6/22/2024 周六

夏云轻卷荡余兴 芦苇摇曳花径深

读到一首元曲,是元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记得以前读过,但是只记得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想,这个“兴”,应该指国家或者朝代兴起之前的阶段,战乱四起,百姓流离,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当然,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而当国家兴盛之时,如汉唐中兴,康乾盛世,黎民百姓的日子,要好过一些。不知这种理解是否妥当?

这次细读了他的其它几首“山坡羊”的结尾,发现他大有看破红尘的经历,将所谓的胜负之数、功名之分和生死之际,都看穿了。如【骊山怀古】(“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山坡羊】最早为宋元时的曲牌名,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南北曲均有,常用于剧套与散曲小令。【山坡羊】又有南北不同,北曲【中吕】,南曲【商调】。民间的俗曲“山坡羊”并不是由散曲俗化而来,而是流传在下层社会民众的口头上的曲调,其形态更加自由。

张养浩的【山坡羊】属于北曲。一时兴起,恰逢夏至,试着按照北曲格式填写一首。

【山坡羊·瓦蓝夏至】

风摇鸣磬,花深幽径,夏云轻卷随余兴。柳塘澄,水华清。湖光摇曳烟波映,欲泛浮槎游幻境。湖,心倒影;心,湖化景。


06/21/2024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