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住在马里兰州的饿半拉山庄。那时的住房有一间叫做晨光室(morning room)或者阳光室(sunroom)的房间,是一间三面被玻璃落地窗环绕的透亮房间,从里面看起来,像一个植物园的玻璃暖房。房间的外面是一个阳台,下楼梯就是后院的草坪,草坪一直往下延申,通往一片小树林,林中有一条小溪流过。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举目四望,一片郁郁葱葱,适合各种鸟类居住。
比较常见的有马里兰州的州鸟金莺鸟(oriole),又称巴尔的摩金莺(Baltimore oriole),学名橙腹拟黄鹂。大概就是中国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那种黄鹂鸟,叫起来声音不仅亮丽,而且委婉动听。还有一些其它鸟类,如南边弗吉尼亚的州鸟北美紅雀(cardinal),啄木鸟、喜鹊和麻雀类的小鸟。

不过到了冬季,尤其是几场大雪后,积雪数尺,草地树林一片银装素裹,鸟儿们不知在哪里过冬。玻璃房通往外面的阳台,也被带大雪覆盖,我们在阳台上安放了一个喂鸟的装置,里面有鸟儿们爱吃的小米、红豆和葵瓜子。这样我们在屋里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鸟儿来吃食。
大雪初晴,早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在房中的餐桌上,一杯咖啡冒着热气,几片德州蒜蓉香味土司,煎鸡蛋,煎香肠,生菜沙拉,我们正在享用早餐。突然听到玻璃窗上砰的一响,原来一只黄鹂鸟撞在玻璃窗上。玻璃光滑,无法立足,黄鹂扑棱扑棱翅膀后飞离。砰,又是一声,还是那只黄鹂。人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只鸟儿却回头过来再撞南墙。如此再三,大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之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它不知道这是玻璃窗,想要硬闯,破窗而入?如此是不是不自量力,或者说太傻了。从来没有见过黄鹂笨傻到这种地步。窗外看去,只见一只松鼠倒挂在鸟食器上,大尾巴朝上,头向下,正往外掏吃葵瓜子,扒拉得小米红豆洒在雪地上。周围的鸟儿围着鸟食器上下纷飞,却不敢靠近。嘿,这不是鸠占鹊巢吗?这松鼠也太霸道了。于是我打开房门,站在门口挥挥手,要将那只多事的松鼠赶走。不想那松鼠抬头看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下,就继续扒拉起来。
这不就是杜甫诗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么?于是走出屋外,站在雪地上连挥手带呵斥。松鼠见我来真的了,只好从鸟食器上跳下,一溜烟跑了。小样的,连人都不拍了?鸟儿们又开始在鸟食器和雪地上吃起食来。
哦,我明白了。那只黄鹂是以撞击玻璃告状,好似旧时人们敲打衙门前的惊堂鼓。这不是一只傻鸟,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黄鹂啊。

怎么就想到这件旧事?源自今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芝加哥展览中心湖滨大楼的玻璃帷幕墙,覆盖了一层护鸟膜(bird-safe film),借此减少鸟类在迁徙季节期间,因为建物内灯光而撞上玻璃死亡的几率。芝加哥位于北美五大湖之一的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畔。该展览中心的湖滨大楼紧邻密西根湖。这栋大楼的外墙大部分由玻璃制成,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
鸟类在夜间飞行时,通常依靠月亮和星星引路,然而玻璃帷幕在夜间发出的明亮灯光,时常会影响鸟类的飞行方向,当它们被光误导往灯光飞去时,几乎很难发现有玻璃档在中间。大楼位置刚好坐落在主要鸟类迁徙路径之一。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大约1000只鸟飞经湖滨建筑并撞上玻璃死亡!!人类的一些无心举动,给生物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死亡。
芝加哥大都会展览管理局发言人说,自从去年那个致命夜晚后,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始与保护鸟类倡导者、专家和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中心(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合作,希望让该建筑物对候鸟来说更加安全。今年3月,管理局董事会批准了安装护鸟膜的项目。同时,除了粘贴鸟类安全膜外,该中心还将采取其它措施防止鸟类碰撞,包括拉上窗帘和尽可能关灯。在鸟类迁徙季节,当局将与其他部门合作,每天监测和追踪鸟类碰撞事件。
和人类一样,并非所有的鸟类都如黄鹂鸟那么聪明。我只是想不通,黄鹂鸟反复撞击我家玻璃屋并没有撞死,怎么一千只鸟儿一夜之间就全都撞死了,难道真是“笨鸟”吗?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常常令我“千思”不得其解。
往时今日
三年前今日,试着翻译了一首小诗【別站在我的坟前哭泣】。

作者:玛丽·伊丽莎白·弗莱
別站在我的坟前啜泣
我不在那兒,我並未长眠
我是那长风千里吹送
我是那钻石雪中晶莹
我是那阳光哺育成熟
我是那秋雨缠绵細柔
当你清晨宁静中醒来
我是那急速上升的气流
安静的鸟儿在其中盘旋
我是那柔和的星光
在暗夜中烁烁闪耀
別站在我的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兒,我不曾死去
并写过一首小诗【憶楚都】

楚國沉淪九歌長
郢城霸業入黃粱
離騷絶唱終蕭瑟
雲夢依稀史莽蒼
07/25/2024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