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巴黎奥运会2024今日结束。在没有俄罗斯代表团的情况下,中国队和美国队平分40块奥运金牌。美国队以总奖牌126获得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实力展现。

那么在下一届洛杉矶奥运会2028上,中国的成绩是否会更好?我觉得,有可能。可能会在金牌上超过美国,但是总奖牌可能不会。

这种想法基于一种感觉,来自清人赵翼的一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上去了总要下来的。

美国在世界上当老大已有时日,目前的发展已见缓慢,仍具很强的实力,诚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而,走下坡路的趋势已然可见。君不见昔日灿烂辉煌的希腊罗马文明,曾经的日不落大不列颠帝国,数百年而已。

中国目前的总趋势是向上。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新加坡的外交官马凯硕的判断,也很欣赏他的一些观点。

譬如他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文明有其周期循环,当中国文明衰退时,可能会衰退得非常厉害,但在触底后,中国文明会像过去一样反弹。

中国在明朝曾经有郑和强大的船队下西洋,不过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步伐,从此开始从巅峰滑落,到清朝后期彻底被西方列强打败,连当年的学生都敢欺负老师,并在老师身上割肉。回顾这段历史,这就是中国的衰退触底期,几百年,够长了,也够厉害了。

据此,马凯硕推测:“所以合理预期,中国文明还会至少繁荣100年。”他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只过了大约45年,所以中国文明的发展动力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自推翻帝制走入共和,已有百十年。建立新中国,也有七十余年。算是经历了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之期。虽然有些国人喜欢唱衰中国,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规律面前,只不过显示了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的可笑而已。

展望美国总统大选,马凯硕预期,无论谁当选,中美关系一定会变得更糟,因为在华盛顿有一种强烈的政治共识,认为美国必须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符合美国利益。

那些以为特朗普上台会对中国好一些的共和党华人粉丝,或者认为贺锦丽范斯当选会改善中美关系的民主党追随者,应该从马凯硕的讲话中清醒过来。无论如何,制止中国的发展势头,这是美国当下的利益所在。谁上台都不会逃离这个魔咒。

同样,不管今后的十年中国领导人是谁,中国依然会惯性向前。希望马凯硕的推论最后被时间和实践证实,或许我们还会有机会见证这一天。至于中国盛极而衰的那天,恐怕无缘了。

作为美籍华人,他们不希望两国之间会发生如此尖锐的冲突。但是,从规律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他们的尴尬不可避免。


08/11/2024 周日

聊斋新释——镜花水月

夏日,家中无聊,昏昏欲睡。遂命仆人老三讲故事解闷。老三上晓天文地理,下知四书五经,更兼晓凡间奇闻异事。遂缓缓道来。

话说大唐年间,长安城中有一位名叫李生的年轻画师,技艺高超,画作栩栩如生。李生性情孤傲,不喜与人交往,唯独钟情于绘画。

一日,李生在城外游历,偶遇一位白衣女子,容貌绝美,气质非凡。女子自称如烟,乃山中隐士之女。李生见其美貌,心生爱慕,遂请其为模特,作画留念。如烟欣然应允。

李生每日为如烟作画,二人渐生情愫。如烟告曰:“君之画技精湛,然若能得一神物,必能更上一层楼。”李生问其何物,如烟答曰:“此物名为‘风月宝镜’,乃仙家至宝,能使画作如梦似幻,宛若真实。”

李生心动,遂随如烟入山寻宝。二人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处幽谷中找到一面古镜。如烟告曰:“此即‘风月宝镜’,君可用之作画,然需心无杂念,方能成功。”

古镜背面题有一首诗: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李生得镜,虽未能参透诗中之意,仍是欣喜若狂。回到长安后,闭门谢客,专心作画。果然,画作愈发精妙,几能将人带入画中。李生名声大噪,画作被誉为“活画”。

然而,李生渐渐发现,每当他用“风月宝镜”作画,便会感到心力交瘁,仿佛被吸走了生命。如烟这时参透镜背诗意,见状告曰:“此镜虽能助君成就画艺,然亦有代价。君若继续使用,恐有性命之忧。”

李生不愿放弃画艺,仍执意使用古镜。终于有一日,他在作画时力竭而亡。如烟悲痛不已,将李生的画作和古镜一同埋葬于山中,自此隐居不出。

后人传言,若在月夜之下,持镜观画,便能见到李生与如烟的身影,仿佛他们从未离去。

余尝闻南北朝江郎才尽之说,道是梦中借得五色笔,少时便才华横溢,写出许多精彩诗文。然笔归还原主后,便灵感枯竭,再无佳作。

少时亦曾梦中遇仙,仙人赠以神笔,告曰:“此笔能画出真实之物。”于是随手便画出许多奇妙之物。后知此梦实出神笔马良,仙人一笑,收走此笔。

大惊!梦醒。老三无动于衷。

世人皆欲梦中得宝,殊不知天命不可求,唯靠自身世间修炼矣。或偶得“风月宝镜”,虽持有宝物,但需一命换之,奈何。正印证那句话:纵有千年风月镜,终须一个土馒头。


08/10/2024 草于瓦蓝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