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可以“终身保险”(lifetime warranty)的,除非是跟死亡没有签署的那份“保险”。
以前也曾经聊过这个话题。这次旧话重提,是因为看到有一个类似的例子,而且与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有关。算是“重要的话讲三遍”,这是第二遍。
人老了,身体机能会出现各种衰老的迹象,在临终前,很可能会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顾的阶段,于是会住进养老院这样的机构。这在美国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也是人生最后一笔可观的开支,并不是每个人都支付得起的。

根据纽约时报(New York Post)报导,2002年,时年74岁的一位加州妇女,与一家养老院,森林山庄园(Forest Hill Manor),签署了一项“终身合同”。她当时支付25万元首付,每月再支付5000元租金,直到毕生积蓄耗尽。此后,无论她是否有经济来源,养老院都将允许她在森林山庄园度过余生。
这种契约,类似一种房地产的按揭方式:逆按揭(reverse mortgage),又名安老按揭、以房养老、倒抵押、反向房贷。借款人以房屋做抵押,在世时可每月获取一笔款项,死亡后贷款人会收回物业并出售,借此收回付出的本金和利息。
这也是人生最后的一场“豪赌”,如果借款人活得时间够长,超过了房地产的价值,贷款人就吃亏了。反之,贷款人就赚了。不过,贷款公司绝不是傻子,逆按揭如果没有好处,他们怎么会做?大数据表明,只有少数人借款人活过了抵押房地产的价值,多数人则不可能做到。就像我们买彩票,机会是有的,但是几率太小。
不过,对于老人家来说,他们买的是一个心安。早走或者晚走,是上帝的安排,谁也不知道。但是作为人类,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以这种方法来保证他们在走之前,没有经济上的负担。
所幸,岁月一直安好,这位老人家活到今天已经是96岁高龄。一天,她突然收到一份通知,她必须在三天内交出11万元,否则将被驱逐。原来,两年前(2022年),原来的那家养老院破产,并将其房产出售给另外一家养老院(Pacific Grove Senior Living)。她以为,她与前养老院的终身协议,会继续生效。收到这份通知后,非常震惊:“我搬进老人院,就是为余生都能得到照顾。”
像这种长者签署的“终身护理”合约,被认为是与前业主签订,新业主不承认履行条约。新业主的购买条约只包括养老院的房地产,并没有购买前业主签订的各种合约。这就跟中国在早期的经济转型期间,一些工厂和企业被卖掉,并不包括原工厂(企业)员工的就业,以及他们退休金和劳保福利等等。似乎这些问题就丢给了社会。
这家老人院的“居委会”主任表示,当事人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这个地方,无论法律结果如何,在道德上都无法接受。一个叫做“长者联盟”(Alliance for Aging)的组织正和其他人一起努力争取维持原来合同,这样,这位96岁的老妇人就不用搬离已居住22年的家园。
报导到此为止,不知道结果如何?希望结果是好的。

这件事再次告诉我们,除了死亡,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其它的“永远”。
09/03/2024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