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争黑暗 盼和平光明

昨晚小丫头从纽约下来了。她们乘坐精灵号(SPIRIT)航班票价惊人的便宜,单程只要$40。但是,一个托运行李就要45美金。也就是说,一个人(机票)还不如一个行李值钱,真不知道这是什么营销方式。

今天开始,跟小丫头从早晚出门骑车,上午半小时一次课,下午半小时手工课,教材都是她妈妈带来的。然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她对新买的黑白两用版很感兴趣,尤其是黑板。上下午都在那里画画和写字,看来,这个板买得值。几个月不见,小丫头又长高了一些,说话更流利了。路上见到人,也会挥手打招呼,不像以前还要督促她。进步明显的是吃饭利索多了,而且也不再把桌椅弄得脏兮兮的。

课余时间,带着小丫头都社区俱乐部去玩。她还记得到台球室去撞球,不过今天有给她增加一个新项目,到练功房去玩各种练功球,小丫头玩得很开心。

晚上出门走路,小丫头还是记得一定要等姥爷出来一起走。让我觉得,快要走到人生终点时,还有一个小小的被别人需要和依赖的“重要性”。值此乱世,实在令人欣慰。


俄國入侵烏克蘭,圖為基輔一名婦女抱著小孩躲進防空洞。(美聯社)
基辅一名妇女抱着小孩躲进防空洞。(美联社)

不过,上图的这位小女孩,今天就不那么幸福了。

“如果我们能活过今夜,就让明天来讪笑我们的紧张与愚昧…但直到太阳重新升起之前,我们又将重新面对俄军开战的无间黑夜…”

极为紧张的社会气氛,虽然让4,000万乌克兰人几乎“全国失眠”,但早已习惯8年战火无情的乌克兰军民,枕戈待旦之余,却也总期望莫斯科只是虚张声势——大家都想太阳升起之后,又一天的危机能勉强过去。不幸,今日噩梦成真。

24日清晨5点,俄国20万大军入侵全面进攻乌克兰。乌克兰人才终于不可置信地迎来“心里有数”的最恶战局。欧洲很多国家都认为,今天是“欧洲最黑暗的一天。”

转载一个乌克兰人在战前的一段心情,让我们了解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时如何想的。

据报道,一名26岁的乌克兰“战场老兵”表示:“这真是烂透了!坦白讲。我才退伍不久,刚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才正规划要和未婚妻一起先同居迎接新生活…但能怎么办?我猜时势永远大于我们个人的幸福吧。”

这名其实才26岁、但却在顿巴斯战争中有着5年作战经验的后备战士,无奈但也坦然地说:“当然啦,我的家人一定很沮丧,但讲真的…在乌克兰,有谁心里不早就清楚这一天迟早要来临,毕竟世界没看到的战场实况,本来就是乌克兰过去8年日日忍受的战争日常。”

“虽然我总是正向思考,但我也还是会理性思考——只希望现在的局势,不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虽然要战,我必定会战…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普京脑子能及早清醒,在不可挽回之前快点收手吧!”

虽然在这波征召令里,虽然有许多人因为不同的家累因素(例如一名战地军医,目前已成为独自扶养3岁儿子的单亲妈妈,就没办法选择放下儿子回营作战,并因此感到极强大的耻辱罪恶感)而没能第一时间回归战场,但绝大多数的老兵却都仍默默收拾装备,义无反顾地踏上这场胜算极低的最后之战。

一位乌克兰记者说:“当这些人花了那么多时间与力气、终于学会了与和平共存后…战争又重新召唤他们回到地狱,但你知道吗?他们没有一个人怨天尤人,每一个战士都理解现在的国难状况与宿命。

这一切都太过超现实,令人无法置信的悲剧。我坐在这里,等待第一声飞弹或砲火的爆炸声传来…我坐在这里,等待整座城市被攻击断电,我与世界的链接因网络中断而完全死尽…我坐在这里,想着我好多朋友正散在全国各地的前线战壕里…我坐在这里,好奇着今夜的乌克兰父母,要如何告诉孩子们今晚将会发生什么事… “

我们今天坐在和平的环境里,不管是在美国海是中国,听到这些战争马上就要来临时乌克兰人的心声,慌乱、悲哀和无助,我们会怎么想?乌克兰人也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啊!

月亮隐入无边的灰暗云层,我的心情是沉痛的。


2022年2月24日

更换能源减通胀 调节食谱增健康

早上到医生那里去看例行检查结果,其实化验结果在网上也可以看到。不过,对我们这些尚未“久病成良医”的生瓜蛋子来说,那些检查结果只是比看天书要好一点。每一个有颜色(红色或者橙色)标志的项目,要在字典上看看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对照一下中文。有些如血脂、血糖等,看多了听多了,也就知道了。其实大多数还是似懂非懂。关键是这些指标具体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好,应该怎么办?所以,我还是愿意听专家(医生)解释。听他们用老百姓能听懂的普通话讲明白,而且听不懂的可以当场提问。

今天的结果是两项指标比六个月前要高——血脂和血糖。我也注意到最近体重在上升,好像是哪儿有点不对。

医生问我运动的情况,听说我早晚小散步半小时以上,表示这方面不错。然后问饮食有没有什么变化,一日三餐吃什么,以昨天举例。一般来说,早上一碗热干面(二两)、一杯牛奶咖啡、一个鸡蛋,有时候还有半个到一个面包。中午一般是米饭,一荤一素,荤菜多是猪肉,也有鸡肉、鱼,有是还有牛羊肉(火锅),素菜是大白菜、小白菜、豆角、西兰花和现成的袋装色拉。晚上一般吃中午剩下的,不过量要少些,有时晚上不太饿就不吃那一顿,吃点果仁、水果等零食。

医生认为,还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多了一些,要减少面条和米饭的摄入,改为多吃蔬菜肉类,在细粮中加一些粗粮,如早上可以将面条换成燕麦粥,隔一天换一次,吃面条就不要同时吃馒头面包,反之也是一样。牛奶也从全脂改为脱脂。少吃红肉(猪牛)该吃白肉(鸡鱼)。其实,饮食这方面的道理,早就听说过,就看自己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咀。医生没有给我开药,她认为我还是以自我饮食调理为好。

当我跟医生说,脱脂奶不好喝,就跟奶粉调的牛奶一样。医生点头赞同,笑着说,她小时候在农场和新鲜牛奶,习惯了后改喝脱脂奶也不习惯,现在她每到周末还是喝全脂奶,平常时间就喝脱脂的。喜欢和习惯了的东西,不要一次就改掉或者换掉。要慢慢培养对身体健康的好习惯。出门前,还叮嘱到:“要养成好习惯,养成习惯就好了。”

其实,这段时间的确是没有太注意饮食,蔬菜的比例少了,早上吃的有些过了。退休前,上班那些日子,我一般都不吃早饭的,每天早上啃一个苹果,喝一杯咖啡就过来了。退休后,渐渐习惯了每天锻炼回来都吃一个大早餐。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早上吃热干面就顾不上吃苹果了。遵照以前的医嘱,少吃多餐,中午我一般都不吃太饱,晚上也吃得少。因为晚上睡得晚,有时候肚子会饿,一般就吃点干果什么的,渐渐有些习惯了。现在要注意早餐的搭配,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减少一点。

隔一段时间,看看医生,及时调整一下“不良习惯”,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我比较赞同医生的治疗方案。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主要从培养健康习惯入手。自我评价,除了在摄入上有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消耗少了。自从天冷不去游泳池,也少到健身房活动,运动量相对减少了,恐怕这也有一定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减少不好的摄入,通过适当运动增加输出,让身体在健康的频率上波动。


问题

纽约州居民这个冬天的电费和取暖费大幅上涨,比往年冬季高出两到三倍。这其实是许多州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的问题。下面看看通货膨胀在这个方面是如何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消费者普遍对此感到不安,纷纷向联合爱迪生(ConEd)公司和其他电力与天然气供应公司投诉。除ConEd公司外,其他公用事业公司的帐单也都在上涨,长岛公司的电费比去年2月涨价26%,哈德逊河谷地区今年冬天可能上涨46%,州电力与天然气公司的用户说,他们的帐单比一个月前高出121%。

电费和取暖费的上涨加剧了民众的财务困境,许多人仍未摆脱疫情带来的危机,而由于欠费,纽约州未来数月约有130万用户的供电会被切断,目前纽约州拖欠的电费和取暖费累积已超过17亿元,今后很难看到偿还的希望。公司供电收不到钱,只好对欠费者采取停止供电。

原因

纽约州约70%的能源来自天然气,ConEd公司表示,电价上涨主要是天然气价格猛涨,但他们并不生产能源,州公共服务委员会规定了公用事业公司向居民供电的费率,ConEd等公司是将涨价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意味着天然气价格升高,用户的电费和取暖费也随之升高。

即使消费者转换到另一家供电公司,价格也不会便宜,因为纽约用户虽然有权选择公用事业公司,州公共服务委员会也公布了能源服务公司的名录可供消费者选择,但输电网络则属ConEd公司专有,无论哪家供电公司使用都需付费,而私营公司对客户的收费往往更高。

方法

州长霍楚和州公共服务委员会(PSC)要求公用事业公司进行改革和加强能源储备,以应对物价上涨,并为消费者做好服务。

由于ConEd公司无法控制电厂的供电价格,只要是采用化石能源发电,电价就必然与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密切相连。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超出了州政府的管理权限,需要联邦政府采取行动降低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

因此,作为州一级的政府,要改变电价与能源价格的关系,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电力市场的结构,目前提出的改革建议包括兴建新的输电线路,从上州和加拿大引入再生能源,以及对供电企业的税费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长远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还没有提及如何发展新能源的问题。

消费者维权组织呼吁霍楚和州议会考虑从125亿元的联邦疫情纾困金中呼出12.5亿元,用于补偿欠费。这是挖东墙补西墙的方案,虽然可以临时管一阵子。但是,杯水车薪,不是长远之计。

消费者维权组织认为,避免帐单过高的唯一的选择是使用再生能源,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由于抵制中国的太阳能板进口,现在安装太阳能板的费用更加昂贵,前期投入太大,非一般老百姓可以支付。不能解决那些连电费都付不出的消费者的问题。

其它还有一些临时缓解问题的办法:无力支付高额帐单的民众可以向ConEd公司和州公共服务厅投诉;消费者可根据家庭收入与人口的不同,可以申请州府的多项援助计划。ConEd等公司也有协助消费者付款的计划,以可负担的方式支付帐单。维权组织建议,为了避免因为不付款而帐户被关,消费者即使不能全额付款,也应部分支付。

而那些还能付得起账单的消费者,他们得不到政府的补助,是真正受影响的消费者,就只好买单了。或者,花更大的投入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


2022年2月23日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