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屋后棕榈树 四处找寻无乳糖

一个工作效率比较高的上午。

完成例行的早上散步和早餐后,把棕榈树清理了一下。因为明天是星期三,社区每到这一天都会有回收残枝枯叶的服务,只需要将门前屋后的残枝败叶收集到一起,摆在门前的草地上即可,到时候会有人清理装车。这项专门的服务是马里兰没用的,马里兰只有一般的家庭厨余垃圾和废纸塑料回收两项服务。平日里锄草和秋天落叶的收集,通常都是将落叶装入大纸袋或是塑料袋中,放在门口马路边,会有垃圾车收走。我们社区的这项服务不知道是否坦帕其它地区都有,说不定这是我们是物业管理费较高的原因。

棕榈树和其它的树落叶不一样。以我们家的这几株为例,棕榈的新枝初始时,颇似一把出鞘的利剑,挺拔向上,直刺蓝天。等长成一把巨剑后,就开始温柔起来,剑锋上慢慢往外生出嫩芽,嫩芽在风中摇晃几下后,在地球引力下慢慢下垂,形成细细尖尖的树叶。细叶在阳光中开始长长,随风摆来摆去,宝剑就变成了一把弯弓。时光荏苒,树枝在阳光和风中茁壮了,丰满了,青年壮年老年了,叶子开始发黄,再往下就枯萎了,往下耷拉着那曾经笔挺的剑身。即使这样,树叶还是跟树枝不弃不离,衷心维护着树枝的最后尊严。不像其它众多的树种,春夏之际,只管自顾自的发芽怒放,到了秋天就撒落一地,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在寒风中哆嗦。在这一点上,唯有北国的青松苍柏可比。

老枝枯黄垂下,新枝挺拔又生,一部棕榈的生命之歌。老枝曲终,会长久的眷恋树干,久久不分离。社区会有员工定时来割下小区房屋前后的老枝和修理花草。这个时段比较长,天热大概是一个月来一次,天冷就不知道了。剪掉老枝后,会在树干上留下一个“根兜”,这个根兜随着年龄的衰老而干枯,跟树干的维系越来越薄弱,终于,有一天在风中脱离树干,回归尘土。我今天的附带任务,就是用长杆将那些已经松动,却恋恋不舍,还没有自由脱落的老树兜从树干上拨弄下来。前后几棵树,弄下来两大抱的树兜,堆在路边树下。

其实,主要的任务是将棕榈的“花果”摘下来。我们家的这种长枝棕榈树,会开一大串黄色的花。说是花,但是却没有花朵。初时,全是那种像鱼籽大小的花粒,渐渐有黄变绿,长成绿豆或者豌豆大的果,随后长成蓝莓大小。然后,盛及而衰,由蓝绿变成褐色。一部分残留在树上,随风迷糊打着瞌睡,另一部分落地生根,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留恋不舍的残花败蕊,用长锯连根锯下来。前前后后有三朵,很容易就完成任务。好在今天没有老树枝要锯,那个活儿比较费事,只消锯两枝,汗就淌下来蛰了眼睛。

收拾完棕榈树,汗水开始张开汗毛孔,蓄势待发了。出门去一趟邮局,给女儿寄一个报税软件的磁碟。这种报税的软件可以一碟多用,主要是用起来方便,计算完交税或退税的金额后,直接从网上将结果上报国税局,而且很快就会受到国税局的处理结果。记得早期都是用手填表,还要到邮局去寄税表。那时候,报个税是一年中的一件大事。现在,买个软件,坐在电脑前就搞定了。

今天是周二,又是上午,邮局应该人不多,特地选了一个偏僻的乡村小邮局。不料,进门后,有七八个人在排队。队伍排到柜台外门的走道上,前面靠近门的妇女说她已经等了近20分钟。不会吧,就这么几个人?果然,几分钟过去,队伍一动不动。后面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是个白种人,黄头发,白皮肤,褐色的眼睛,叽叽喳喳的讲一口西班牙语,很可爱。给我们的等待时间,增添些许乐趣。

门里面到底在干嘛呢?外面也看不见。不过大人门是有理性的,既然都是来发邮件的,不等怎么办?不过,十分钟后,小姑娘受不了了,拉着老太太的手,离开了邮局。外面天气很好,邮局里面很凉快,我也不着急,掏出手机来看微信。终于,队伍开始挪动了。排到我,前后一分钟就完事了。也不知道刚才里面在寄什么,两个邮局窗口,愣是十分钟不动窝。

邮局的事情搞定了,回家路过沃尔玛,顺便进去买点食品。其它的食品都有,鸡蛋、肉末、蔬菜、德克萨斯土司(油炸面包片),只是无乳糖牛奶(lactose free milk)还是没有货。

和许多人一样,如果喝一般的生牛奶,我的消化系统会有反应,比如拉肚子。听说有的人严重到呕吐的程度,据说这叫乳糖不耐症。主要是牛奶中有一种糖,叫做乳糖,有的人的消化系统缺乏一种酶,很难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为什么会这样呢?问上帝吧。这个世界总是那么不平等,偏偏我的胃就缺乏这种酶。

在中国时,人们习惯是将牛奶煮熟了喝,这时候乳糖就分解了,所以没有吸收不良的问题。记得刚来美国时,看见别人都是从冰箱里拿出奶瓶,倒在杯子里就直接喝。我也照此办理,结果上课的时候,肚子里叽里咕噜的很难受。好在宿舍里有微波炉,在微波炉中加热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一扇窗户关上了,另外一扇就可能打开了。我发现市面上有一种无乳糖牛奶,是在普通牛奶中添加乳糖酶,将乳糖分解后,使其容易消化。无乳糖牛奶除了喝起来不会有反应以外,奶味似乎更醇厚,而且略带一点甜。我喝了以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无乳糖牛奶,虽然价格比一般的牛奶要贵,而且现在还从一罐$4涨到了$5。

近来,这种牛奶沃尔玛缺货好久了,到好事多(Costco)去买,也缺货。网上查了一下,据厂商说,产品短缺是制造网络意外延迟的结果。现在已恢复全面生产,应该会在2月25日这一周开始在主要零售店看到补品。是吗?今天3月22日,快一个月了,沃尔玛和好事多这样的大型连锁店都没有,“制造网络意外延迟”恐怕不是原因吧。不过,其它普通牛奶倒是不缺货,看起来应该不是牛奶供应短缺的问题,多半可能是厂商生产环节上的问题吧。我担心的是牛奶的短缺,会导致之一系列跟奶制品有关的食品缺乏或者涨价,要是这样,那么,问题就大了去了。

11点多钟回到家,一个上午过去,干了这么几件小事。


脸书送来去年今天写的一首小诗,不说都忘了。


2022年3月22日

麻将一圈复常态 颠沛流离到何时

佛罗里达的春分是在阳光中度过,温度也不是太热,有风不断吹动着前庭后院的花草树木,一个前后通风,干燥凉爽的日子。看去年春分小诗,好像春分前下过雨,所以便有雨脚初停和绿涨侵渠的句子。南方的春分如此,北方的春分,弄不好还会有雪。

六年前的春分是2016年3月21日。常言道,春分花信:一侯海棠,二侯梨花,三侯木兰。那年马州花信是:海棠卸了春红,梨花枝粉待白,唯有木兰肆意绽放。并且,那日逢雨雪。有脸书所存小诗为证。

不期雨雪度春分
满目幽兰醉玉裙
惊鼠回眸香一瓣
冰壶茶话待炉熏


晚上有恢复了打麻将的活动。自从疫情关闭社区公共场所开始以来,这种集体活动已经停止两年多了。到了社区的俱乐部一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屋子里已经有了两桌人在打牌,我们是第三桌,如果坐满了,可以坐9桌人。疫情之前,一般晚上,一个屋子也就两三桌人。这不是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了吗?这样的活动室俱乐部有三四间,有的比这还大。我到其它房间看了看,也是三三两两的没有空房。原来,不经意之间,我们社区的人们早就恢复到常态了。

出门时六点半左右,太阳还晃眼,就像下午四五点钟,开车还带着墨镜。等坐下打了几把,不知不觉屋里又开了两桌。一个房间又五桌,这还是少见。是否要戴口罩呢?我还在犹豫之间。一个房间五桌二十几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戴口罩,看来,社区里的人们早就恢复日常生活了。

今天运气不好,打了好几圈都是输,最后只赢了一把。不过,看到人们恢复常态,这种感觉非常好,以后我们其它的聚会活动如打牌,聚餐等等的,大概都快恢复了。听说,又搬家来了好几户中国人,期待跟新人们见面。不管社区外面如何,里面的生活开始恢复常态了。真好!


疫情美国已经好转,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看样子,结果就在这几天。

脸书的视屏中,看到一个乌克兰的北京人,一家5口人,老婆是乌克兰人,三个小孩,从基辅一路撤出,途径罗马尼亚、德国、瑞典等国的一路艰辛。

相比起那些战场和城市伤亡的民众,他们一家还是幸运的。

乌克兰首都基辅居民大楼被炸毁,消防人员救助居民逃生。

另外,看到莫斯科华人的视屏,提到生活不方便。西方信用卡支付机构宣布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网络支付平台PayPal也宣布暂停服务。他们的信用卡只能在国内使用,中国的银联是俄罗斯人唯一可以对外通用的付款方式。但是当地银行有的是没有卡了,有的是不办了,有的是需要预先登记,而三月份的预约都已经满了,而且有的银行干脆停业了。他和妻子(俄国人)带着孩子,在莫斯科大街上转了半天,也没有办成。

这家俄国华人家庭与上面那一家乌克兰华人家庭比起来,又幸运的多了。至少他们没有离开家园颠沛流浪。

所有那些平安在家的人们,你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了吗?


202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