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几乎每天都会哗啦啦下一到两场雨。气温不降反升,有一种进入雨季的感觉。但是,路边有些树才刚刚冒出嫩芽来,光秃秃的树枝上黄中带点绿,明明是初春的模样。对于我来说,早晚出门长袖衣都穿不住了。
借春风里的风筝,放飞形象思维。

《放风筝》
春日的蓝天写满了诗意
和流云浪漫的憧憬
竹馬青梅在三月的草地上奔跑
追逐杨柳的婀娜和蝴蝶的翩跹
微风轻吹 我的形象思维
在思维形象里飘升
手持人生一缕游丝
我在古诗词里放飞
那只醉了的紙鳶
下午一场雨后,到了晚间凉快下来。出门看见一轮圆月当空,掐指一算,二月一号是大年初一,今天不是十五,也是十五前后的样子。
看到一条中国有关疫情的消息,据说有个《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公布。重新定义中国新冠诊疗的标准,其中有四大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轻症只需集中隔离管理,无需再“住院治疗”。
第二、给解除隔离的标准松绑,核酸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
第三、抗原检测没有替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仍然是确诊的指标。
第四、辉瑞新药Paxlovid进入治疗推荐,居家也可以服药治疗。
从目前世界和中国本土的疫情来看,从封城——重点清零——(逐渐)躺平,这是比较符合当前情况的政策修改。关键之点是,世界范围内新冠(奥密克隆)死亡率都在大大减少,而在中国死亡率为0%。这比任何目前世界上一种疾病造成的死亡都要小。除了疫苗预防以外,感染后如果症状严重也有药物治疗。因此,基本上可以当作一种流感来对待,清零和封城应该没有必要了。如果,上述消息属实,表明中国大陆疫情政策开始发生重大的改变。既符合国情,又适应世界疫情发展趋势。

美国这边,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以前政府规定的一些防疫措施各地基本取消。民众心理也不再把疫情看作当前的首要大事。比如以往一年一度的纽约圣派翠克节(Saint Patrick’s Day)大游行是纽约一个盛大的节日,每次都会吸参数十万观众驻足观看。2020年,因为突发疫情,圣派翠克节大游行在3月10日,也就是举办一周前被迫取消。那年的3月22日,整个纽约市都关闭了。直到去年年底,市政府才允许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恢复举行。当时圣派翠克节大游行的组织者算是看到了希望。
以我家发生的情况来看,外孙女3岁,在学校感染,检测为阳性,本人无症状。在家隔离一周后,自行病愈,转为阴性,目前一切正常。所谓隔离,就是普通的居家休息,不上学了,并无特殊治疗,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小丫头好了后,家人也没有感染。事前,小丫头也没有接种疫苗,这次就只当是打了预防针了。
另外,朋友的孩子一家四口,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先确证两人,一大一小,后感染另外两人,也是一大一小。他们有一般感冒发烧咳嗽的反应。在家隔离一段时间后,居然大人小孩都痊愈了。因此,身边的事实告诉我们,新冠变体奥密克隆并不像开始那样,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完全可以不治自愈。
随着新冠变种的弱化,如奥密克隆死亡率低,以及医治条件的强化,如疫苗、治疗性药物的上市,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观念,走出恐惧。虽然如此,目前情况下,还不可以完全躺平。我认为还需要继续保持警惕,密切观察世界疫情的动向。
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