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轩日落风初定 暮霭清波云水中

从游泳池爬起来,坐在躺椅上喘口气。对面的太阳刚刚没入地平线,一面湖水全被落日映得通红。蓝色的天空中,一两架飞机不紧不慢飞过,在天际上地划出一长一段的两条白线。头顶上竟然是一弯细细的上玄月挂在那儿。八点钟,太阳落山,新月当头,水池和湖面渐渐安静下来,又是一个白天过去。

洗完澡坐下来,身上的汗水依旧没有停止,一种运动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晚上散步时,一把亮晃晃金灿灿的弓的吊在天顶,把周围群星的璀璨都压了下去。想不到傍晚时还是银白色的月牙,天黑后竟然这么耀眼。

今日立夏,学习作宋词小令《青门引》,创调之作又是那个风流人物张先。调名本意借长安城东门秦东陵侯的遭遇,咏叹人生贵极而衰的命运。

为立夏习作一首《青门引》。

雨后平湖静
新月半钩云影
清波暮霭水光中
千丝一缕
个是楚天景

临轩日落风初定
草没荫蹊径
出林举首溪岸
晋人不得桃花境


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在美国的中国人,讲到一个海外华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离开还是留下,这是个问题》。

作者写道:“是啊,为什么不考虑留下?我目前旅居的这个国家,虽然有诸多问题,比如枪支泛滥,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党派纷争,特别是两年前大选中撕裂的口子至今仍未弥合,但是日常生活中确有很多让人留恋的地方,比如干净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友善的民众……尤其是还有,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所以,依然每年都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踏上这片土地。”

是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宽松自由的社会管理形式,实在是一块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作为普通人,无非只想过上一份普通的、正常的生活。将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如果能在出生地和从小生活的家乡获得这样一种生活,为什么非要背井离乡,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打拼?中国改革开放后,为什么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很多人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后,为什么仍然要“北漂”,要出国?这个问题如果有答案,那么,前面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2022年5月5日

百年之后谈五四 算命性格爱丽丝

七点钟,太阳西移,天色还是很亮。游泳回来,冲个凉后,浑身还是冒汗,不小心汗珠就顺着脸上流下来。坐在电脑前,还要将电扇打开,好一会儿,才能慢慢把体内的热散掉。

看到脸书里一个在上海的德国人讲,他怎么在封城中坚持锻炼,其中有一点让我感悟很深。他在回答一些网友的问题时说,减肥关键在于掌握好摄入和输出的关系。其实吃什么倒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吃了以后要通过锻炼让那些过多的卡路里热量消耗掉,就是通过各种运动让吃进去的东西变成汗水流出来。如果不运动或者少运动,只好采取少摄入的办法了。在我们这个年纪,我比较赞同适量的运动,和减少摄入量。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天生的就是长不胖,怎么吃都无所谓,实在是上帝的宠儿。多数人还是吃多长胖的,尤其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没有办法,这既是规律也是命运,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脸书上看到有人算命,于是也上去算了一个,结果如下:

说我是的性格色彩是爱丽丝蓝(Alice-Blue)。这个爱丽丝的蓝色颜色,接近浅蓝灰色或钢青色。据说是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女爱丽丝·罗斯福·隆约创造起这引起时尚感觉的颜色。不知道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但是有一点倒是正确的,我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我喜欢蓝色的安定沉稳和深沉,而这些恰恰是我性格中没有的。


医生说,睡眠是人体的最好修复方式,身体在睡眠期间,也是最好休息的一种方式。如果睡眠规律的人、睡眠质量好,会比一般人看起来更健康。我现在不知怎么睡觉很晚。常常是半夜12点还在电脑上看一些小节目,睡着了早上就起不来。勉强起来,也是睡眼朦胧的。不过早上在社区散步,却可以让我清醒过来。

退休前,曾经由一段时间,睡不好觉,每天清晨4点多醒来,由于担心怕睡过上班时间,然后就很难睡着了。时间长了,白天就会处于一种疲劳的状态,在工作上就不能认真的投入。后来,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以前睡觉是不会这样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正好看见同学们开始退休了,于是改变了原本打算再工作几年的计划。现在回想起来,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虽然不上班,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也不要随意养成不良的习惯。社区里有些中国朋友就睡得很晚,常常是熬到转点之后,听说是早上床睡不着觉。我想大概是养成了一种习惯,到时候就难改了。其实早点上床,我也是睡得着的,只是有时候比较恋战,看了一段又一段,很难停下来。试着从今日起,尽量争取在11点前上床。用看书替代看电视。一般情况下,靠在床看看书,很快就会困了。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广场聚集北京13家大学逾3000名学生。

今天是五月四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大陆把这一天定位五四青年节,以纪念五四精神。

然而,什么是五四精神?在当时,是反帝反封、发扬民主、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一百多年过去,反帝的任务已经完成,反封的任务应该说大体完成,民主和科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前,我们纪念五四,应该怎样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呢?这些问题应该问问那些新世纪零零后的一代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五四,是否会在这一天想想这个问题?

1919年后,上个世纪的天安门广场,又经历了好几次这样学生走上街头,聚众集会的场面,现在的零零后年轻人恐怕都不记得了。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的中国人也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华复兴”中有意无意地渐渐淡忘。也是,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嘛老提那些不愉快的事儿。


202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