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行 十 再访锡安

这时候的峡谷峭壁少了一份雄浑壮观,多了一丝小巧灵秀,峡谷内色彩斑斓的奇峰怪石与苍松翠绿的茂密树林相映成趣。

一大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为了早点到景点避免天热。推窗一看,东方已现曙光。澄净蔚蓝色的天空中,启明星已然明亮地悬挂在东方,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启明星下面一弯如钩的残月已经在东方升起,似乎是嫦娥在向太白金星招手问安,告诉太白今日她来代班,老人家可以早点歇息了。大地尚沉睡在暗夜之中,空气似乎凝结,树叶在睡梦中一动不动。远处公路上的路灯,熬了一个通宵后,还在黎明中静静地坚守岗位,只有交通灯偶尔眨巴一下红色的睡眼,然后换为绿色提示路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此刻的我们,跟昨天相反,从西往东,再次探访锡安国家公园。

锡安国家公园是一个以多样的徒步线路闻名的国家公园,东、中、西三线都有很著名的徒步线路,也有很多长线徒步线路将东西线和中线连接起来。最著名且不需要太长时间的线路主要集中在东线,而且游客服务中心和公园大巴士都在东线,这也是东线游客最多的原因。

从昨天的经历中,我们知道:第一,自驾车穿园而过的游览方式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必须乘坐公园的大巴士;第二,五月底的锡安,中午温度高达华氏一百多度,不宜在午后游览;第三,所有景点均为短途徒步(Hiking),而且多为登山。因此,我们选择了两个徒步在1哩左右,适合本团的具体情况的步道。

翡翠池步道

由于我们天不亮就起床动身,公园刚开门我们就进去,因此今天很容易就找到了停车位置。公园大巴从南向北共有九站。公园大巴的第五站锡安旅馆(Zion Lodge),是我们的第一站。锡安旅馆前面有一个超大的草坪,中间有一棵枝叶繁盛的大树,绿茵华盖下常有有人歇息。还有园区内唯一的餐馆,渴了可以来杯咖啡提神或者饮料清凉,饿了也有快餐充饥。

我们在这里下车,是因为这里可以通往翡翠池步道(Emerald Pools Trail) 。翡翠池步道又分上中下三层步道,其中下层步道属于容易级别,约为1.2哩,来回1个小时。我们开始选择的就是这一条。

根据公园的步行指南,上中层两个步道属于中等难度。中层步道1哩的路程,坡高无路,有阶梯扶手,基本上是在山崖中登攀;上层步道也是1哩的路程,不过根本无路,完全是在山石中间爬山,而且坡度更大。如果说中层步道需要40分钟,上层步道相同的距离,则需要60分钟。

为什么要叫翡翠池步道呢?因为公园周围的山石基本上以红色为主,而这条步道的山上有瀑布和清泉,可称沙漠里的绿洲。我在瓦蓝湖健身房里,多次在跑步机上的视频中看到翡翠池步道上的瀑布,可以说是仰慕已久,“虚拟”中多次相会了。此刻,真有点像见一个从未谋面的老友,迫不及待了。开始山路较宽,坡度不是太大,在不到半英里的地方,植被变得更加茂盛,再走不久,就可以听到远处水滴的声音。

下层翡翠池步道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一个水淋淋的壁龛般的岩壁出现了,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扶手。小径环绕着弯曲的悬崖,悬壁上流淌着滴水和泉水。据说水盛时节,精致的瀑布从高处泄下,下面的水池被染成翡翠色,故此得名。然而,五月底大概是枯水季节,崖顶上的水没有像瀑布一样形成一道水帘,跟我在跑步机上看到的那样,而是叮叮咚咚的从崖顶滴答而下,本想吟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结果却变成了“千呼万唤始出来”。

下层翡翠池的瀑布

在公园大巴上得知,我们选择的另一个景点,半个小时的石窟小径(The Grotto Trail),因故关闭,这样我们就只剩一个可以步行的景点了。此时,团队全体成员已经都到达下层步道的终点,瀑布观景台,前面就是通往中层步道的陡峭岩梯。由于时间还很充裕,经协商,愿意继续攀登的,继续前进,无法继续的,下山到锡安旅馆休息。

中层翡翠池源头

我决定继续攀登。小径变得更加困难,沿着陡峭岩梯向上逐步攀登,就转到刚刚走过的悬崖顶部。这里有形成下面瀑布的源泉,此刻,只是一条近乎干涸的细小涓涓细流。上到这里,还没有觉得累,于是大步继续往前。这时候也分不清楚上中层的区别的,只知道越往上,路也越不好走,常常是从一块岩石踏上另一块岩石,难走的地方还要手脚并用,抓住两旁的树枝或者扶着附近的岩石。最后一段路程是炎热的,开始大汗淋漓,攀爬的速度也缓慢下来。

上层翡翠池源头

爬到悬崖上层,是一块平地。对面是一排高达的石壁,石壁下是一汪平静的水池。如果累了饿了,此处有阴凉巨石,是放松和享用午餐的好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千辛万苦爬上来,景色不过尔尔。不过,我们并不在意这里的景色,而只是享受整个爬上的过程。让我有种青春虽逝,宝刀未老,余勇可贾的小兴奋。合影留念,然后下山。

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选择绕道返回。在上中层交界处,有一条岔路,似乎比来时的要宽,而且是一条土路。不走回头路,可看新风景。这条路平坦多了,只是有的地方坡度很陡且长,需要小心撑住下行的步子和速度,搞不好人就会控制不住双腿往下跑起来。不过路面宽阔,可以看见远远的群山和下面的平地,还有我们来时的车站和锡安旅馆大片的绿地。山边路旁还有一些野花盛开。这次徒步旅行来回6哩,时间近3个小时。虽然我尚有余力,不过这是我们此次旅游中最耗体力的一段路程。

听说到东线有三个必看景点,除了“翡翠池”步道外,还有“天使降临”步道(Angels Landing Trail)和“窄道”(The Narrows Trail)。天使降临步道被评为全美十大徒步路线之一,起点就在就在我们选择的另一个景点,因故关闭石窟小径。该步道往返5.4哩,以险峻著称。虽然可以达到锡安国家公园的制高点,观赏雄奇的红色山岩360度环绕,蓝碧色溪流依山势蜿蜒其间,景色足够震撼。但是,非常难走。我看过视频,尤其最后半程在悬崖上,靠铁链借力爬上去,体力消耗比较大,不仅老年人不宜,就连一般人都不建议攀爬。假如,时光倒回去20年,我必攀之。

窄道是锡安峡谷最窄的一段,位于维尔京河(Virgin River)和主峡谷的上游,是公园和科罗拉多高原上最重要的徒步旅行之一。我们乘公园大巴士到最后一站,锡那瓦瓦神庙(Temple of Sinawava),就是这段步道的起点。下车后,我们沿着河滨步道(Riverside Walk)前行。从峡谷底部望高山,山石嶙峋,庄严肃穆。开车经过时,我们看见有人在峭壁上攀登,那时真正的“攀岩”,是身子悬吊在空中,从垂直的峭壁往上攀岩,而不是在山路上“爬山”。

走到河滨步道的路口,有位公园的护林员站在那里。我们询问还有多远,护林员说前方不远。小路没有了地方就是。又走了大概走20分钟,就到达窄道的起点,这里可以看到一大堆鞋子,很多人在这里脱下运动鞋换上防水鞋,开始进入浅浅的溪流。听说窄道有两条路线,专业人士走从上到下(Top-down)的路线,这条路线必须具有攀岩的执照才可以走这条路,需要2-3天的时间。一般人则走自上而下(Bottom-up)的路线,全程来回需要8-9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体力走一小段,不过越往里走,风景越漂亮。

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不在我们的行程的考量范围,所以,我们只是点到为止,在水边撩撩水,留个影。看着维尔京河水像处女一样缓缓从上流淌下来,潺潺的溪流在河床间巨大的石块尚流过,河底的鹅卵石被清澈透底的河水摇晃着,随着岸边的水草,摇啊摇地摇到儿时的外婆桥。这里的狭谷变得又窄又深,蜿蜒曲折。两岸茂密的树林,粉红色的岩石,在这里每次峰回路转都别有洞天。这时候的峡谷峭壁少了一份雄浑壮观,多了一丝小巧灵秀,峡谷内色彩斑斓的奇峰怪石与苍松翠绿的茂密树林相映成趣。

可惜的是,不仅此行不能体验锡安峡谷中这条最为壮观的窄道,恐怕今后有机会来,也不会在水中行走8-9个小时了。过去中国行刑时,那些绿林好汉常会大吼一声“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然后引颈就义。如今我只能悄悄安慰一下自己:“老子20年前,这条窄道,小菜一碟!”

记得有一位纽约的诗友曾经自下而上的在河里走了一天,将这段路上的历险和感触记录在一篇游记散文中。在途经山谷中最为壮观的岩壁华尔街(Wall Street),诗友有一段描述:

走入华尔街窄道,抚摸着两旁乌黑的石壁,我们不由抬头仰望狭缝上方的光芒。在仰望中,我们不仅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也同样体会到自身的独特,而脚下艰难的路,恰恰因为无时无刻的仰望,才变得不再那么艰难,不再那么恐怖。

这也如我们人生的道路,砥砺前行,不管周围是否荆棘丛生,不管前方是否坎坷崎岖,我们从仰望上苍和星空中获得勇气,不畏艰难险阻,前行!前行!向前行!


05/27/2022

大峡谷行 九 初探锡安

“锡安哪,你要赞美你的神!”(旧约圣经诗篇 147:12)

锡安乎 宰恩乎

今天的目的是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又译为宰恩国家公园。这两个译文中,似乎都是音译,我却不喜欢第二个翻译。因为“宰”字在现代汉语中有屠杀牲畜的意思。虽然李白《将进酒》的诗中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一说,但是使用一个“宰”字,而且被宰的对象还是“恩”,把人们心目中常常与恩情、恩爱相联的的恩,都宰断了。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把一个美好的地名译为宰恩?如果非要用“zǎi”的音,难道“载恩”不是更好一些吗?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Zion”这个词原来还是有意义的。锡安在希伯来(犹太)圣经中指耶路撒冷老城南部的锡安山,意为避难所或圣殿和耶路撒冷以及整个以色列的土地。据记载,除了美洲原住民以外,在西部淘金和大开发时期,摩门教徒最早(1858年)发现了这个峡谷,并在此定居。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上帝赐予的避难所或圣殿,所以用这个词命名了这个地方。从这段历史看,翻译成“载恩”不是更好吗?

如果按“锡安”的发音,将其换成“西安”,西部的安生之地,如何?又或者”希安”,希伯来人在西部的安全之地?总之,一个好的翻译,不仅要形似(音似),更要神似(意似),让人们从声音中和文字中,理解到原文的原意。当然,应该还有更好的译文,不过,既然译文已经“约定俗成”,两者间,我就选择锡安了。

跟昨天一样,早上在同一家商店进早餐,悠哉游哉地喝着咖啡,然后出门给车加油,从驻地的小镇大街出发,沿着风景优美的12号公路前行。不同的是,我们在昨天拐向布莱斯峡谷公园的大圆盘十字路口,驱车直行向西,一直到12号公路的尽头,跟南北向的89公路相交后,然后掉头南下。

棋盘和隧道

公路边的图片文字介绍。

锡安国家公园可以从89公路南下,然后向西拐上9号公路抵达,就如我们走的这条路线。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走西边9号公路,一路东进到达公园。如果走我们这条线,可以看到一个叫棋盘山(Checkerboard Mesa)的景点。路上有观景台,供游人停车观看。我们大约11点钟到达棋盘山,迎面而来是一个岩石裸漏的半圆形峭壁,上面有独特的,多层交叉的横竖格子线,远看给人以棋盘的印象。山上是一个台面般的平顶(Mesa),后来就将棋盘山改成现在的棋盘格台面。据路边的介绍解说,垂直线是由温度变化、冻结和解冻循环以及湿润和干燥引起的砂岩收缩和膨胀所形成;水平线是由古老沙丘的残余物交叉层理造成的。

手机照的棋盘山

不过,如果从西面过来,游客参观完锡安国家公园的主要景区后,如果打道回府,原路返回,就可能看不到这个景点了。在9号公路还上会碰到一个狭长的隧道,进去之前的路面十分狭窄,我们开过去时,是单向封路,等一边的车走完,才换成另一边的车通行。进入隧道后,发现这条隧道竟然比想象的要长的多。里面很暗,主要的光线还是自己的车灯和前面车的尾灯。走了一阵,前面出现亮光,以为是要出洞了,满心欢喜,结果是隧道中开设的一道壁窗,壁窗有三扇,都是直接开在岩壁上,外面就是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这条隧道有三处开有天窗,让我们一阵高兴一会失望,不过终于开出来了。走出隧道,前面不远就是公园了。

不过,跟中国目前的隧道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记得上次回去到山西旅游,一路上都是山区,沿途有太行山、王屋山和吕梁山等山脉。我们坐的旅游大巴士时常穿梭于大山的隧道之间。这些隧道宽大敞亮,路面平稳,而且有的隧道很长,让人有一种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

时间不对 明日再来

进入公园,已经快12点了。中午的温度已很高,且阳光直射,户外十分炎热。车开到游客服务中心,那里有一大片的停车场地,我们在停车场转来转去找停车位置,却找不到车位。而且发现周围也有一些车辆在寻找停车位。怎么办?找个地方吃一顿饭,把肚子填满再说。

公园里面没有餐馆,出了公园后的小镇(Springdale)上有一些餐馆。这里有些的餐馆,另有室外就餐部分。上面有屋顶遮阴,周围是纱窗,天花板下装有电扇,电扇上面还有喷水系统。隔一会儿,就有一阵阵水雾从天花板上飘下来,被电扇吹凉了,变成清凉的水雾落在身上,倒是十分凉快。看看窗上的温度计,直指华氏101度,好家伙!吃完饭,我们又折回公园,反正我们有老年国家公园证,进出不另受费用。顺着来时的路走到景点入口,却发现,所有景点除了公园提供的旅游大巴士以外,公园在园内景点不允许私家车行驶,怪不得停车场没有空位的。

当然,步行和骑车也是允许的,但是景点很多,走路肯定看不过来。再者,时值正午,天气炎热,不宜露天行走。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到住地休息,明日一大早再来。我们的驻地在公园的西面,离这里大约一小时的距离。

途中,看时间还早,我们拐上一条小路,看一个水库的景点。这条小路就是一条乡村小道,一路上荒山野岭,少见人烟。最后到达一个小水库,一眼看去,大概跟我们瓦蓝湖区差不多,有一两辆车停在那里,水库中可见有一两条小船。这个景点不值得推荐给游人看。

下午早早就到了的驻地,一栋两层楼的连栋屋。里面的设施档次较高,很舒适,也是我们此行中最好的住处。虽然白天因为情况不明,没有来得及参观锡安国家公园内的主要景点。难得的是,我们团队成员都有随遇而安的开朗和淡泊风云的气度,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管遇到什么,都能够心平气和,自得其乐。这是经历了多少丛山峻岭,江河湖海才能历练的出来的气度啊。

“红龙虾”(Red Lobster)大餐

晚间到邻近的圣乔治(St. Geroge)城,寻了一家“红龙虾”(Red Lobster)的餐馆来犒劳自己,回来还打了一阵扑克牌,方才休息。

明天,一大早,我们将再访锡安国家公园。


05/2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