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案通过降通膨 就业强劲好消息

8月的第一个周日,美国国内有些好消息传来。

面对美国当下的通货膨胀,拜登总统力图推动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该法案要求政府在未来10年支出4300亿元,主要用在降低医疗成本,应对气候变迁,以及削减联邦赤字方面。

美国国会

经过一年多走走停停的磋商后,在周日的今天(8/7),获得美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不过,是极为勉强的多数通过,51对50票。

参议院共有100名议员,本届参院为两党团各有50席的格局。当反对和赞成人数一样多时,就请兼任参议院议长的美国副总统投上关键一票。这时候,就该副总统贺锦丽发挥作用了。

然后,法案会在近日送回众议院进行最终表决。众议院当下是民主党的天下,预计通过没有问题。

众议院通过后,最后,再由总统拜登签署成为法律。当然总统还有行使否决权的权力。不过这是总统支持的法案,应该会顺利过关。

可见,美国国会不是橡皮图章。又可见,民主党虽然赢了,但是赢得很辛苦,也很悬。


另外,劳工部5日公布的7月就业报告显示,全美新增52.8万份工作,比预期的25.8万份超出一倍,连专家都感到意外。报告又显示,失业率降至3.5%,也比预期的3.6%为低,这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低;难怪总统拜登立即居功说,现在是半世纪以来最多美国人就业的最好时光。

劳工部在股市开始前1小时公布报告,对于就业市场强劲的表现,股市的反应却下跌。股市对于就业强劲的反常反应,正好反映出美国经济目前的“非常态”状况;常态是就业增加,对经济有利,但联准会现在却希望升息能使经济减速,而经济减速则有助于遏制通膨。

对于强劲就业至少有两种读法,一是“硬著陆”,即不断升息,有可能将经济推入衰退。二是“软著陆”,即一方面升息令通膨下降,但另一方面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而就业则是经济保持增长的最重要基础,因此在通膨下降和就业持续强劲的情兄下,经济得以“软著陆”,避免出现衰退。

目前的反常局势使得经济学家们各自解读不同。有的认为通膨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有的认为就业率高失业率低,会推进经济发展,度过目前的难关。到底如何,只有走下去才能见分晓。

我个人希望降低通膨法案将会刺激经济的发展,能够让美国尽快度过由通膨带来的经济难关。


2022年8月7日

威廉姆斯吹号角 现代艺术看思想

周六,继续观看的【威廉姆斯的号角】。一共10集,终于看完了。开始了对当代艺术有了入门的了解。

虽然对当代艺术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我同意当代艺术后面的哲学观点,有生有死是地球上自然界的规律。任何美妙的的东西,都是从新奇和创新开始,然后,在习以为常中结束。这是一切创新和创意的基本特征。从介绍中所了解的美术史看,当代艺术就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否定,正如当代艺术家们认为的,传统美学“死”了。传统美学死没死,我不知道,即便没有死,在当代艺术面前也是比较陈旧的观念了。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总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幼稚和不足,我们应该在其成长中,慢慢地观察。不要因为一时的看不懂或者是有缺陷,就挥棒子将其打死。

【威廉姆斯的号角】的作者陈功,自己创立一套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艺术的六尺度模型。分别是:

–道德性:不能太出格、太恶心,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观念,要具有普世价值的底线。
–批判性:指思想性,思想的价值。挑战和批判,当代艺术的核心。
–媒介性:便于传播和影响的扩散。
–技术性:技法,手法、材料和物质的创新。
–空间性:空间设备环境,融合扩展,3D,多维和虚拟。
–实验性:创新、先验、先驱,独一无二。

作者在最后一讲“当代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中,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大到城市的公共建筑,如北京的大裤衩、鸟巢、大蛋等等,小到服装鞋帽,还有周边的家具,甚至现代人几乎须臾不离的手机。

如果有闲的话,或者想了解当代艺术,不妨看看【威廉姆斯的号角】这个系列视频节目。相信会让我们的思维和看法有所改变,或者更为坚定,尤其是身在现代西方,心却在古老东方的我们。因为,不管我们理解不理解,实际上现代艺术已经在我们身边了。

其中更触动我的还是第8讲《摄影是一种信仰》。其中提到当代艺术里面的摄影,玩的不是技术,玩的不是设备,玩的是想法,玩的是观念,思想最重要。真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前曾经也爱好摄影,那时还是沉溺在玩技术和设备的时代,思路依旧沿袭的是传统的观感美学,拍摄美片,自然风景和花鸟鱼虫。殊不知这些东西已经被无数人拍过了。在当代艺术出现后,还继续这样拍摄,当然玩一玩,也不是不可以,是不是就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尤其是照相器材(手机),越来越普及,摄影就应该从那些漂亮但是没有思想的图片中走出来。正如前两天聊到的手机大奖作品“特兰西瓦尼亚牧羊人”。如果单从技术上讲,可能都不会入围。当代艺术家开始思考那些有关人类生存的话题,比如生与死、人性、环境,并且从中提出一些深刻、高度抽象的哲学的问题。因此,摄影作品不再是那种简单的一看就明白,就感觉到画面美的作品。照相机后不仅仅是眼睛,更重要的是大脑,需要用读书和学习去加强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不像现在理解的那样,将摄影的重点放在好设备和技术细节上,沿着传统美学的观念去重复别人的东西。

说到读书和学习,作者提到看大师的摄影画册或者网站上大师的摄影作品。还提到美国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论摄影》一书,并推荐给大家。该书被认为是摄影的圣经。书中探讨摄影与知识、权力、历史,消费、伦理、阐释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从伦理道德和审美的立场对摄影进行了考察,最终对摄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现在,我对摄影的理解是,用什么去拍,不重要,有个差不多的手机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有没有当代艺术思想的内涵,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得不得奖是次要的,思想才是当代艺术的灵魂。

小结一下,了解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后面的世界观,对我而言,至少可以开阔我的视野,让我成为一个不那么因循守旧和死板僵化,越来越比较懂得生活并且稍微有些情趣的人。


2022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