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一号,一个新的月份的开始。今天也是周一,一个新的星期的开始。
《哈啰,八月》
冰激凌融化在
孩子阳光下的嘴里
夏天热得滴答在地上
舔软了小狗的舌头

太阳隔着湖边的灌木丛,把夕阳的余晖洒在热水池中。池中的水不够热,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尽管水泡在压力下依然像往常那样作“沸腾”状。一丝细细的新月牙儿在落日前的晚霞中高高挂在西天,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结束。
不知道怎么就看起油管(YOUTUBE)的一个视频节目【威廉姆斯的号角】,一个当代艺术的节目。按照讲演者陈功的理解,“当代艺术的美学标准,应该是观念之美,而非观感之美。”其中讲到一个例子,用了一张照片“特兰西瓦尼亚牧羊人”(Transylvanian Shepherds),曾经荣获2021年iPhone摄影奖(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简称IPPA)的大奖作品。摄影师是匈牙利的伊斯特万·克雷克斯(Istvan Kerekes )。

顺便提一下,照出这个大奖的手机,是一台老旧的iPhone 7,比我的iPhone 6要稍微现代一点。IPPA是一项针对使用 iPhone 拍摄的图像的国际摄影比赛。 该奖项成立于2007年。 该比赛每年举行一次,有一名大奖获得者和三名总冠军,以及19个子类别中的每个类别的三名获胜者。
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两名特兰西瓦尼亚当地的牧羊人,满面愁容地走在雪后泥泞的土地上。背景烟雾弥漫,隐约可见冒着烟的烟囱和现代工厂,地面不是碧绿茂密的草原。而且影调黯淡,可能连曝光都有些问题。
照片看起来并没有美感,即所谓的观感之美。如果按照经典的唯美理论,连曝光都不过关,肯定不能入选,更不可能获大奖。
但是,这张照片就是获得了大奖。大奖的原因明显的不在画面的观感之美,而在于观念之美。在于其作品的思想深度,提出并反映了对现代生活还不能适应的一个群体,以及他们那种悲惨的生活状态。看到这样照片,人们可能会想,这是哪里,草场在哪里,那些羊羔的命运,还有牧羊人的命运等等?人类面临这样的处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人们从美丽的花朵,壮丽的山河的观感之美中,转移到发人深省的“特兰西瓦尼亚牧羊人”之类的当代艺术所表现的观念之美。

还有一张获得第一名的照片“难分难舍”(Bonding),让我想起俄罗斯民歌“你看那匹可怜的老马,它载我走偏天涯。”
通过这些例子,至少让我多少明白了一点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不同追求和理念。最近沉溺在日本的“摩灭”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美学概念中,不知道是迷糊还是开窍。

《再见!七月》
暮色嫣红中
我收拾一下行装
继续无事忙
*《红楼梦》中贾宝玉绰号“无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