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立标准 欧洲子宫乌克兰

以前碰到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位妇人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的爸爸是妇人的大儿子。同时,这个儿子的妈妈又是他的嫂子。这个儿子应该怎么称呼这位妇人?

这个问题如果按常理去想,确实不好回答。不过回答起来也简单,就两个字。

美国犹他州有一对夫妇,妻子因为患病,子宫被切除。但是,两人很希望能够有自己孩子。于是,他们决定找一个代理孕母。这种情况,多半由专门的中介公司代理,代理孕母和需求方双方之间的情况是互不知道的。

中介公司找到一名合格的代孕者,将夫妇的受精卵成功植入代孕者体内。十月怀胎,一朝生娩,顺利产下一个男婴。

这名合格的代孕者,就是这位丈夫的母亲。

这是来自【世界日报】转载【镜报】(Mirror)的一则报导。

报道最后提到,夫妻俩得知妈妈当代理孕母时,激动得流下泪来。为了让妈妈孕期轻松一点,夫妻俩每周都会花时间为妈妈下厨,也会为她按摩浮肿的脚,表达感激之情。


代孕妇女 (网络图片)

在美国,代孕一般来讲是合法的,也许各州情况不一样。根据专家的意见,代孕成本约介乎于10万至20万美元之间。

澳大利亚似乎也可以代孕。据报道,一名澳洲女星瑞贝威尔森(Rebel Wilson),跟一位时尚女总监蕾梦娜交往,两位女性“夫妇”愿意组建一个家庭,并抚养孩子。于是请了一位代理孕母。瑞贝威尔森最近宣布,她们有了一个宝贝女儿,叫萝伊丝莉莉安。

俄罗斯的故事,就有点传奇了。有一对富豪夫妇,自己不能生育,却爱小孩成瘾,两人约定收养105个孩子。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从2020年3月到2021年7月间,他们找代理孕母生下22个宝宝。最近因富豪丈夫意外入狱,不得不中断计划。于是,这就成为一条新闻。

俄罗斯夫妇和收养的孩子 (取材自Instagram)

我没有做过统计和调查,但是从新闻和其它渠道来源了解到,代孕在很多国家是合法的,原因是代孕有助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生育的人们获得抚养子女的机会。

听说,现在正经历战火之苦的乌克兰,其代孕产业颇为知名。根据乌克兰相关法律,女性可以代理孕母身分生下孩子,但不被认定为其母亲。代孕生产的新生儿出生后,需求方父母(或称作“准父母”)将会在孩子的出生证明上登记为父母。境外的准父母可以“孩子正式父母亲”的身分入境、为孩子办理护照文档,再将孩子接回自己国家。

乌克兰代女子孕 (欧新社)

委托乌克兰女子代孕及生产,所需的费用约为3.5万至5万元美金,平均费用仅为美国的1/3,因此对准父母来说更具吸引力。乌克兰在战争爆发之前,每年有超过2000名婴儿通过代孕方式出生,大多数的准父母来自欧洲及中国,为全球最大的代理孕母国。因此乌克兰又有“欧洲代孕之都”及“欧洲子宫”的称号。

在战争初期,乌克兰最大规模代孕机构旗下照顾的代孕妈妈高达500多位,她们分别处在不同的妊娠阶段、需要不同阶段的医疗照顾,且在战区中转移新生儿也有许多风险。位于基辅的BioTexCom地下室的托儿所中,19名新生儿躺在婴儿床上沉睡、由医护人员照料喂奶,上方则传来交战的砲击声。战争延烧至今已8个月,乌克兰代孕机构仍需适应战争带来的各种困境——不仅须保护代孕母亲和腹中胎儿,也要保护刚出生、却未能等到准父母接应的新生儿。他们共同困在战火中相依为命,迟迟等不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2020年位于基辅的代理孕母中心。(欧新社)

每一位代理孕母都有自己在战火下的故事,尽管这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但其动力来源还包括了对孩子的爱,以及确保孩子安全的心愿。有许多无辜的市民、英勇的士兵死于战争,但同时也有许多生命即使在战火下,依然顽强地诞生。

纽约时报提及,一位中国客户费尽千辛万苦到了基辅,也终于见到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这位中国客户说:“等他长大了,我可以讲这个故事给他听。”


看到一些报导,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政府的政策经常变化,因而代孕是一个走钢丝的灰色行业。

目前,针对代理孕母的权益以及该产业链已有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道德标准以及是否存在剥削等问题上。

何谓道德?那是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价值观、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评价和断定人们的行为(善恶、荣辱、正当与否)的规范准则。是社会用来约束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维护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保障,并且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

由于这种规范准则从社会(群体)演化而来,因而跟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并导致不同的规范准则。仅仅以家庭婚姻道德而言,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道德标准。

以上仅仅是我所理解的道德,相信他人还有别的解释和表述。不过,道德终归跟时间、地点和人群有关,也因时间、地点和人群的不同而异。

回到代孕的问题上,也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其实,没有统一标准。


2月11日 星期日

新鞋相赠无人理 无奈平添一腔愁

感恩节前,开始试水中国电商平台“拼多多”。不知道拼多多的英文为什么翻译成“特木” 一词(Temu)?

拼多多今年9月才在美国全面推出。在雅虎的电邮和脸书上,我都看到“特木”的广告,但是没有将特木和拼多多联系在一起。要知道,这种便宜商品或者特价降价商品的广告,在网上很多,但是,多半是诈骗公司的陷阱,而且手段却来越高明。

这些骗子网站,打着一些在美国很有信誉的大公司和商家的旗号,模仿这些大公司的网站页面和公司标记,甚至还有顾客反聩的栏目,上面有水军和枪手们模拟的商品评价,很容易掩人耳目。说实话,即使我以前做过多年的网站设计和制作的经验,一不小心,也一样上过当。记得在以前的随记中也提到过。

直到后来,听说周围有些华人邻居在“特木”上购物,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正规的电商平台,才敢试水。开始还是比较谨慎小心,买个几十美元的货。看看到手的商品质量是否可靠,运输时间和退货是否跟美国大商家一样方便。美国的亚马逊、沃尔玛、好市多等大型电商和实体超市,运输时间快,退货方便,哪怕贵上一点,顾客买得放心。这是很重要的一种顾客心理。否则,物流的时间太长,退还不便,都会影响商家的声誉和顾客的购买欲望。即使商品再便宜,都抵不上那些等待和退换的麻烦。

第一批商品到了,物流时间比一般的美国大商店的速度要慢。但是考虑到这是从许多商店一家家拼凑起来,然后统一发送,尤其是当顾客不是急等这些商品时,两周左右的时间还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拼多多确实是便宜,而且便宜得有些离谱。所以,对于那些不着急的商品,等一等也是值得。

拼多多不卖名牌产品。如果你是个上档次买品牌的主儿,拼多多不是你的购物选项。拼多多的商品主要是实用的大路货,适合于老百姓的日用生活。对于我,第一批商品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商品,比如出门旅游的携带物品,如小背包、充电宝、护照夹、梳妆和手机包等等,这些东西在出游时容易损坏。

因为圣诞节女儿一家要来,于是提前给外孙女买了一些电动玩具,如遥控的汽车,变形金刚、无人机和圣诞服装等等。这些商品比正规商店要便宜一半还不止。再加上感恩节期间的大促销,加上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于是买了好几批一些可有可无的商品。

总的来讲,商品按照价格来说,应该是“货真价实”。因为我的期待并不高,所以也无所谓失望。电商的服务除了物流的慢以外,其它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我最后一批商品是11月27日,感恩节的周日订购的,预计在12/05~13这一周到。估计也就在这几天了。在商品跟踪栏目中,我现在得状况是,纽约的邮局还在等待一些商品的到来。如果运输时间超过预定时间,将会得到5美元的补偿。当然,补偿是用于购买拼多多产品的。

在退换商品的服务中,拼多多的服务令我吃惊。在后来的网购中,我买了一双的运动鞋,一是因为我在地里干粗活的那双鞋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二是价钱便宜得不可置信:一双运动鞋标价8.80美元,样子和质量看起来跟这边美国店中至少40-50美元的鞋样差不多。在当下美国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个价钱也就相当于在麦当劳吃个早餐的套餐(Big Breakfast)。如果实在是质量不好,只当是掉了10美元,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结果,货到了,鞋子果然是我想象的那样,不仅无愧于那个价格,实在是超值。于是,我又买了一双。但是,这一双鞋却出了点问题。穿上后,松松垮垮的。仔细一看,寄来的鞋子是11码的,而我订购的鞋是10码。当时,我就在拼多多的网站上提出要求退货。

说实在话,拼多多的网站设计非常好。首先,我所有购买的商品,不管收到没有,都保留在网站上,对于有问题的商品,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立刻办理退款更换,手续非常方便。这还是次要的,当我把退还(return)要求提出后,很快就收到客服的回复。说是,拼多多收到您的要求,将很快退回您的购物款。同时,您也无需退还商品。您可以保留商品(free to keep),也可以作送人(charity),或者废物回收(recycle)。这种“潇洒”的退货服务,即使在美国这样商业发达的国家,不敢说是绝无仅有,也是极为少有的。通常的情况是,收到退货后就退款。

这还有什么买得不放心呢?拼多多的这个服务真是超级的好!第一双鞋子,我已经穿着走了两次晨练了,到目前为止,一切尚好(so far so good)。

今天,在拼多多网站上查看那双鞋,已经回到19.99美元的价位。说明感恩节期间,是当真的在做降价促销,而不是假模假样的糊弄人。

不过,第二双,到目前为止,还是我的一块心病。第一,自己穿吧,鞋大松垮不合脚。第二,送人吧,放到社区微信群里,得到给“姚明”穿吧,或者是“过一年长高些就正好了”这等玩笑回复,而无人认领。第三,扔掉。不过这样的确有些暴殄天物,浪费资源。再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好办法。

有感新鞋子送不出去,依韵陆放翁【咏梅】词,戏作【卜算子·赠鞋】

陋室倚墙边
寂寞期新主
无奈平添一腔愁
相赠无人语

意在千里行
听任人呵护
长短违和忍吞声
只有初心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月10日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