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全暝湖光浮 日照瓦蓝白雾开

又逢一场大雾,天地一笼统。

南朝·粱·萧泽《咏雾诗》有“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浮尘。乍若转烟散,时如佳色新。”诗中没有华丽的词句和缤纷色彩,像一幅白描的中国水墨山水。近处如同雾气随风飘动,如蒙蒙的细雨。映在阳光下,又像是游动的尘埃。以此来比雾的迷蒙湿润、飘忽不定的特点。

出门观看,“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后院湖上,白茫茫的一片,仿佛一堵白墙,遮挡了视野。不仅对岸的树看不见,连房屋都恍若如失。正是山光全暝水光浮,数里霏霏晓雾收。起从水面萦层嶂,犹似帘中见画屏。

抬头远眺,“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则是飘飘茫茫,冥冥不见天日。犹如“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

只是这场雾下的有些奇怪。通常是“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寒阴白雾涌,飞度碧空前”。清晨外面夜里水汽凝聚,加上温度适宜,便可形成一场大雾。今早出门,在路边伸筋拉腿,弯腰挺身之时,天空还是清澈的浅蓝色。东边的阳光已经从树林的缝隙里,细细密密的穿透出来,一个平常大晴天的模样。

走了不久,快到社区的南门处,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见西北面一层薄薄的云雾袭来。等走到头,转过身来,满眼就是“天地浑浑物尽收,淡处迷蒙远还浓”了。原以为雾是地上升起来的,或者是在地面形成的。现在看来,雾也是可以从天而降的。

回来吃完早餐,再抬头看窗外,已经是“乍若转烟散,时如佳色新”,“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不到一个时辰,竟又是阳光灿烂,白云蓝天,日照瓦蓝白雾开。如果不是早上亲身经历那远方飘来的大雾,那里知晓方才还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有感,作【踏莎行·瓦蓝雾】记之。

似雨疑风
含烟凝露
菰蒲朝霭迷汀鹭
浓阴拂树隐徘徊
凭阑观景谁同赋

缥缈游踪
云深去路
乡关却在朝朝处
任它风雨任它晴
踏莎瘦马歌归去


12月9日 周五

岁月无痕添病痛 身躯渐老体会深

上午送邻居们到机场。这次走的人比较多,我们村里走了4家,一家2口子,一共8个人。所以需要另外的两家邻居送飞机。一路上,除了有个地方修路,稍微堵了一下,还算是通畅。他们都是同一天出发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坦帕没有直达的飞机,他们先要到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 New Jersey)机场,然后在那里飞往以色列。

因为这段时间女儿一家要来玩,所以我们这次就不去了。

以色列在中东。中东是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圣城耶路撒冷,是我旅行表上的一项,虽然不是十分靠前,但是随着脚步渐渐在欧洲游荡,这个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我为他们高兴,同时也有点担心。因为毕竟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而且他们都是属于6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祝他们好运气!


岁月无痕,但是人体却是有感觉的。机器渐渐磨损,终于有一天会露出摩灭的迹象。近来早上走路,左脚疼痛愈发明显。从稍微有些疼痛开始,到走路微跛,今天甚至延申到小腿肚子。

两年前,是右脚跟明显疼痛,走路不便。正好碰到一个中医搬到社区来,成为邻居。据他说,这种疼痛扎针能治好,并且免费到家里来扎过几次针,虽不是马上就不疼了,但是症状明显减轻。他真的有两下子,而且这种疼痛确实如他所说的,能够治好。如果继续扎下去,可能就好彻底了。可惜,新冠疫情开始流行,大家居家隔离,来往的就少了。再后来,中医在别处买了房子,搬走了。他没有用完的那些小银针,还留在我家。

不过,后来我的右脚跟就不怎么疼了。两年后,脚疼从右脚跟转到左脚跟,而且疼的比以前厉害。跟邻居们聊起来,原来他们好像都有过这种经历,有的人在鞋子里垫一些专门的鞋垫,有的人买专门适合脚型的鞋子,渐渐就好了。

好在我并不是每天必须走长路。呆在家里,不走路,自然就不疼。少走路,疼痛也不会严重。那就再勉强支撑一阵子看看吧。说不定慢慢就会好了,跟右脚跟一样。

一句话,年龄不饶人。

趁着现在还走得动,抓紧时间出去看看的体会,是越来越深刻了。感觉,也随之越来越迫切。


12月8日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