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小步谨慎走 坦帕枪展随意行

迟早都会有的这一天,眼看着正在缓步走来。虽然走得很小心,人们心中仍然是按捺不住3年压抑后,那种炙热的岩浆在火山口翻腾滚动意欲一吐为快的感觉。

继中国国务院召开国家卫健委座谈会,调整全国防疫方针,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以来,各级地方纷纷开始调整既有政策。走得快的有12月日的广州重庆郑州深圳石家庄等地,今天看到湖北省政府的省十条中午已传发各市州政府执行。其中明显地提出“不再开展社会面核酸检测”,“对新检出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原则上可以进行居家隔离”。

上海解封(BBC News)

不过,可以看到是谨慎而行的“小步”走,而不是完全一下子“躺平”。

比如:“严格按照楼栋、单元划定高风险区,高层建筑按楼层上三层、下三层划定,不得扩大范围”。虽然严格划定,还是继续“划定高风险区”。

比如,“不再封控小区,高风险区(楼栋、单元或楼层、户)以外的人员”。可是还是暗含“封控”高风险区以内的人员。

比如,“省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跨区域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是,仍然需要“持健康码绿码通行”。

比如,“各类生产经营场所,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后,还是要持48-72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场所凭健康码绿码进入”。

疫情大事,悠悠三载,自然不可一蹴而就。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觉得到,风向在转,在向正常状态转。

虽然,在海外早已基本上恢复常态,但是,仍然真心为家乡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父老乡亲感到高兴。


下午跟邻居们去看我们坦帕地区的枪展(Gun Show)。

坦帕枪展一角

这是第一次看枪展。上次是两年前去过一次,结果因为上午人多,要排很长的车队,于是就不看了。

坦帕地区的枪展不算很大,但是对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足够了。枪展上有些枪支和弹药比平常的网购和商店里卖的都要便宜一些。我看中了几只霰弹枪,价钱和款式都不错。但是想到我真正用到霰弹枪的时候不多,平常也没有地方训练,于是就算了。

卖主对我们翘大拇指。

看枪展的人中,华人的面孔很少。我们三个人在里面到处晃悠,也算是告诉大家,华人对此也有感兴趣的。其中妇女不少,大大地超过华人。她们多是在看那些小巧的手枪,以及那些防身的高压电击枪。

各种女士小手枪

还有一些小孩,在家长的带领下在看枪,男女都有。有些柜台专门展出适合儿童的玩具枪和练习用的真枪。有的孩子拿着展台上的自动步枪照相。我知道有些小孩从小就耳濡目染,热衷射击,对枪支弹药和射击的熟悉甚至超过我。

各式长枪

枪枝、堕胎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敏感话题,更是每次总统大选的辩论焦点。全国赞成与反对两大阵营再度撕裂,各方据理力争,对立前所未有。

二战期间美军装备:服装、头盔、背包、弹药箱等

通过社群媒体,就“支持或反对拥有枪枝”对南加州的华人进行了近百人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支持与反对比例几乎对半。有趣的是,大约三成受访者表示,他们反对拥枪,但家里有枪,或近期新购买了枪枝。尤其是南加州近年华人聚居地区治安恶化,财产犯罪频发,不少华人聚居社区不但组成了自己的巡逻队,包括很多太太和女性也加入先生和社区集体练枪行列,各地靶场经常人满为患。

根据维基百科数据,目前全美的枪枝数量高达3亿9330万,相当于人均1.2枝枪,居全球之冠。仅仅就这一个数字来看,禁枪的理想与拥枪的现实有相当距离。

我是属于禁枪派,但是我有拥有枪。看起来矛盾,实则是出于自保的考虑,求得一个安全感。既然禁不了枪,那就拿枪保卫自己。当然我希望永远不会碰到非拿枪自卫不可的那一天。

我看到一个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数据,有关《枪口下丧命原因分析》。其中他杀30%,自杀60%。这个统计数据让我感到意外。原来美国死于枪口之下的大部分原因是自杀。这当然跟美国的枪支泛滥有关。不过,我倒是很想看看另外一个数据,在美国的自杀人员中,用枪支自杀的人比例是多少?


12月4日 周日

好坏在主人心态 黑白与功能无关

今天的《郎郎讲画》,说的是猫。题目是【都是好猫】。

都是好猫 (秋醒楼画廊)

我觉得郎郎特爱猫。他的画里面,总是有猫。好像他在哪里说过一次,为什么他的作品中总是有猫。不过,我记不得了。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过去人们喜欢猫,实用目的明确——用猫捕鼠。根据遗传学及考古学分析,人类养猫的纪录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新月沃土地区。古埃及人饲养猫的纪录可追溯至1000年前,以防止老鼠吃掉榖物。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发展,无疑也证明了这句名言。不管什么主义,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就是好主义。

如今,似乎有点时过境迁。喜欢猫的人们,已经不在乎它们扑捉老鼠的实用功能,而在乎猫们的其他外在次要功能,比如猫们的外貌、表情、动作、玩耍等方面是否可爱;或者,当主人孤独的时候,看猫能不能帮主人排忧解闷儿。

郎郎说:在这张画里,黑猫和白猫分别坐卧在主人身边。女孩身着纱衣纱裙,无所事事的时光里,可能逗玩一会儿猫,轻拢散乱的头发。尽管身边花瓶里鲜花正艳,似乎与这女孩无关。只有两只歇下来的小猫理解主人的心态。这张画是在试画另一种意境,也算是一张草稿。

小时候,我也爱猫,但是家里不让养。WG时期,家长们都被下放到牛棚或者农场,哥姐也上山下乡了,家里只留下我一个人。那时候正值“少年不识愁滋味”,懵懂中也没有什么孤独感,也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过,山中无老虎,猴子充大王,于是自顾自地就养了一只猫。

每天回到冷清的家,猫就会叫着迎上前来,给我解闷儿。我也会想办法弄些小鱼,或者打几只麻雀来犒赏小猫。冬天天冷,到了晚上,小猫就会跳上床,钻进我的被窝,我们相互取暖。小猫睡着了,还会打呼噜。还好我是一挨枕头就入梦的主儿,猫的呼噜或许还能给我催眠。就这样,我们不仅相互解忧,还成为一个被窝里的亲密“室友”。

有一天我发现,那只猫不知怎么就喜欢在我家沙发上抓挠。那时还没有人造革的工艺,沙发包的全是真皮。猫爪尖利,不一会就把棕色皮面抓破,露出下面白色的一层内皮来。这下可给我闯了祸。沙发是公家发的,到时候家长们回来,我如何交差?

又怕又气中,我一把揪住猫,指着它抓破的地方,大声的训斥猫。以后不准到沙发上来玩儿,更不许在沙发上抓挠,不然我就打死你!听到没有!猫儿吓坏了,喵呜喵呜的叫着,两眼满是害怕和哀求的眼神。身子紧绷了起来,四条腿拼命挣扎想逃出我的魔掌。看它那可怜的样子,在它头上重起轻落地拍了两下,以示警戒。然后,放它一条生路。

如果,这事儿到此为止,没准儿我依然是个爱猫的主儿。

老实了几日后,猫就忘了上次的训斥,也许它本能就觉得沙发是练功的好地方。柔软的皮质,比坚硬的地板和墙壁更容易显示它的降鼠十八爪的功力。一进门,我一眼扫见沙发上又刨出白花花一片。这回可真惹恼了它的主人。猫儿似乎也觉得不妙,嗖的一下,钻到床下,靠墙根卷缩成一团。气得我捞出一根晾衣服的竹竿,像张飞舞着那只丈八长矛,在床下一阵横扫,愣是把猫儿赶了出来。小小猫儿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吓得声音都变了,呜呜的哀叫,全身发抖,毛都竖了起来。

年少气盛的我将猫儿拎起来,本想狠狠打它一顿。看着吓得不行的小猫,又转念一想,何必呢,猫又不是人,打它有何用。罢罢罢!今天我们人猫之间情断爱绝。蹬蹬蹬,一口气我拎着猫脖子下了三楼,出了大门,将猫儿扔到了大街上。从此,我跟猫就没有了缘分。

郎郎讲得没错:黑猫和白猫,在主人眼里都是好猫。

这句话,一定要有一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往往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主人心里首先得喜欢猫。如果,因着什么原因,主人不喜欢猫,甚至是讨厌猫,那么,不管白猫黑猫花猫,能否抓住老鼠,它们的外貌、表情、动作如何讨人喜欢,就都不是好猫。

这里,似乎又涉及到人们的美感来源,到底是来自主观还是客观的老问题。人喜不喜欢猫,问题在猫乎?在人乎?又或许,这就是郎郎在试画的另一种意境?

顺便说一句,我养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狸花猫。


12月3日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