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统募款书信 小百姓受宠若惊

美国总统乔·拜登给我寄来一封信。因为我以前的投票,支持的是民主党。

抬头是写着我的姓名,而不是同志们这样泛泛的称呼,结尾是乔·拜登亲笔签名——的影印件。让人觉得,签名的人的确是总统——的笔迹。

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在收到这封信时,就正式开始了。


总统的信写了两页纸。第一页讲的是新年伊始,我们要团结一致向前看等等这类令人振奋鼓舞人心的豪言壮语。

然后就是当选以来各项政绩,其中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有:给2亿美国民众施打新冠疫苗;为美国最高法院输送了是一个女性黑人大法官。然后就是他的奋斗目标,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就是点着我的名字说,如果我们要继续取得进展,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缩写DNC)迫切需要我的支持。

长期以来,民主党坚持本党的信念。而共和党却老是捣乱。而捍卫我们艰苦努力获得的成果和国家的未来的力量,就紧握在我们——你和我——的手中。

看到这里,手心直冒汗。国家的今天和未来就在我和拜登的手心,激动啊!(第一页到此为止)。

翻过来,继续读。

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迫切要求我在2023年支持以下四个方面:

  1. 维护技术基础设施:
    DNC花费了大量资源开发更强大、更强大的技术和数据基础架构,以回馈我们时代。但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数据,继续投资于我们已经建立的成功的外展平台那么所有这些工作都将白费。
  2. 继续在每个邮政编码中建立和健全组织:
    DNC不是只在选举前几周出现的组织。我们需要继续脚踏实地,倾听并解决美国人民来自四面八方的需求。您的支持将使DNC 为即将到来的选举,能够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来。
  3. 支持州级党团:
    当您在2023年做出贡献时,您的帮助将确保民主政党不仅拥有选举所需的资源和投票,也有工具来开发创新计划以吸引选民。通过加强我们的州级党团,我们致力于将各地的竞选和取胜。
  4. 捍卫投票权:
    在全国范围内,那些“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缩写:MAGA)的共和党人,他们尽力让美国人更难投票。而DNC建立并扩展了自己的“我要投票”(I Will
    Vote)倡议,一项致力于选民教育、保护、登记和技术的运功。这对于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美国人的声音都被听到和计票,无论共和党人对投票权发动什么攻击。

别搞错了……当你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做贡献时,您将支持一个唯一致力于在各级选举民主党人的组织政府——从学校董事会到州议会大厦,从州长席位到参议院席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您立即对DNC进行支持。我完全相信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为进步而奋斗,建设我们的党,选举更多的民主党人齐头并进。请大方寄回今天对DNC的奉献。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充满感激的,

乔·拜登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除了这封热情洋溢,鼓舞人心,令我手中冒汗的信,还附有一张“我个人对拜登总统”的回复。列举着我对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奉献的选项,从20美元、30美元、40美元到其他数额。

往时今日

脸书回顾,五年前,发表过两首习作,一首七言,一首四言。


01-29-2023 周日

闲聊三体认识论 越老看山越似山

宋朝有个叫做青原惟信的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禅师提出问题后,并无解答,于是后人纷纷对此作答。每个人对此的看法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人把这段话认为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看山是山;中年看山不是山;老年看山还是山。

我比较赞同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人们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少年),知识和阅历不够,对事物(山)的理解不全面,很容易片面得出事物(山)本质的结论。比如,我们会轻易判断出一件事的黑白对错。后来(中年),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多了起来,渐渐就开始修改或者丰富以前对事物(山)所做出的结论。对同一件事,我们会觉得有可能同时含有黑白对错的成分,也可能是黑白之间的灰色。

至于怎么理解“老年看山还是山”呢?有人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我认为,在洪荒宇宙的无限面前,地球上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老来时看山也未必就是山。多半由于世人在经历了“少年看山是山,中年看山不是山”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后,自以为就全面认识到了事物本质的一种误解。

这是今天看电视《三体》引出的一点看法。


当我们不能证实一个事物真伪时,我们所下的判断就很可能是片面的,或者值得质疑。以人们常说的“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为例,古时候人们眼里的大地是平的,一马平川的平,直到现在仍然有人相信这一点。当然,还有太阳和星星围绕地球旋转等等物理现象。借助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体自身的感知,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也更全面了。以前的“山”,也不是今天的“山”了。甚至,明天的“山”可能跟今天的也不一样。人们再也不能用“眼见为实”作为检验和评判的根据。至少,人们不能说,没有看到的就不是事实。

另外,许多过去认为是神话的故事,如飞天、登月,现在都已经被证实是可行的。许多前人的幻想都被后人实现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海底两万里》,就是根据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拍出来的。那时,真正的潜水艇还没有被制造出来,凡尔纳已经在他的三部曲中“科幻”地制造出来了。

科幻故事中,除了幻想,还有科学。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幻想,既是人类的一种向往,也是科学的一种延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如果没有这些幻想,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许还跟其它动物一样,在茹毛饮血。当然,也有许多的幻想到现在还没有实现,也许根本就无法实现,至少目前无法证实真伪。

由此看来,人们不能因为没有“眼见为实”,而轻易评判真伪,比如上帝、鬼神、魂灵和一些不可见的物质(暗物质),再比如《三体》中提到的“射手”和“火鸡”问题,等等。

我的追剧才刚刚开始,不过我已经对故事中涉及的经典力学里的三体问题(Three-body problem)开始产生了兴趣。当初上大学时,学习物理是我的第一志愿。虽然后来没能如愿,学了文科,但是初衷仍然在心中时隐时现。

《三体》是中国大陆最畅销的科幻长篇小说之一。2015年译成英语并获得当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奖),并被世界所认识。不仅中国将其改成电视剧,德国早在2017年就将小说改编为德语广播剧。2020年,美国的“网飞”(Netflix)网络视频点播服务公司,宣布将其改编为英文原创剧集。

美国前总统的奥巴马在一次关于阅读意义的电视访问中说到,他读小说的目的也仅仅是逃避现实,在繁忙的工作中换换脑子。记者追问到有些什么小说符合他说的例子,奥巴马回答道:“很有趣的就是最近我为了逃避现实而读了一本书,结果最后却发现那本书十分深刻。那是本科幻小说,一套三本,叫做《三体》系列。”奥巴马接着说:“《三体》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国会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计较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心外星人入侵。”

不管《三体》是否好看,看完肯定可以学到一些平常不知道的知识,扩大我的视野,让我更加接近“老年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01-28-2023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