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春倦游乡梦 游子寸心寄飞鸿

昨日风向逆转。早上出门还是闷热潮湿的南风,午后下了一阵小雨,刚刚把地皮打湿。下午出去游泳,就转为北风。身子在水中尚不觉察,一上岸,就被风刮得冷飕飕的,裹着浴巾赶快回家。一看温度计,室外已是70℉以下。

一夜北风后,早上温度50℉,大约10℃左右。出去散步,又得换上长袖了。北风继续刮,一不小心,帽子被吹到地上,咕噜咕噜跑了几丈远。

跟北方相比,佛州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朋友圈中看到,原来居住的马里兰州,朋友家户外的喷水池,里面的水完全结冰,上面不知怎么冻裂出一个心形,拍照下来跟大伙儿分享。

马州玉盆冰心

不过,马里兰还不算冷。再往北的新英格兰部分地区,相当于中国的东北,遭到百年一遇的寒流侵袭,其中缅因州部分地区因风寒效应更有可能出现-65℉超低温。在我印象中,如果到了0℉,就冷得不得了啦。那就是-17℃.在我生长的武汉,几乎就没有这样的低温。-65℉是什么概念,零下50多摄氏度!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这是暴风两带来的“极端寒流”天气。周五晚上到周六早上会出现极端天气,预计纽约市、波士顿及罗德岛州等地区将创下气温的历史新低。怪不得,连美国最南部居住的我们,头上的帽子都被风吹得满地跑。

北美新英格兰地区寒流

气象专家警告,在这样极端低温下,裸露的皮肤可能会在短短10分钟内便会冻伤,因此敦促民众尽可能避免户外活动,暴风雪也会造成驾驶危险。出于安全考虑,一些州的公立学校宣布星期五停课,所有校外活动亦告取消。

当局表示,幸好这股寒潮将是短暂的,因为北极风暴将在36小时内离开该地区,预计北部平原、中西部及东岸地区,星期日(5日)气温会逐步回升。

极端的温度变化有可能出现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由于泥土或岩石内的水分被快速冷冻至冰点时膨胀,从而把泥土或岩石撑开引起冲击波,专业上称为“低温地震”(Cryoseism)。这种冻土或冰的岩石或结冰的湖泊,突然开裂作用引起的地震事件,也被称为冰震(ice quake)或霜震(Frost quake)。

冰震(Cryoseism)示意图

这种现象,通常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很少见到。一般只发生在冻土、冰河或北极圈附近一些含大量地表水的泥土。人们也只是在最近才在自己的居住区域觉察到这种特殊的地震,例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及南安大略省,气温从2013年圣诞左右的零下十多度跌至2014年元旦后的零下廿多三十度,就曾引发这种自然现象。当地居民们听到类似枪声或音爆炸的巨响。

从近来的一些资料上看到,地球各地的气候变得极端。是不是环保人士常说的环境污染导致地球变暖?


下午,看电视剧《三体》。三体游戏中气候极端恶劣的变化,导致人类文明一个又一个的毁灭,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脑洞大开”这个词,很能表明我当下的感觉。莫非这种极端气候竟是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前兆?

抬头窗外,阳光从百叶窗中照射在墙上,形成虚一条实一条长长的钢琴键。风拂棕榈,枝叶摇摆,琴键在墙壁上轻快地跳跃。虽然听不到琴声,但是,从欢快的节奏上,丝毫感觉不到人类将要灭亡之前沉重的挽歌。

推门而出,水面上波光粼粼。块状的云朵被风推着跑,露出云隙间的蓝天。温度计标着75华氏度,又一个典型的佛罗里达旱季冬天。


今日立春。农历兔年正月十四。下一次立春,在明年的今日,农历兔年腊月廿五。也就是说,兔年的年初和年尾,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不知好还是不好?

习作元人小令天净沙(乔吉体)以记立春。

【天净沙·立春】

野径寒晓春风
远林前浦长空
竹杖芒鞋塞翁
倦游乡梦
寸心还寄飞鸿

往时今日

八年前的今日,为摄影好友题所摄美照。原作平仄有误,去年略作修改。今年心境不同,又改一二。

【七绝·题照】

一页缥缈

落红倦懒醉飞觞
对盏金尊琥珀黄
一页飘零浮梦幻
心随孤棹荡湖光


2023年2月4日 周六

闲来写就回忆录 人生一部长散文

美国纽约,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纽约参加了一个纽约作家的新书发布会。这种新书发布会在我们华府也时有举办,通常都是近期发表作品的作家们谈他们的新书,发布会上读者可以提问,作家回答。现场购书者,可以得到作家的签名。

会场一进门的地方,摆着一排长书桌,上垫蓝色的桌布。桌上堆满了纽约作家们写的书。看了一圈后,我拿起来一本《古文观止化读》,是给今人讲解古文的书。这类书在书市上多如牛毛,可以说,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出来。因为古往今来,读这本书和解注这本书的人海了去了。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好文章。随便挑几篇,把前人的评注抄一下,改头换面就是自己的文章了。

即然如此,为什么我还要拿起来看呢?因为作者。早就在圈子里听过作者的大名。拿起来就是看看作品如何?结果一拿起来就没有放下,一直把它带回家。

一经翻看,就知道写这本书的是个老手。不仅文章中每个难点和要点都解的头头是道,而且深入浅出,一读就知道这是个真正看懂了的人。同时,作者又是一位高手,不仅自己懂得透彻,而且讲解得好。除了在字、词、句子的层次上解疑答惑,更在整篇文章上提刚携领,让读者既能细细欣赏文中之美妙,又能跳出三界,看清作者的意图和创作背景,使后人能更深入地了解前人。不像我手中的另外一本《古文观止》注解,注解不详且遗漏,译文也很生硬,读起来很是费劲。

有些人读的书多,明白书中的意思,但是表达能力稍微逊色。这种人的文章虽然有内容,但是读来索然无味。还有的人,书不一定读懂了,但是善于表达,会编故事。这种人的文章可读,却不可信。

此外,还有两种人。一种是读书不行,讲故事也不行,全靠东抄西袭混日子。这种人的书不要去读,读了误己害人。另一种人相反,书读得好,故事也讲得好。他们的故事不仅叙述严谨,言之有物,而且文采飞扬,娓娓动人。捧起《古文观止化读》就给了我这种感觉。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王鼎钧,人称“鼎公”。此刻,鼎公就坐在书桌后面,忙着给人签名。待鼎公稍闲,我拿着书上前问道:“这本书不是今年的新书吧?”封底上是2013年出版。鼎公说:“是的,是以前发表的书。我把这些以前发表的书拿来卖,卖书的钱全部归捐献给作协。我在这里签名也是为了支持作协的工作。”

书读得好,故事讲得好,人有公益心和慈善行,更好。书是一定要买的了,也算是了了鼎公一个小小心愿,间接行善吧。当然,名字也要签,更要合影留念。

鼎公著者等身,诗歌、剧本、小说、散文、论著、回忆录都写得好。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

鼎公却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晚年,人生由绚烂归于平淡,于是闲来写就自传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鼎公之言,甚合我心。我的一生,恐怕只合适散文和随笔来诠释。因为既不是诗那么浪漫,又不是戏剧那么有情节和高潮,更不是小说那么跌宕起伏。一条涓涓细流,只适合散文的平淡叙述。看来,后半生是一路记录生活一边遣发随感。而前半生,也可以用散文回忆一篇篇一段段地串联起来。

诚如鼎公所言:“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人生此刻,幻想退位,激动消失,正是人生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

回头看,人生一路攀登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峦;往前看,还有生命中一座座待登之山颠。一步一步地走,一篇一篇的写,今日的山延续昨日的山,山多了,或许会将人生的脚步连绵成一系列的山脉?

往时今日

五年前的今日时立春。曾作《采桑子》记之。

【采桑子】立春

蹉跎浪迹天涯客
歲歲迎春
今又迎春
北國寒風拂角巾

江南風景應猶在
記憶猶新
萬象更新
羨煞辭鄉去國人

还有八年前的一首五言,题摄影社老友的一幅照片。

一湖流云

远峰绕流云
湖光掠影深
小桥映平湖
野花着墙根
红灯悬白壁
茅屋半掩门
老矣吾将隐
觅菊此山村

没有想到,退休后真的来到瓦蓝湖边居住。善哉善哉!


2023年2月3日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