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暮日横墟落 朔北残鳞急矢飞

今年谷雨,在匆忙中走过。无意间欣赏了一下屋前屋后的花朵,写了几句有关朱顶红和孤挺花的花语。

佛州谷雨,多是晴天,是和煦和温柔的春。不似北方的马里兰州和纽约州,不是风雨就是冰雹,是严霜和冰冷的春。

谷雨,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也不管天气如何,总是时令的一瞬,也是触动心灵的一瞬。

往时今日

八年前的谷雨,尚在马州。是日阴雨,阵阵雷鸣,时逢农历谷雨 Grain Rain (乙未年三月初二)。

曾作小文【谷雨于我】记载心情。

谷雨于我,是春逝夏始。虽然是北方天气,谷雨前的蒙郡气温已达90华氏度。户外早已是樱花飞落,黄鹂夜啼,山茶吐蕊,柳绿桃红,时至暮春。

谷雨于我,是雨生百谷,春雨连绵。连续下了好几场春雨,树清草润,塘满蛙鸣,万物复苏。

谷雨于我,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时节。也是摘采春韭,马兰头品春尝鲜的一幕。

谷雨于我,是灯下抚卷品茶。饮了一冬的红茶,铁观音、冻顶乌龙、大红袍等,应该换季了。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就是雨前茶。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据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的。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用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给你喝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对客人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为此,我于茶农相约,来年此时,不见不散。

谷雨于我,是相约户外赏花,共度“花前月下”的时光。相传“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庭前数株牡丹芍药含苞欲放,后院山茶已经几朵初发,只待数日晴朗,便可尽情绽放。还有满园“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谷雨于我,更是走出书斋,融入大自然。走过欢快的小溪,倾听蛙鸣鸟语,扑身花毯草地,吸吮泥土芳香;灯下,做一回雅客,品一杯四处飘香谷雨新茶;桌前,当一个俗人,尝一碟春韭马兰花,斟一壶思乡小酒;阳光下,笑看:吐翠青萍织碧毯,剪云紫燕秀新姿;月影里,幽思:韶光岂可期无限,却见白驹一纵驰。

谷雨于我,最是无声、无思……


两年前,闻纽约晚春突降冰雹,曾作【七绝·谷雨冰雹】记之。

岭南暮日横墟落
朔北残鳞急矢飞
谷雨萍生鸠拂羽
何来冰雹送春归


04/22/2023 周六

重读唐人桃源行 愿作当代武陵人

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维十九岁就写下这七言乐府诗。

【明】仇英《桃花源图》(局部)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自那时起,时至今日,多少人都在寻找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有的飘洋过海,“辞家终拟长游衍”,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异国他乡届已退休。

问题是,“世中遥望空云山”,真的能找到这种理想的世外桃源吗?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未下任何结论,“迷不得路”,他究竟想给读者什么样的启发呢?

假设,武陵渔人或南阳刘字骥有幸找到了桃源,他们开辟了桃源之路,外人于是大量涌入,就像中国许多旅游景点一样,真正的桃源也就消失了。所以,似乎还是找不着的好。

于是,既然人们找不到世外桃源,何不就地治理自己的家园,经营乡邦,让它们跟桃源⼀样好?

其实,最好的营建桃源之法,在乎于心。

陶渊明诗中有提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即使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闹市,也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怎么会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所以,当我们静下心来,让心远离尘嚣,哪里都可以是我们的桃花源。

不信?譬如此刻,我就可以一边遐想“渔舟逐水”和“两岸桃花”的情景,一边改一句“闲时坐看晚霞红,白云逐水映瓦蓝。春来遍是桃花水,不问仙源何处寻”。


04/21/2023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