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完美赦小过 有道君子举大德

美国人相对于中国人,在性的方面比较开放。一个公众人物如果有性丑闻,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法院判赔偿500万美元,在中国即使不被判刑的话,其政治前程也会受到影响,而且铁定不能进入以后的总统大选。因为当下的中国老百姓,是不会接受一个“作风不正”的人当他们的领导,即使这个公众人物有政绩。但是,美国人却不这样看。

专栏作家卡洛尔指控特朗普性侵案判可获赔偿500万美元。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是红蓝两党的“决战州”。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宾州北安普顿郡(Northampton County)的选民在2008年、2012年总统大选都支持民主党的欧巴马,但是在2016年大选特朗普却在该郡胜出;到了2020年大选,拜登则以1000多票在诺安普顿郡赢过特朗普,进而拿下宾州而入主白宫。

华盛顿邮报采访了的十多名挺特朗普的女性选民,受访时大多表示,对于特朗普的支持不会受到影响。有些人轻描淡写地说,“男人就是这样”;有些人认为这是民主党想要击倒特朗普的手段之一;有些人虽然坦承判决令人感到不安,却不愿进一步追究;还有的人认为性侵判决并不会改变对特朗普的支持就像当年前总统柯林顿也曾发生性丑闻,“但没有人为此而大惊小怪”。

华盛顿邮报分析说,泾渭分明的政党立场在美国政治当中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宁可忽视或淡化处理候选人的性丑闻,因为让另一党候选人当选,将是更糟糕的结果”。

当然,这只是对少部分女性选民的调查,并不表明大多人的看法,更无法因此预测2024年的总统大选。我只是想表明,美国选民对公众人物的评判,与其说注重其政治立场,还不如说是该公众人物对选民的个人利益是否有利。如果能满足选民的利益,对于他是否有“性丑闻”,则“没有人为此而大惊小怪”。哪怕是对于女性来说,性侵只不过“男人就是这样”而已。

中美之间的这种差别,似乎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非常注重公众人物的道德。对女性的性侵,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中国人认为,这样的人不符合一个政府官员的形象,不具备一个他们心目中的“清官”标准。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小蜜莱温斯基

其实中国的君子之道,也讲究“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位期间,使得财政赤字显著减少,并实现了财政盈余,造成了美国最近一次的经济繁荣的时期。即使他有莱温斯基丑闻和弹劾程序相关的问题,人们还是嘉奖大德,赦免小过,不去苛求他道德的完备无缺。如果克林顿有可能出山,再次竞选美国总统,在他和拜登与特朗普之间,我想我会投他一票。有这种想法的美国人,肯定不止我一个。

【往时今日】

今天傍晚,小雨蒙蒙。七年前的小满时节,也是细雨霏霏。前院的牡丹花和芍药大都谢了。几日后大晴,数珠白紫芍药熬过淫雨,作为阳历五月底的最后灿烂,尽自开了。做小诗记之。


05/31/2023 周三

挑战宪法修正案 取消出生公民权

1868年,美国通过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这一修正案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南北战争后昔日奴隶的相关问题,涉及公民权利和平等法律保护。第十四条修正案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三条重建修正案(十三、十四、十五)之一,有“第二次制宪”之说。

该修正案第一款的第一句就提到“出生公民权”(birthright citizenship),其中译文如下:

第一款
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美国公民和他们居住的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限制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任何州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在其州管辖范围内,也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

第一款推翻了美国最高法院在1857年的裁定,即非洲奴隶在美国出生的后代不能成为美国公民。修正案规定任何在美国出生的儿童生来就是美国公民,不需考虑其父母的国籍。由于1866年时还不存在非法移民的问题,这些国会议员的意见对于那些合法居留在美国而生下孩子的父母来说是适用的。

虽然这以后法律仍然根据出生地原则的标准进行解释,但有些学者对公民权条款是否适用于非法移民留有质疑。在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30年后的1898年,发生了一起“美国诉黄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条款中有关合法移民后代公民权的问题受到了考验。

1871年,黄金德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父母是来自广东的一对中国夫妇。1890年,黄金德的父母回广东定居。同年,黄金德本人回到广东探视父母。返美入境时,移民官同意黄金德进入美国。理由很简单:根据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在美国出生的黄金德,理所当然的就是美国人,当然可以入境。

几年后,黄金德再度回中国探视父母亲。可是,返美入境时却被移民局拒绝且被扣留。移民官的理由是:黄金德的父母不是美国人,即使他在美国出生亦不是美国人,要受《排华法案》限制。

对此,黄金德一状告到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听取了双方的辩论后,判定黄金德是一位美国公民,因为他是在美国出生,其公民权应该受到宪法保护。联邦政府败诉后向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

最高法院以六比二的投票结果裁定,黄金德一出生便拥有美国公民身份,而“黄金德与生俱来的美国公民权并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失去或被剥夺”。因而,“国会通过旨在禁止华人,特别是华人劳工进入美国的《排华法案》将对他不适用”。最高法院认为,一项国会的立法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

虽然胜诉,黄金德却在随后回到中国,终身未再赴美。因为当时的《排华法案》完全是种族主义歧视,当时美国整个大环境完全不适宜华人在美国的生存。

《排华法案》是美国总统于1882年签署的一项法案。根据《排华法案》,不仅中国新移民不能再来美国,在美国的华人,其妻儿也不能来美团聚,华人更不能在美国组成新的家庭。任何离开美国的华人不能再自由回到美国。即使永久居民也被剥夺了成为美国公民的权利。这是美国华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虽然该法案很久之前(1943年)就被废止,但是它却一直是《美国法典》的一部分。即便是今天,虽然它所有的内容都早已被废除,但是《美国法典》第8篇(外国人和国籍)第7章仍然题名为“排除华人”(Exclusion of Chinese),一个唯一完全针对某个特定国籍或族群的章节。

130年后的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正式决议,为曾经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排华法案》表示道歉。

尽管当年最高法院以六比二的投票结果裁定,黄金德一出生便拥有美国公民身份。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2个大法官代表着一部分美国人不同意的看法。甚至进入21世纪后,国会还会讨论对“出生公民权”进行修订,以减少生育旅行现象的出现,这一现象指的是怀有身孕的外国人为了让孩子获得美国国籍而进入美国境内进行生育。

而我们那位寻求重返白宫执政的特朗普就扬言,他若再度当选总统,上任首日就将签署行政令,取消“非美国公民的子女只要出生在美国就可获得公民身分”的政策。不知道这是他的竞选口号,像当年的“特朗普墙”是作秀的一部分,还是真的打算实行。此刻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多数持保守党看法,说不定特朗普上台后,真的可以通过这么一条总统行政令。

与出生公民权相对应的是血缘公民权,要求父母必须有至少一方是本国公民,才能具有本国公民权。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血缘公民权,仅有30多个国家采取出生公民权,且大多数集中在美洲,如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一个法律是根据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取决于该国人民。至于采取出生公民权或者血缘公民权,本身并无对错,正如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并无一个全世界都通用的法律。一旦时代或者国情变化了,旧的法律不适合新的社会,人们就会要求改变。问题是,改变是否符合该国的国家利益。


05/30/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