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塘残月野蛙跳 庭前玉兰洁白开

好久没有读日本的“侘寂”这本书了。不知什么时候放下,就一直没有再拿起来。这两日气候凉爽,可以在外面微风中坐着看书了,于是又把这本书拿了出来读。

作者在美学上面对日本的“侘寂”进行阐述。一提到形而上的一些理论,我就雾里看花,看得不爽,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么一本小书,拖拖拉拉到现在还看不完的缘故。好不容易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读完,具体讲到茶道和俳谐,就看得来劲了。

理论来自实践。学习还是从具体的俳谐开始。看别人的俳句,读别人的评论,然后自己体会其中的奥妙。这才是我需要的东西。我有时会怀疑,美学理论能变成美好的诗歌吗?

从日本的俳谐中,转到中国的汉俳。很难写出“侘寂”的感觉来。不过,好歹先写起来再说。

【瓦蓝杂咏 一】

两朵喇叭花
三杆弄影掩柴门
闭户不见人

清风送香来
庭前玉兰洁白开
未染一尘埃

湖平水连天
沙鹭一只入水间
首尾都不见

【风雅】

风寂夜气清
枯塘残月野蛙跳
噗通一闷声

风雅含意趣
夏炉冬扇也相宜
深浅各自悟

随心逐风雅
所见无处不飞花
情趣由心发

*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所用“风雅”一词,既指俳谐,又指风雅之道。

往时今日

七年前的今日,是当年的芒种节气。有小诗记述。

【丙申芒种】

潇潇梅雨百劳鸣
芒种螳螂捕蝉生
反舌夏忙声寂寂
孤帏转辗别魂惊


06/05/2023 周一

迸破银瓶奔铁马 赤条白雨沐余生

今日一大早就是阴沉沉的,凉风习习,宛如深秋冬季的温度。于是搬出一把椅子,打开一本书,坐在后院的椅子上翻看起来。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近两日,坦帕本地气候有些反常,连日阴雨绵绵。有时候,刚才还是晴天,日光透过窗户灼灼晃眼,一会儿阴风忽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反观神州,却是预报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而且欧洲等地也遭遇罕见热浪。似乎大有“全球气候已进入紧急状态”的趋势。只是,这个“全球”好像漏掉了美洲大陆,至少漏掉了本该夏日炎炎似火烧却反常凉快的阳光州,佛罗里达。

昨日例行晚泳,开始只觉得由晴转阴,游着游着,就觉得水面上滴滴答答起来。从泳池里起来后,雨点就劈里啪啦了。好在旁边有一大排的凉棚,里面备有各式大小躺椅。平日里,每逢旁晚,凉风习习,社区里总有一些居民,坐在里面欣赏平湖落日的晚景,有时还自带饮料小酌,煞是懂得享受人生。

从水中出来的,本来就浑身湿透,还怕什么下雨。在凉棚里舒适坐下,一面休息,一面观雨。只见头顶正逢乌云压城,四外倒是一片亮光。风推着云层由北往南,呼呼作响,高大的棕榈树随之起伏摇晃。雨大了起来,噼噼啪啪地打在泳池碧绿的水面上,在泳池壁灯的映耀下,击起密集的水柱,晶莹透明,像极了喀斯特岩洞里面那些与石钟乳对应的玉雕小竹笋。

四顾湖面,满是一片昏暗朦胧,风雨中波浪起伏,连击水的雨点都看不见了。好一似“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此刻。端坐凉亭,闲情逸致,看风雨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风雨声中,想起苏东波当年,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唯有他“余独不觉”。尤其是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真是潇洒、从容、达观的很。仿其《莫听穿林打叶声》,续貂戏作【定风波·棚寮雨声】。

垂听棚寮雨打声,莫妨安坐且停行。迸破银瓶奔铁马,谁怕?赤条白雨沐余生。
风助雨丝凉倒影,微冷,池中冰笋竞相迎。昂首朝天遗漏处,归去,任它风雨任它晴。


06/04/2023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