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未终局柯已烂 何事相煎争朝夕

昨天出门,看见对门停了一辆搬家公司(U-Haul)的卡车。大概是邻居从候鸟型转变为常驻民,把“避暑山庄”的家具全部搬来了,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很常见。我们社区有一部分住家只是在北方天冷的季节到这里居住,等到春天过去夏天到来,他们又回到北方去避暑。对门住着一位印度裔的老太太,她就是冬天在这里,夏天回到纽约去。斜对面的一对老夫妇,有一只可爱的小白狗,来自宾州,每年五月底就回宾州他的农场去了。

当然,时间长了,住着住着就从北方搬过来了。我们这个房子的原主人,原来住在芝加哥,先是“候鸟”了两年,后来干脆在我们社区买了间大房子,搬走了。我们有些中国邻居,也是从候鸟开始,渐渐地就变成常驻民了,而且,这样的人正在逐渐增多。我们刚来时的华人常驻民只有五六户,几年间就变成十几户了。

对门的老太太身体不太好,独自一人,平常很少在外面活动,有时候可以看到她在门前屋后整理花草。搬家公司的卡车停在她家门前,有人从车上往下卸货,说明是有人搬来了。搬家卡车后面,紧跟着一辆红色的中小型皮卡车,皮卡的后车厢装着几个巨大的缸,缸里面是几株树状的植物,难不成这也是从纽约下来的?我们的车子开过后,这个疑问还在我脑子里盘旋。从纽约开车下来到佛州,一般要2天时间,通常都要在旅店住一晚。皮卡的后车厢是开放型的,旅馆一般都是露天停车,晚上那些植物是否安全?当然,这种无聊的无稽的无厘头的担心,在大脑里只会逗留一会儿,很快就被会别的更世俗的事情所替代,比如说到商店里买东西和退货。

今天早上,出门又看见对门车库里那辆红色的皮卡。老太太一般都不会赶那个时髦,弄一辆皮卡开开吧?还是红色的。不过,在美国,这事很难说,没准儿,人老心不老,老夫聊发少年狂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隔壁的隔壁有个邻居,就是将他的跑车换成了一辆皮卡,也是红色的。正瞎想着,对门的车库门开了,出来一位面生的妇女。

“早上好!您是老太太的女儿吧?”领导这么想就这么问了。

“嗯?”对方有些愕然。“我叫简(Jane)。请问您是….?”

对方显然不是邻居老太太的女儿。“哦,对不起!我是山姆。”我赶忙道歉。“我们看到您昨天搬家的车了。”

“我是刚搬来的。原来的房主把房子卖了。”新来的年轻一些的老太太回答道。

“欢迎!欢迎!”啊,原来印度老太太把房子卖了,这位是新搬来的邻居。

也难怪,事前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卖房子的事情。我们瓦蓝湖社区有个规定,买卖房子,不允许有任何卖房子的广告出现在社区里。所以,如果不是从买卖房地产的网站上,或者从邻居的口里,我们很难注意到谁家的房子在卖的信息。除非,你在房门上看到一把房地产经纪公司那种通用的大锁,表示房地产经纪人通过密码可以进入。不过,前不久仿佛还看到前主人印度老太太在摆弄门前花草的身影。一晃之间,就换了房屋易主,换了新人。

想起木心先生写过一首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说实话,木心的许多诗歌我都不觉得特别好。但是,这个“锁”的用法,用得妙极了。“人家就懂了”,令人产生无尽遐想,简直是神来之笔!

有句俗话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对于现在的我,每天的时间都是短暂的。不经意间,对面老太太已经完成了卖房子的一系列“漫长”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一个月算是快的。小区里有一间房子,从去年上市,到如今还没有没有卖掉,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人们只看到门口挂着那把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大锁。

正如《志林》的故事所言:“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时间感觉是不同的。老年和少年的时间观念也是不同的。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种感觉似乎已经很久远了。


07/23/2023 周日

【一堂法律课】(滚出我的教室)

法学院新生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已经坐在阶梯教室里,三三两两地低声地交谈。

教授一身浅灰色的西服缓缓走了进来,绛红色的领带在笔挺的西服上格外显眼。在讲台中间站定后,教授开始环顾四周的学生。在教授威严的眼光下,学生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教授指着第二排穿着蓝色衣服的女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丽克西斯。”蓝色衣服的女生回答道。

“阿丽克西斯,请你离开我的课堂。”教授说道,紧接着又加强语气:“我永远也不想你在我的课堂里出现。”

蓝色衣服的女生看着教授,有些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时,她向周围的同学们看去。

“我不想重复我的话。”教授的语气里带着一份权威的威严。“谢谢你!”

女生带着不解的神情,开始慢慢地收拾摊开的电脑笔记本,同时向周围的同学发出疑问和求助的眼神。右边一位穿黄色衣服的女生看着她,眉毛上拧起浓重的问号。

蓝色衣服的女生合上电脑笔记本,站起身来,再次回顾周围的同学们。身后的一位男生默默地看着她起身,走出座位,目光随着她向后排走去,直到她消失在课堂外。然后回望着教授,眼里充满着疑惑。

教授不动声色地站在讲台上,眼睛望着天花板。

“为什么会有法律存在?”教授一挥手,开始了他的讲课。“法律是用来干什么的?”教授继续问道。

“维护社会秩序?”一个男生在下面回答。教授不置可否。

“保护人们的个人权利?”一个女生答道。教授抬起头,面露思考的表情。

“让人们可以依赖政府?”一位亚裔模样的学生答道。教授将头低下,然后又抬起来。

“公平正义?”后排的一位黑人学生,手指间旋转者一支笔,大声地回答。

“谢谢!”教授眉毛一样,手指着后排的那位男生。“告诉我,刚在我是不是对你们那位同学很不公平?”几位学生微微点头。

“说实话,我对她非常的不公平。但是,”教授停顿了一下。“为什么你们没有一个人对我提出抗议?”那个男生停止旋转手中的笔,眼睛向上,开始思考。

“为什么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来阻止我?为什么你们没有人出面阻止这样的不公平现象?”教师竖起食指,指点着整个教室里的学生。

“从刚才你们所经历的,你们看到,即使你们学习了几千个小时的法律课,你们依然不明白,除非你们心中真的有正义。你们没有说一句话,因为那没有影响到你们。”台下的学生们开始若有所思。

“这样的态度不仅不利于你们自己,也反过来针对整个社会。你们认为这事真的跟我没有关系,那么,我想对大家说,如果你不站出来维护正义,总有一天,你也会遇到不公正,而且,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你发声。”

说到这里,教授停顿了一下,看着那些认真思考的学生们,缓慢又清晰地讲道:“真理和正义关乎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为之而抗争。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和身边的别人在一起,但是却不互相支持。认为别人的问题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晚上回到家里,我们安然自得,各自偷安。”

“这是一个站出来大家互相支持的问题。”阶梯大教室里依然很安静,只听见教授的声音。但是学生们的眼睛里出现闪光,开始暗自点头。

“每天都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无论实在生意场上、运动场上,甚至在地铁上。总是希望别人来帮助我们,这还远远不够,维护大家的正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在别人无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说到这里,教授停了下来,走到台下,走到学生中间。

“我在这里教导你们,每个人都发出声音,将会多么的有力量。我希望你们学到批判性思维会赋予你们力量,去站出来维护正义。哪怕是所有别人都在反对你。”

讲到这里,教授转回身,走上讲台,从皮包里拿出讲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07/22/2023 于佛州瓦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