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省钱何罪之有 遭惩罚禁机三年

从佛罗里达飞往纽约探望女儿和外孙女,是我们经常乘坐的航班。通常一张机票100-200美元,有时候一些小航空公司的机票有时候会很便宜,50美元就可以飞一趟。当然要靠碰运气才能有这种便宜机票。好在从佛罗里达到纽约时间不长,空中一般是2个多小时,人们一般都是乘直航的航班。

如果我们开车到纽约,路程为1200英里,开车为18-20个小时,而且在外面要住一晚。路上开车辛苦不说,汽油费加食宿至少300美金,而且时间还长。因此,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们都是乘飞机来回。

最近听说有一种“隐藏目的地购票”(hidden city ticketing)的方式,也可以节省机票开销。也就是说,购买机票时不订直飞航班,而是挑选转机路线,但转机地点其实就是目的地,后段航程则直接放弃。听起来,有点想不明白,难道买一张全程带转机的机票,半途中转下飞机,比直飞航班反倒要便宜?

有一名乘客,买了一张从佛罗里达到纽约市的机票,票价150美元,看起来很正常。不过,这是一个中途经过北卡罗拉那州夏洛特机场转机,然后到纽约的机票。

虽然目的地是纽约市,但该乘客其实的目的是北卡的夏洛特,到中转站后就直接能回家,不会继续搭乘后半截从夏洛特到纽约市的航段。这种手段也被叫做“弃程购票”(skiplagging),因为如果从佛罗里达买一张到北卡夏洛特的直航飞机票,要400多美元。也就是说,乘客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一半的钱。

通常大家坐飞机,都愿意直飞,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用转机的方式,航空公司一定能比直航赚到更多的钱。航空公司这样做,自有其道理。常言道:“鱼有鱼道,虾有虾道”。现代汉语讲:“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有人发现这其中的漏洞,采取买一张“弃程购票”的方式,花费比购买直飞机票节省许多,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这名乘客被发现后,航空公司竟然取消的那张机票,乘客没有办法,只好重新购买从佛州到夏洛特的400多元直飞机票,才得以回家。而且不但机票被取消,还被列入禁止搭机三年的黑名单。

据说,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发表声明说,以较低票价购买机票,却不打算要搭乘所有航班,这种“隐藏目的地购票”违反美国航空规定。我不知道美国航空规定有没有这种条款,如果有,我认为是不合理的。乘客顶多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凭什么只许航空公司想着法赚钱,却不许老百姓想办法省钱呢?乘客愿意买什么票,是乘客的自由,难道不是吗?再说,乘客应不应该有不搭乘后半截航班的理由和权力?当然有权决定了。

乘客这样做了,就是违反规定,这是谁定的规矩?这不就是航空公司以大欺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07/17/2023 周一

横渡当年俱往矣 风流人物看今朝

7月16日,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个平常的日子,可以是对于武汉人,对于那些不是武汉人却喜欢在长江游泳的人,尤其是参加过“716”渡江纪念活动的人,都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今年是武汉“716”渡江活动举办48周年的日子。由于新冠疫情原因,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挑战赛,时隔三年回归。今年的活动跟我们那个年代不同,除了渡江方队的集体以外,还有个人的强渡长江活动。从微信视频看到那些男女健儿们奋身越进大江,一律自由泳样式,劈波斩浪抢渡长江,老朽自叹不如。

40年前,也曾经参加过两次有组织的“716”渡江活动,当然,此前未经“组织”(家长)批准的渡江活动也有过几次。那时的“716”渡江只有群体的方队渡江,参加渡江先要报名,然后参加测试。记得我们在游泳池先游1000公尺距离,刷掉一部分报名者后,还是大有人在。于是再测试100公尺的速度,凭着百米速度的指标,最后才从中挑选合格者。

其实渡江对于我来说,虽然不敢说是小菜一碟,也可以算得上是家常便饭。每逢暑假,夏日炎炎,我们洞庭街大院里的小孩子都会偷偷摸摸的到江里去游泳。我们家离江边只隔着一条沿江大道,出门拐弯,走过洞庭小路到江边,用现在的武汉话讲,叫做“分分钟的事”。

那时的装备比较落后,外面一条短裤,里面一条游泳裤,那种右边一排三颗纽扣的游泳裤,不用到更衣室去更换,可以套上外面的短裤后从里面解开纽扣换下来。那种游泳裤是红色的,三角形,就像是两条红领巾做成的。非常适合我们在外面偷偷游泳,没有更衣室换裤子的情景。当年十分流行的,现在没有看到这种样式了,好像时代向文明又前进了一步。

脚上登一双塑料泡沫拖鞋,人字形和十字形的都有。因为武汉夏日高温,柏油路都晒得发软了,走在上面烫脚。当然,我们当中也有厉害的角色,敢光着脚走的。我不怕柏油路的软烫,因为跨过柏油路就可以在人行道的水泥地上行走。虽然水泥地也烫脚,但是人行道上隔不远就会有法国梧桐树下的树荫,或者是路边围墙和建筑物的阴影。我所担心的是,从沿江大道的防水大堤走到江边,有一段砂石路面,由煤渣碎石铺就,光脚走过去十分硌脚,我有些受不了。

一个塑料袋子,下水前将裤子和鞋子包在里面,用绳子系在游泳裤上,等到上岸再穿上。那时很少穿上衣,一是不方便携带;二是那阵子,江边不穿上衣的小孩子多了去了,大家都这样,于是也就见怪不怪了;三是回家的路上故意让太阳晒出一身汗来,这样,在身上一划,就没有一道刚从江水里出来时的一道白印子。家长们常常用这种方式检查孩子们是否偷偷出去游泳,挨打挨骂后,于是孩子们便总结出这条规避风险的招数。

那时,院子里差不多有十几个我们这样的学龄儿童,用老北京的话讲,叫“发小”。一到时间,大家就不约而同的结伴而行。小伙伴中,我的体能算是中间偏下,但尚能入流的。同龄的“发小”中许多都是运动好手,不仅是游泳,其它活动如踢毽子、打球、上树,弹珠子,摔跤等等都显示出我跟他们的差距,当然,也有比我差一些的。就是在这些发小的激励和帮助下,我从在江边顺水溜,到爬到江船往下跳;开始从江汉关顺流“淌”下来,终于到从武昌的轮渡跳下,横渡到汉口这边的滨江公园。最终,让我通过了那一年的渡江考试,成为渡江队伍的一员。

从渡江回想到儿时游泳的那些往事,往事又像窗外的湖水,在细雨下泛起绸纹,一点点的荡开去,荡到童年的那些小伙伴们,也不知他们今天在哪里。虽然我在体能方面不如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但是,我有一密招,却是他们没有的。那就是梁山好汉“鼓上蚤”时迁的“飞檐走壁”。因为我家住在三楼,是当年“李凡洛夫公馆”最高一层。屋顶上有一小块平台,可以在上面眺望四周,是儿时“极目楚天舒”的地方。从阁楼出去就是红瓦铺就的屋顶,儿时的我常常大清早爬到那里做暑假作业,也曾经探索宇宙的奥秘,在屋顶上架设天线,为自己安装的二极管“矿石收音机”带来神秘的声音。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的渡江健儿个个身手矫健,似“浪遏飞舟”,不可同日而语。今年渡江节男子组17岁选手以12分35秒的成绩夺冠军,女子组15岁选手以14分03秒夺冠,他们都是在汉阳抢渡上岸。而当年我们风华正茂时,团体渡江,从武昌游过汉阳,到汉口的滨江公园上岸,大概是需要半个多小时。

俱往矣。40年后的我,当下只有在平湖静水里划上几个来回。虽然廉颇老矣,雄心犹在,假以机会,自信还是能够混在老人堆里,再渡一次长江的。

往时今日

5年前今日,做【七绝·横渡渡江】

前年今日,做【七绝·憶渡江】

當年奮臂搏東湖
結伴龜蛇鎮楚都
萬里長江今又渡
頑童不覺已孱夫

去年今日,做【七绝·思渡江】

雨歇雷停晚暮迟
遥思年少渡江时
劈波斩浪逞骁勇
叱咤风云百万师


07/16/2023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