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罗地网大数据 宇宙洪荒无隐私

“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特色菜嘛?”顾客坐下来后,翘着二郎腿,仰着头,对拿着菜谱的店小二说道。

“土豆丝、花生米、炝白菜,”店小二从菜单上抬起头,并不看坐着的顾客,流利地报出菜名。 “凉拌折耳根,白水煮豆腐……”

“哎!等一下。”顾客挺起身来,赶忙阻止店小二继续报菜单。“这些就是特色菜啊?!”

“不是啊。”店小二低下头来,面对带着墨镜的顾客,直接了当地说到:“特色菜你吃不起。这些是你吃得起的菜。”

“你啥意思哦?”顾客摘下墨镜,不服的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吃不起?”

“你叫王X,今年36岁。”店小二指着顾客继续说:“在电子厂打螺丝。月薪2600。从来没有谈过女朋友。”

听到这里,顾客一下子坐了起来,口瞪目呆地望着店小二。

“个人资料在婚恋网从来没有人看。”店小二走近一步,继续说到:“十五年前网名是‘莫欺少年穷’,目前的微信个人签名是‘莫欺中年穷’。你电脑的D盘里面有个文件夹,其实里面…….”

“哎,好了!好了!”顾客急了。挥着手打断店小二的“报菜单”,气急败坏地问道:“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说啊,小王。”店小二拉了一把椅子,在顾客小王面前做了下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刚才你一走过来,我们的摄像头就对你进行了人脸识别。”店小二也翘起二郎腿,不慌不忙地对着小王解释。

“你所有的信息我都掌握了”随着店小二的得意,他脚上的塑料拖鞋也上下晃动着。

听到这里,顾客 舒了一口气,往后一仰,有些不服气的说:“就算你知道这些,你又怎么知道我吃不起你家的特色菜?”

店小二看到顾客这番举动,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摇了摇头,指着顾客说:“你目前账户余额$250,信用卡欠款$86,000。你敢点的菜,只能是这些便宜菜。”

听到这里,顾客丝毫不感到尴尬。从容不迫地对店小二说:“话别说得太满。马上就有个朋友要来,他欠我$8000,是来还钱的。今天是他买单。”刚才的自信,又出现在顾客的眉宇间。

“哼,哼,”店小二摸着下巴,胸有成竹地说到:“大数据显示,欠你钱的那个人是秦X,他昨天进去了,拘留15天。”

听到这话,小王腾的一下站了起来。“15天以后,他才能来还你钱。”店小二不慌不忙地补充道。

“接电话。”店小二指着小王的手机说到。

“接什么电话?”小王不解的问道。正在这时,小王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啥子?秦X出事了?嗯,嗯,我知道了。”放下手机,“怎么我点个菜,你连我的朋友都查?”小王不安地坐回原位。

“大数据比你更了解你的朋友。”店小二得意地说:“所以,你只能吃我推荐的这些便宜菜。说嘛,要吃啥子?”

垂下头来,不看店小二,“来个土豆丝吧。”小王声音弱弱的,完全没有了刚才的豪气。

“请稍等。”店小二站起身来,往后厨方向转过身去。这时,店小二围裙里的手机响起来。

“喂——嗯?哦哦哦哦。”店小二一边点着头,一边转过身子往回走去。

“王先生,你可以了解一些我家的特色菜哦。”店小二一扫刚才的自信,恭恭敬敬的拿起菜单准备记菜。“黄焖海鱼翅、红烧大熊掌、人参东坡肘子、燕窝海鲜什锦 ……”

“你有病吧!你不是知道我吃不起吗?”王先生气愤的反驳。

“刚才的确是吃不起,但是现在数据更新了。”店小二站在桌子旁,满脸堆笑的解释道。“你在婚恋网站的资料,目前有个60岁的富婆正在看。”看着王先生满是狐疑的脸,店小二加紧道: “她在你的资料上停留了很长时间哦。”

“你这算侵犯隐私哦!”王先生开始抗议。

“嘘——”店小二竖起手指头,示意王先生不要作声。

然后,“三 ——”。

“你搞啥子嘛?”王先生有点懵逼的样子。

“二 ——”店小二不理王先生的质疑,继续数下去。“一 ——”。

”叮铃——叮铃“。这回轮到王先生的手机响了起来。王先生疑惑地看着店小二,拿起了手机。

“你好!哦?我知道。平台通知我了。哦,不对,餐馆通知我了。什么?什么?给我买车买房?每月五万零花钱—— ”王先生脸上开始面露微笑,连声音都开始发嗲。一连串的“行!行!行!”从嘴里冒了出来。

“年龄不重要。我就喜欢您这样成熟的女性!”声音越来越有磁性,带着男性的刚阳和魅力。

“恭喜王先生!贺喜王先生!”站在一旁的店小二忙不迭地连声道喜。

“把特色菜给我端上来。”挂上电话,王先生身子往后一仰,又翘起了二郎腿。

“再给我来瓶好酒!”


—— 一个坊间流传的故事


08/11/2023 周五

年轮上流浪的绿 花墙下枯萎的黄

晚间,在床上,关了灯而倦意未来时,通常会看看手机上的一些小视屏,在流俗和人间烟火中,跟时代同步,然后跟时代同眠。暗夜中悠悠然传来一阵歌声,京腔+昆曲的委婉中带着淡淡的哀怨,沙哑的音质来自古老+旷野的洪荒悲凉。

歌词开头,是一句很有“味道”的现代诗,“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将时间和悲伤连在一起。歌词中淡淡的古风,慢慢铺开延展,“一江冷月”、“落日纸鸢”、“夤夜风灯”、“心似流沙”、“倦鸟淋漓”、“花墙枯黄”。及至后面“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便浓墨淡写地化出那首“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连绵,进入故乡的长江和“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怀念。

歌词中偶尔还有元曲中的味道,“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枕边的白发听闻到此,竟然黑夜里也能烁烁放光,只是看不出是笑,还是哭。

更多的还是用京腔演绎着的现代诗歌+流行民间小调,“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直接就将听众的心,向流沙一样,涣散在海浪拍击的海滩旁。

末了,迷迷糊糊听到“褐衣红”、“腰上黄”,还有什么“罗盘经”指着“钱塘”、“临安”、“泉亭”、“杭城”和“余杭”等等,一些东南西北不着调的地方,跟前面的漫长生生死死年轮的时间,在脑海汪洋里追逐、辗转、流浪、起浮、飘零。

民歌、京腔、新诗、古风和胭脂味,缠我、谤我、笑我,满脑子的汪洋,杭城、余杭还有堪比天堂的苏杭,哪儿是哪儿?是古是今是地下是人间还是天上?

我的心中又错过了谁?我的年轮上是否有过流浪的泪?今夜是无眠还是在歌声中入睡?枕边的歌声在余音缭绕中如痴如醉。

花妖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挥手道别夤夜的风灯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里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叶雨倦鸟夜淋漓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
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


08/10/2023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