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看牙医。这回不是牙齿磕碰坏了,而是处理有生以来的第一颗虫牙,又叫蛀牙,专业术语是“龋齿”(Tooth decay/cavities)。虫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听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牙病已经排列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在牙齿这方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一付天生好牙齿。在六十岁以前,我从来没有虫牙的病痛。六十以后,在马州居住时,在右后第三齿发现一个虫牙的黑点,经过简单的充填手术,补上了。此后又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
退休后搬到佛罗里达后,补牙一直相安无事,上次洗牙检查时,发现原来补的的牙掉了,需要做手术。当时既不觉得疼痛,也没有怕冷热等其它不适反应,就没有马上做。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我,只要不影响吃饭就行,能不看病就不看病,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反应了,咀嚼硬物时,牙齿开始出现疼痛,喝冷热水也有疼到牙根的刺激。最后吃饭只能用好的一边牙齿咀嚼。

这也是一个教训,蛀牙后还是要及时修补起来。蛀牙不痛不痒不代表就好了,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只能拔除。早一些处理,可能只是小修小补。要是还放任不管,烂牙洞大了,既无任何保留价值,又对咀嚼影响较大,只有拔除后重新镶牙。众所周知,牙齿还是自己的好,就算后期修复的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天然牙用着舒服。
经医生检查,这次蛀牙的部分较大,影响到牙髓神经,需要钻除蛀牙、根管治疗抽神经(root canal)、切削牙齿(但保留牙根)并在其上安装牙冠(俗称牙套)。好在此刻还不太严重,按图上标示,属于中龋程度,要做“刮骨疗伤”的手术。否则要把蛀牙拔掉,换上假牙(例如牙桥或植牙)。

今天是给我补门牙的牙科医生推荐的牙髓病专科医生(Endodontist),专门作根管抽神经手术。这位医生年青,手脚麻利。开始时上麻药,等一会儿后,就是重头戏,钻孔抽神经,感觉很快就完成了,最后是将钻掉的那部分牙齿补起来,做一个临时的牙套。
我的预约时间是1点30分,我提前15分钟到,结果还是等到2点钟才进手术室,医生总是比预约晚半个小时,这似乎是我所遇到的美国医生的规律。实际手术时间就是30分钟,前前后后的检查与中间的等待时间总共加起来,也就是一个小时,不到3点钟整个手术就结束了。这比上次2点的预约,4点多结束,结果回家堵车,到家已经6点钟要麻利的多。这次的经历是看见牙齿内部有三根神经被抽掉后的根管照片。然后,还要去牙医那里一次,将目前的临时牙套换为永久的。

在牙医诊所等待的时间里,在手机上看到一段话,大意是“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律己。”我现在要学习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止语”的智慧。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随心所欲”。只不过,心中有看法,有想说的冲动和欲望,而努力克制这种欲望和行动,只不过是修身养性的初级阶段。真正的修为是“止心”。诚所谓:心若躁,浮生皆乱,心若静,举世皆安。比如说,到牙医诊所,被牙医有钻具在牙齿上吱吱呀呀地钻磨,虽有麻药止疼,到底还是有感觉的。我倒是不怕,只是拿一阵阵刺耳的钻磨声音实在闹得人心烦意乱。
如果修为到达“止心”的地步,做到心静,则举世皆安,哪怕钻磨牙齿又奈我何?心里不浮躁,周围世界的浮躁就少,心自由了,人就自由了。
去牙医诊所之前,的确有些心烦,要打电话联络,要开车出门按图索骥找到新诊所,也不知会被一个新的医生怎样的折磨。躺在牙医的“魔障椅”(devil chair)上,这是牙医诊所小护士的原话,我想着如何“止心”的事。有很多时候,“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越是害怕和烦恼,心理就越是拧巴。如果“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只要澄清源头,将心里简单了,何愁世事不简明呢?想着出了牙医的门,一切将恢复舒适的“原状”,日子还将是美好的,又有什么担心和烦心呢?正所谓:人生三千烦恼事,我自淡然澄其源。
往时今日
2017年8月5日
朋友朱大哥,先于我退休,后搬到加拿大跟儿子居住。这是他寄来加拿大湖中钓鱼的照片。

2018年8月5日
退休刚搬到佛罗里达,第一个雨季。

2021年8月5日
早年在脸书上偶有照片和记事。疫情开始后朋友多不相见,脸书上的帖子就多了起来,后来竟发展到几乎每日都有随感的地步。

08/15/2023 周二